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unnaili()
整理人: Bill(2000-10-01 12:58:08), 站内信件
|
众所周知,显示器是电脑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从价格的角度考虑,它通常占据 了购机总预算的三分之一。但往往在购机的过程中,人们的目光大多集中在CPU、
显卡、主板这类更新速度比较快,型号比较多的部件上,而对于显示器——这个 人机交流的窗口——仅仅抱着‘随便’的态度。殊不知显示器的选购也是大有学 问的,一台好的显示器不仅能使你更清晰的感受到一个丰富多彩的电脑世界,还 能使你尽可能少的受到电磁辐射的困扰,为你的健康作了保证。为此,本文将对 显示器做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使大家能更进一步的了解显示器。
既然是漫谈,就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显示器近几年的发展吧。人类无止尽的追 求造就了众多的新事物,显示器的发展也有了质的飞跃。从十几年前的12英寸黑 白显示器到现在19英寸、21英寸的大屏幕彩显,不仅在尺寸上有了变化,技术上 也在不断更新,从球面到平面,从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器
到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一次次的变革总是给我们在视觉
上带来了巨大的冲击。1998年当风行一时的14英寸显示器逐步淡出市场后,15英 寸显示器迅速占据了市场,而到了2000年17英寸的显示器虽然无可争议的占据了 市场的主流,但是仅仅在尺寸上的变化已经难以抓住消费者的心了,更重要的是 技术的革新:CRT显示器逐步由球面、直角平面、柱面向纯平过渡,LCD也以其新 颖的态势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然而从现今的市场上来看,大唱主角的仍是大屏 幕的CRT显示器,LCD由于价格过高还难以被普遍接受,只能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 感觉,不过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成本逐步降低,LCD显示器终将会走进
平民百姓的家中。
下面我将些介绍一些与显示器涉及的参数指标,以便于大家对显示器有个初步的 认识。
1. 尺寸: 这里的尺寸是指显示器的最大可视区域,也就是代表着显示器可以显
示图像的最大范围,不同的显示器,即使标称尺寸相同,它的最大可视区域也不 会相同。一般来说,对于CRT显示器,一台14英寸的显示器的实际显示尺寸在12英
寸左右,而一台17英寸的显示器则在15~16. 1英寸之间。对于LCD来说,它的标称
尺寸就是它的最大可视尺寸。
2. 点距: 点距一般指显像管水平方向相邻同色荧光粉像素的间距,点距越小则 屏幕越清晰,不过这对显示器的会聚性能也有较高的要求,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 效果。拿14、15寸的显示器来说,粗一点的点矩,其画面感觉并不会比大尺寸的 显示器来的粗糙,因此从经济与品质两方面来考虑,0.26-0.28mm的点矩都能够接
受。如果你要选购17寸显示器,点矩最好在0.27mm以下,否则画面的颗粒感会相 当明显。在纯平显示器中,由于采用了栅状荫罩式显像管,因此准确的说并不存 在点距这项指标,而应该是指栅距。一般来说,栅距越小,显示分辨率越高,图 像越细腻。纯平显示器栅距都比较小,一般都为0.24mm,个别性能突出的甚至达 到了0.20mm,不过那就要看你的腰包了…………液晶显示器并不需要考虑点矩, 目前绝大部分15寸的液晶显示器的点矩不是0.297mm就是0.30mm,差异分辨不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水平点距与点距不是一个概念,水平点距为0.24mm的,点距其 实是0.28mm。可不要被经销商宣传资料上列出的各种参数搞晕了头脑。
3. 视频带宽: 这是衡量显示器综合性能的最直接的指标,它是指显示器能处理
的频率范围,高宽带意味着显示器能工作在更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下,使图像更 清晰。彩显高频放大部分的元器件特性决定了该显示器所能达到的最高工作频率 ,主流显示器的带宽至少要达到80MHz以上,能上100MHz或110MHz以上则更好。理
论上,视频带宽=行数*列数*刷新频率。
4. 场频和行频: 场频即垂直扫描频率(Vertical Scan Rate),也就是屏幕的
刷新频率;行频即水平扫描频率(Horizontal Scan Frequency),这两者都是由
视频带宽导出的。大家都知道,为了保护我们的眼睛,一般要将显示器的垂直扫 描刷新频率调整至72Hz-75Hz,好让显示器工作在逐行扫描的状态下,能够降低眼
睛的负担。但是当刷新率越高的时候,耗电量也就越大,换句话说并不是刷新率 越高就越好,如果从健康和经济的双重角度来考虑,85Hz是最合适的,没有必要 把刷新率调的太高。其实很多CRT制造出来时都可以承受很高的垂直刷新频率,例
如160Hz以上,但在显示器的规格表上却标明最高垂直刷新率只有100Hz,这是因 为电子线路设计以及电子元件品质、功率等等选用的问题。降低不必要的垂直刷 新频率而让显示器用的更久的实际意义也许要远大于省电的意义。现在市场上有 一种3D眼镜,它是利用了虚拟3D技术,也就是说利用两个镜片的快速切换,让两 只眼睛看到不同的画面而产生立体感,不过要想享受这种技术可是要付出代价的 ,由于这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显示器的刷新率至少要达到120Hz以上,这是
市场上大多数中低档显示器难以达到的,如果你可以忍受一边游戏一边做眼保健 操的话,也可以去试试唠。当然如果你拥有一台刷新率可达150Hz以上的显示器的
话,那种感觉的确是一级棒的。
5. 分辨率: 分辨率就是构成一个影象的象素总和。其实分辨率与刷新率这两个
指标是互相制约的,是要综合起来考虑的。一般一台15英寸的显示器可以达到10 24*768的分辨率和85Hz的刷新率,而17英寸的显示器则能达到1280*1024和85Hz,
甚至更高。而两者最适宜的设置则是800*600分辨率、85Hz刷新率和1024*768分辨
率、85Hz刷新率。
6. TCO及其他标准: TCO认证想必大家不会陌生,它作为世界范围内显示器环保
和辐射管理的最高标准,一直备受瞩目,往往在人们眼中一台通过TCO认证的显示
器就是高品质的象征。然而TCO标准到底包含些什么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太多。其实
TCO是瑞典专业雇员联盟(The Swedish Confederation of Professional Emplo yees)的简称,共划分为19个协会。由于TCO认证是由这个组织制定出来的,所以
称之为TCO认证。TCO是现今对显示器来说最严格的认证,他对显示器可能危害人 体健康的方方面面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其中包括环境保护、生物工程、可用性、 电磁场、能源消耗及电力火力安全等内容。TCO认证的环保要求明确规定在显示器
的原料中部的含有或最大限度的减少有害物质的存在,这些物质有: 1.占电脑比
重很大的外壳塑料包装中可能含有的含溴阻燃剂,它与PCB的环境毒素有关,会导
致人的体能下降; 2.广泛存在于显示屏、显像管及电容中的石墨,它主要损害人 的神经系统且在较高剂量时可导致人体中毒; 3.某些电脑显示器的色彩显像层中
含有镉,它同样会损害神经系统并可导致人体中毒。 现在的TCO标准共分为TCO’
92、TCO’95、和TCO’99。TCO’99认证是目前最全面最严格的,能通过这一认证
的显示器自然能把对人体的伤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不过由于通过TCO认证要受到
种种限制,这也使得显示器的生产成本上升,所以通过TCO认证的显示器的价格要
高过同类产品。健康和经济,选择哪一样,可得要你自己来决定了。不过也不是 说没有通过TCO认证的显示器就一定不符合标准,还有一些标准也是对电磁辐射和
安全性做了规定的,如FCC电磁兼容标准,用于限制机器本身辐射的电磁波,防止
干扰其他电器以及自身抗外界电磁波干扰的能力。还有瑞典的MPRⅡ低辐射安全标
准,这个标准已经成为个显示器必须遵守的最低标准,如果那台显示器连这个标 准也没通过的话,那就最好还是别考虑了。除了这些安全性标准以外,还有即插 即用标准:VESA、DDC1/2可以为操作系统提供即插即用的安装方式。还有节能方 面的标准:包括DPMS标准、EPA的能源之星(Energy Star)标准,这些都是些降 低显示器功耗的标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其他还有些标准,并不常见,也不是 重点,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说了那么多的参数指标,想来大家对显示器又有了
一个新的认识,那么我们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显示器的原理,从另一个角度来认 识显示器。 先说说CRT显示器吧: CRT就是阴极射线管的意思,它的原理其 实也比较简单,概括成一句话就是阴离子在高雅的作用下穿过荫罩打在发光的磷 光物质上。说具体些呢,在CRT的尾端有一个很小的合金物质,当电子打倒合金体
上时会迫使合金体释放出负极性的带电离子,称为阴离子。阴离子在释放出来后 即受到电流闸的管制,电流闸若允许阴离子穿越,会在闸中通过负24伏特至负40 伏特的电压来控制阴离子的流量。若电流闸要关掉阴离子的流量,将会以高达负 180伏特的电压将阴离子完全吸附在电极上,达到限制阴离子通过的目的。当阴离
子通过电流闸后,将会经过一组聚焦线圈(某些CRT有两组甚至三组),再由第二
电流闸进行加速,随后由二到四组动态聚焦电极来控制阴离子进行的路线,对阴 离子射线做很小幅度的角度控制。当阴离子通过狭长的管道后,在到达屏幕之前 ,会由CRT外的高压线圈控制阴离子的进行路线,让阴离子能准确无误的穿过CRT 里的萌罩,打在可以发光的磷光物质上。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7.204.2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