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oey1973(靓仔华01)
整理人: lyl780703(2001-12-01 13:10:45), 站内信件
|
回首当年,爱情原是如此奢侈的一件事,多少人等待一生寂寞终老,他们却轻易与之擦肩而过……
初识是在大四的联欢晚会上。她没有跳舞,坐在舞厅一角帮同学看着手袋、衣物。闪烁的灯光回旋在她素白的长裙上,裙裾绣着粉蓝浅紫的小花,很是动人。喧嚣中她如此恬静安祥,脸上是一种遥远的神情,思绪似在千里万里之外。
正是这样一种淡远的神色吸引了他。原来有些女孩即使坐在灯红酒绿之中,也让人感觉她周围是天光水影,微风翦翦。这样的女孩,内心必定如曲径通幽,风光无限。
打听到她是中文系的才女,他借讨论文学之理由,开始接近她。
傍晚,或晚自修后,在校园、球场,缓缓散步。两人隔一段距离,拘谨地,只谈文学。
——你喜欢沈从文吗?初看平平淡淡的没有什么,可是渐渐一种清淡的喜悦透出来,好象青山逶迤、小溪雪融。
——更清更淡的是王维的诗。非心念极静不能体会。似置身空山空林,夕阳悄然斜照,芙蓉自开自落,寥寥几句五言,天地寂寥、岁月无边之意全出。
她有意外的欣喜,本来不过对他略显沉郁的气质有点好感,不料物理专业的他,居然有如此感悟,非一般的阅读可得。
她又暗自叹息,竟与她自己一样,在亮丽的青春华年,醉心于清寂的文字。
谁也不想多谈自己,但在谈论一篇篇小说散文中,彼此真性情渐渐流露。
他体魄强健,在运动场上纵横挥洒,曾负伤流血坚持踢完一场足球,赢得不少女生仰慕。
她虽则体态纤弱,在同学眼中也属端庄自强,颇有主见,从不无端作小女儿态。
然而内心深处,两人都是敏感多思,都有自己深深藏起的一段故事,经历过的伤害疼痛,都转为对生命的喟叹。最快乐时,心底也有一丝苍凉。
两人都很沉静,有时见面也不说什么。但三两天不见,他的一颗心就虚悬着,不停想着那低垂的长发,裙裾上粉蓝浅紫的小花。她留恋他洗得微微泛黄的白衬衫,那旧旧的样子,让她看了心里很熨贴,想靠上去歇一歇。
但,没有人说出心里那一个字。
两人有意无意中都在强调他们是好友,这是一份友情。
新年两人互赠礼物,都是平时爱读的书。写上,知音难遇,珍重友情。其实她想送他一件衬衫。而他,想送她一只银手镯,雕着精致繁复的花纹。实际上他已买了,却不敢送出。
曾经沧海,他越是在乎,越不敢轻易说那一个字。
而她想,这样平静深厚的,只能是友谊吧。真爱来临的一刻应该如同触电,悲欣交集,明明白白知道这一生的宿命到了,从此沉沦,是狂喜是磨难都无从抗拒。
何况,离别在即。她属于南方,他来自西北。毕业后都必须回原籍。既然注定不能在一起,何必徒增伤感?其实两人都明白,真的相爱相许了,问题总能解决。
然而他想,西北穷山恶水,怎么邀一个来自江南水乡的灵秀女子受风沙之苦?她也想,他深深眷恋家乡,江南纵然风景如画,客居的感觉终归无趣。
纵然其中一人愿意迁就,可是要对方为这一尚未明朗的感情牺牲,今后相处,岂不是心里的一份重负?
最后留在校园的日子,她渴望他说出那一个字,又害怕他真的说出那一个字。他盼望能觉察她的情意,却见她仍是安静平和,只浅浅的有些惆怅。
终于互道珍重,祝愿友谊永存,就挥别了这一段青春岁月。
若干年后,当他面对贤惠却庸常的妻,当她终于挣脱无爱的婚姻,回首当年,爱情原是如此奢侈的一件事,多少人等待一生寂寞终老,他们却轻易与之擦肩而过。
爱,淡无痕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