发信人: wangdaolan(妙法莲华经)
整理人: 21thcentury(2001-12-09 15:20:44), 站内信件
|
香港第一代粤语流行曲的代表歌手及词曲作者,特别需要提及的是顾嘉辉、黄沾、黎小田、卢国
沾、郑国江、冯添枝、钟定一、鲍比达、黎彼得等,正是这批词曲作者为粤语流行曲在香港开拓出
一番新天地,而在此之前,香港流行乐坛几乎是英文歌曲和国语歌的天下,依靠演唱电视连续剧主
题曲走红的香港歌手则凭借电视荧屏初次走进大陆歌迷心里,我们至今仍记得这些香港第一代唱粤
语流行歌的前辈:罗文、甄妮、汪明荃、关正杰、叶振棠、叶丽仪等。他们在70年代中后期――
――80年代初期同样凭借演唱电视连续剧主题曲在香港大红大紫,而对于喜爱粤语流行音乐的歌
迷而言,比较不幸的是受条件限制,同时期更多在香港乐坛的代表人物却无人熟知。
开山祖师许冠杰
许冠杰几乎可称作粤语流行曲的开山祖师,香港歌迷耳熟能详的人物,16岁开始加入乐坛,一直
致力将通俗文化渗入音乐创作中,在70年代掀起粤语流行曲热潮。1976年推出的大碟《半斤
八两》,令他夺得第一届金唱片颁奖礼销量最高的冠军。除了《半斤八两》外,他的其它作品歌词
浅易,在当时深受草根阶层欢迎,如《打雀英雄传》、《尖沙咀Susie》等皆令人回味。许冠
杰于1992年退出乐坛,当时他的41场演唱会纪录至今仍无人打破。近期阿Sam的舞台剧
《仲夏夜狂想曲》令他的旧作《印象》和《天才白痴往日情》再次流行,许冠杰后被尊为香港乐坛
《歌神》,以他的成就此称号决不过分。同样在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中期已经在香港成名的
老一辈歌手如:张德兰、徐小凤、林子祥、薰妮、郑少秋,另外已在80年代早期成名的香港第二
代粤语歌星如:陈百强、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钟镇涛等尚不为大陆歌迷所熟知。至于其他另
类一点的,半红不红的,流星式的歌手更是让内地歌迷无缘一听,比如:泰迪罗宾,区瑞强,袁丽
娥、卢业媚、叶德娴、陈洁灵、蔡枫桦和雷安娜等。
辉煌年代
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的香港乐坛,迎来它的辉煌时期,老一辈歌手一些纷纷淡出,一些
依然风光无限,而新一代歌手正进入他们的全盛时期,回过头来看这段时期的香港乐坛,之所以辉
煌,一方面是因为香港本地新的唱片公司纷纷成立,与跨国唱片公司在香港的唱片市场竞争更为激
烈,一方面香港无数歌手纷纷借各种新秀歌唱大赛露头,为日渐沉闷的香港乐坛注入新血,一方面
一些旧人特别是那些靠唱电视连续剧主题曲走红的罗文、叶振棠、关正杰、汪明荃、甄妮等等此时
几乎都已经纷纷已成昨日黄花,但一些有自我演唱风格和特色的上一辈歌星依然风光,例如:许冠
杰、徐小凤、林子祥等。改编歌曲为香港乐坛带来新鲜空气,因为僧多粥少,曲创作者就那么几
位,虽然香港作曲家协会又新增一些新人,比如林敏怡、徐日勤、林慕德等,但远远跟不上大量涌
入唱片行业的歌手频繁出片的歌曲需求量,因而香港乐坛正式步入改编东洋和台湾歌曲的全盛期。
此阶段最风光的唱片公司是香港宝丽金和华星两家,最风光的歌手当属谭张梅,谭咏麟在78年就
离开温拿独自发展,81年在香港歌坛就已凭借《想将来》站稳脚跟,而后在82、83年发展也
可谓是稳扎稳打,每年都有一首入选年度《十大金曲》(《雨丝情愁》、《迟来的春天》),真正
大红大紫则是在1984年,他依靠《爱的根源》和《雾之恋》两张专辑大量拿奖。而张国荣呢,
就比较不幸,他在1976年就加入丽的(亚视的前身)电视台做演员和歌手,出了两张英文唱
片,销量惨不忍睹,后来转投华星,满怀希望出了《风继续吹》,以为肯定能红,但没红,中间还
出了点小事,就是和那个蔡枫桦去沙田一家酒吧唱歌,他抛下的帽子给歌迷又扔了回来,后来他就
慢慢熬,直到出到第5张专辑《Monica》,他才真正红的一塌糊涂,也是在1984年!最
后说说梅艳芳,她82年参加新秀赛,加入华星,而后凭借主演无线的电视剧《香江花月夜》并主
唱其主题歌《心债》小红一把,但不是大红大紫,在83年凭借《赤的诱惑》再小红一把!84年
凭借《似水流年》再小红一把,85年凭借同名专辑真正大红大紫了,这时她出名是靠夸张的舞台
形象和表演。两位香港乐坛天皇巨星谭咏麟和张国荣分属两家唱片公司,为了争夺名利而搞得翻了
脸,两派歌迷开始大斗法,你撕我偶像的海报,我就毁你偶像的唱片!甚至还有打群架,互相吐口
水啊!
不得不说陈百强
在82、83年,谭张梅没大红之前,陈百强的《今宵多珍重》、《偏偏喜欢你》、《涟漪》、
《相思河畔》都好听,他在84年依然风光不减半点,一首禁毒的公益歌《摘星》同样好听感人6
画出彩虹》也很精彩!陈慧娴在85年还不算很红,但那是因为她出道晚,1984年才在一个少
女组合《少女杂志》里露面。里面她唱了第一首就是首好歌《逝去的诺言》(该张专辑的大部分词
曲创作皆由发掘她的经纪人安格斯一手包办),后来的《玻璃窗的爱》、《跳舞街》、《冰点》、
《秋色》、《夜半歌声》,快歌慢歌都极为出色。
80年代后期开始涌现了无数新晋歌手,85年宝丽金力推的新人张学友凭借《情已逝》与华星力
捧的新人吕方的《听不到的说话》又开始撕斗啦,吕方个子太矮当然打不过大鼻子的张学友啦,败
下阵来,张学友第二张唱片《Amour》依然有不少好歌《月半弯》、《遥远的她》、《单车少
女》,而吕方从第二张大碟《每段路》开始就打不过张学友了!
我能想到最轰动的事
80年代后期,另外一些偶像也开始走红了,比如:叶倩文在1987年凭借《甜言蜜语》迅速走
红,同年林忆莲凭借《灰色》走红香港。在80年代,香港歌坛还冒出一批创作歌手,比如:蔡国
权、伦永亮、卢冠廷、郭小霖、周启生等等,他们一边为其他歌手创作歌曲,一边还自己带点玩票
性质地出专辑,卢冠廷就是《大话西游"里那个主题曲和插曲创作者和演唱者;周启生是一个怪
才,玩电子;而蔡国权就是《顺流逆流》的创作者。比较特立独行的一个人物就是夏韶声,他早在
1979年就成为了《最佳新人》,自创自唱一些民谣和蓝调风格的流行歌曲,但直到1985年
才凭借同名专辑《DannySumˉmer》(他英文名)里的一首《空凳》小红,该曲获得当
年最佳作曲和亚太流行歌曲创作大赛香港地区的冠军。
另外还有80年代后期的香港第二次乐队浪潮,潮流兴夹BAND,你夹我夹他也夹,大量幕后和
地下(半地下)性质的乐队在各类音乐比赛上纷纷出头,一些老牌乐手也乘机出来搞个组合捞一
票。
从1985年到1992年的香港乐坛,几乎每一年都会有大量的好歌涌现。最轰动的事当然要数
在1987年,谭咏麟宣布以后不再领取任何歌坛奖项,他还对本公司的歌手李克勤寄予了厚望,
期待这个嗓音与他有些相似的歌手成为他的接班人,完成他未了的心愿―――踩扁华星公司(谭退
休时,张转入新艺宝)的张国荣!可惜勤仔时运不济,还没当上天皇的接班人,就冒出个什么《四
大天王》,把他给踩扁了!勤仔87年凭借第二届全港19区歌唱大赛冠军(第一届冠军就是本公
司的师兄张学友)出道后就有好几首歌并不输给当年的《十大金曲》,两张大碟里的《月半小夜
曲》、《大会堂演奏厅》都是相当好听的歌。在85―87年,谭校长在香港乐坛与张国荣火拼,
85年谭出了一张热门大唱片《爱情陷阱》(《雨夜的浪漫》、《爱情陷阱》),张就来一张大热
门《为你钟情》(《不羁的风》、《为你钟情》),评判:谭占上风!86年谭出一张经典《第一
滴泪》(《无言感激》),张也出一张经典《迷惑我》(《当年情》、《有谁共鸣》),评判:不
分高下!87年谭出一张《墙上的肖像》和《再见吧浪漫》(《Don'tsaygoodby
e》、《知心当玩偶》),张出一张《爱慕》,张转入新艺宝后再来一张更狠的《SummerR
omance87》(《无心睡眠》、《共同渡过》、《倩女幽魂》),评判:张占上风!于是谭
老大不玩了,他给张国荣说“你以后爱跟谁玩跟谁玩,我不跟你玩了,撒有拉拉",张大惊失色
“你这人怎么回事,刚才还唱《Don'tsaygoodbye》呢!谭大笑道“所谓长江后浪
推前浪,我不玩,我们公司有的是人跟你玩"张沉思“莫非是……"谭阴阴一笑“对就是他―――
克勤"“我靠,吓人家一跳,还以为是学友呢1
张学友真的来了
张学友从85年开始在香港的走红程度逐渐加深,85年他有《情已逝》,86年他有《月半弯》
和《遥远的她》,87年他有《太阳星辰》,但到了88年,他陷入了低谷,88年的香港乐坛走
红的歌星是两位老哥哥,一个是林子祥,他凭借摇滚风格的《真的汉子》和blues味的《每夜
唱不停》大红了一把,不但让歌迷大呼过瘾,而且显露出他超强的歌唱功底,能唱到撕吼还能唱的
深情,香港几乎没几个歌手能与之相比。另一个就是许冠杰,他在一张《Sam&Friend
s》里与张国荣合作的《沉默是金》直至今日仍可称得上是粤语流行曲里的经典之作。张国荣还凭
借改编台湾马兆骏的《我要的不多》粤语版本《无需要太多》而获十大金曲,谭校长也看不过眼
了,心想我不能拿奖了,但总可以巧立名目来压你张国荣一把,他和他的温拿乐队凭借15周年纪
念的机会推出了《千载不变》,该歌锋芒当然甚过了张国荣的《无需要太多》。
“天后”梅艳芳
在女歌手方面,梅艳芳虽然这几年一直霸占了香港最受欢迎女歌手称号,但实际上她出色的歌往往
是些不多的慢歌,《似水流年》、《蔓珠莎华》、《夕阳之歌》等,可惜太少!她在87、88年
得奖主要靠些快歌,如《烈焰红唇》等,坚定不移走“妖女"路线,她的风采在88年终被两大高
手击败,一个是叶倩文,一个是陈慧娴,其他几位女歌手呢,也曾各领风骚,87年林忆莲的《灰
色》,86年刘美君的《最后一夜》都如流星一般,闪过,便沉寂下来,89年则是陈慧娴天下,
她凭借《千千阕歌》杀得叶倩文和梅艳芳招架不住,梅艳芳的同曲不同词《夕阳之歌》靠电影《英
雄本色》分享点光辉,而另一首同曲不同词蓝战士的《无聊时候》则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林忆莲也
依靠《依然》重回一线女歌手行列。王菲在18岁那年凭ABU大赛得到陈小宝赏识,并签约新艺
宝唱片公司,以艺名王靖雯正式进军香港乐坛。两年后,阿菲却因唱片成绩未如理想,故毅然放弃
歌唱事业,远赴美国深造音乐。1992年王菲用回原名,以大碟《ComingHome》并一
改以往清纯形象再战乐坛,当中的《MissYouNightAndDay》尽显了其独特唱
功,后期作《容易受伤的女人》则在各大颁奖礼中赢得不少佳绩,《梦中人》、《约定》等名作为
阿菲赢得“亚洲天后"的封号。
在乐队方面,Raidas在86年出山,87年就可谓是大红大紫,他们的首张专辑《传说》更
是获得了好几个大奖,隐藏在Raidas光芒背后的一支乐队达明一派在同年所推出的《石头
记》也同样十分流行。Beyond、太极、风云、BlueJeans(蓝战士)、Cityb
eat、凡风、梦剧院、Fundamental、边界、友谊接触等等十几支乐队纷纷在这一两
年时间冒出,但大多只出版一、二张唱片后就迅速玩完了,能坚持下来的只有达明、Beyond
和太极三支乐队。
---- 灌灌
灌灌
灌灌
灌灌 灌灌
灌灌 灌灌灌
灌灌灌灌灌灌灌 灌灌 灌灌灌
灌灌灌灌灌灌灌灌灌灌灌灌
灌灌灌灌灌灌
灌灌灌灌灌灌灌
灌灌 灌灌 灌灌
灌灌 灌灌 灌灌
灌灌 灌灌 灌灌
灌灌 灌灌 灌灌灌
灌灌 灌灌 灌灌灌灌
灌灌 灌灌 灌灌灌灌灌
灌灌 灌灌 灌灌灌灌灌
灌灌 灌灌 灌灌
灌灌灌灌
灌灌灌
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