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香港龙情>>〖 精 彩 转 载 〗>>【文教類】>>主題:新加坡九大宗教訪問中國之行  >>新加坡九大宗教訪問中國之行  

主题:新加坡九大宗教訪問中國之行  
发信人: zhaozhi4(宏歌翼然)
整理人: kaiyun.lin(2001-12-02 14:59:16), 站内信件
新加坡九大宗教訪問中國之行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恭敬整理
新加坡九大宗教訪問團,應「中國國務院宗教局」葉小文局長之邀,於五月二日至十七日,作為期十六天的正式友好訪問,其中三天在香港。這次的訪問非常成功,許多宗教代表都是第一次訪問中國,在這次旅遊之中,大家一起生活、一起學習,收穫甚多。同時,看到中國進步的快速,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實在令人驚訝!

二號,我們抵達北京,北京新機場格局類似香港大嶼山機場,相當不錯。三號,葉局長宴請我們。四號,坐飛機前往宜昌,由「宗教局外事司」司長和一位處長陪同。

到達宜昌,換乘輪船駛往重慶,逆流遊覽長江三峽。三峽水利工程,將水截流下來,這是外國水利專家都很不容易做到的。三峽風光依舊,人民的生活,國家的建設,卻有極大的變化。沿途所看到的村莊,十年前的茅草房子,現在已經沒有了,都是鋼筋水泥、磚瓦的現代建築,美輪美奐,真是今非昔比!這說明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

從重慶乘車到成都,行駛高速公路。中國的高速公路,比美國的高速公路造得好,真是「後來居上」,而且公路相當普遍。我們對於中國科學、造橋、造路的技術,充滿了信心。

四川物產非常豐富,自古有「天府之國」之稱。四川副省長接見我們,他說四川省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省分,有一億一千萬人,現在將重慶劃成特別市,人口有三千多萬。古蹟之多,也讓我們歎為觀止。

在成都住了兩天,「宗教局」為我們安排遊覽峨嵋山,到「萬年殿」去禮拜普賢菩薩,這是多年的願望,我非常感激。中國有五大宗教,我們每到一個地方,都訪問當地的宗教道場。在重慶、成都,訪問了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和道教。

十號從成都飛回北京,參觀道教的白雲觀、天主教的天主堂、伊斯蘭的清真寺。這些道場的建築都是百年以上,正在復建之中。我們從道場的碑記、匾額,看到這些道場都是皇帝下令敕建。過去只有佛教的寺廟是敕建的,由此肯定,帝王時代對宗教一視同仁,正是突出多元文化的社會教學。

在北京,特別舉行一次新加坡九大宗教與中國五大宗教「宗教座談會」,大家非常歡喜,也很有受用。

十三號,國家領導人司馬義先生在「中南海」接見我們,這給我們很高的禮遇。

十四號離開北京,前往香港。香港有六大宗教,多了一個「孔教」,儒家也變成宗教,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我們訪問香港六大宗教,並傳播新加坡宗教團結、和睦的訊息。中國在政府倡導之下,宗教是以團結聯誼、互助合作的方式,在推動傳教的工作,這是其他社會地區很少看到。但是宗教之間的交流,沒有新加坡密集,香港宗教聯誼是數個月舉辦一次,新加坡九大宗教領導人交往是一星期一次。

十七號回到新加坡,正好是衛塞節,「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在每年衛塞節前一天傍晚,舉行傳燈大會,我們剛下飛機就參加了這次盛會。九大宗教的代表也都手持蓮花燈,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共慶佛誕,真正做到了不分彼此。

這次的參訪,我們有十六天的時間共同生活,彼此交換意見。我告訴他們,佛教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其他每個宗教又何嘗不如是?隨著科技資訊的發達,交通的便捷,人與人往來的關係愈來愈密切,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發生事情,我們立刻就知道,這都與過去時代不同。今天首要的問題,是如何能與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互助合作,使社會安定繁榮,人人都能過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是所有人共同的願望。

這個願望如何落實?我們必須要知道,政治做不到,武力做不到,經濟、科技也無能為力,只有「宗教教育」能做到。所以,我勸導所有宗教的領導人、傳教師,要建立共識,就是祈求全世界的「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以這十二個字,作為我們宣教傳道的方向與目標。

宗教與宗教之間能否融合?絕對能!譬如,東方五個宗教,如我們右手的五指;西方五個宗教,如左手的五指,十指雖然長短不一,卻是同一個身體生出來的,還是一家。我們今天不能融洽相處,是我們入的淺;真正入到深處,曉得虛空法界是一家,自然會融洽無間。

西方人講上帝,東方人講心性,佛家講法身,就是哲學講的本體,即宇宙人生真相。大乘經云:「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是根本,是能生。宇宙之間一切萬法是所生,所生差別再多,它是一個根,哪有不能融合之理!古德常講:「圓人說法,無法不圓」,「法」並不限於佛法,所有不同的學說、不同的宗教,都包含在其中。宗門講:「徹法底源」,對一個真正徹底開悟、見到根源之人,法法皆圓。我們不能圓是沒有見到根本,才會格格不入;見到根本,就曉得法法圓融。天台大師講:「百界千如」,顯示十法界圓融無礙。

因此,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要深入,入得愈深,對於法法圓融愈能肯定,歡喜接受。這是真正幫助一切眾生,也解決了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我們修學就有意義、有價值。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