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suka_hui()
整理人: kaiyun.lin(2001-11-29 21:08:41), 站内信件
|
發了十五年神經大夢,秋去冬來,中國終於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了地
球經濟俱樂部會員。
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打了個比喻:中國大陸以前是街邊小販,如今生意好了,
要賣更多的貨,就需要在市場擁有一個固定的舖位。
若將這個比喻進一步延伸,世貿就是一個商場,中國入世,即是在商場成功
申請得到一個舖位,將生意規範化,融入現代商業管理手法,不必再在街頭扯
破喉嚨叫賣,也不必跟三姑六婆為了一毫斗零討價還價(像每年費煞思量跟美
國爭取最惠國待遇),做一個有頭有面的大商家。
這種小販上舖的故事,香港人其實不陌生,過去十多二十年來,香港街頭的小
販愈來愈少,商場愈開愈多,經濟好景時,小販躋身商場變富翁的神話無日無之。
香港富貴了,街邊小販就變得篤眼篤鼻,有損市容,於是,強力掃蕩,取締小
販絕不手軟。
可如今,香港沉淪了,富貴不再,失業瘦身負資產,遍地燒炭悲情,按道理小
販應該再生,由商場重返街頭,馬死落地行。但奇怪的是,香港沉淪了幾年,
街頭小販文化不見得生機重現,是富貴的香港人放不下身段,捨不得從商場走
出來嗎?還是我們的政府食古不化,仍然堅守取締小販絕不手軟的頑固政策?
馬死了,路上不見落地行人,只見騎馬人依然呆坐馬屍上,無助地望天怨天罵天。
水太清則無魚,街上太乾淨不見小販,則無生機。
燒炭不是辦法,不如考慮落馬當小販賣炭,發死人財總好過自己變死人。
---- -----------
井底之蛙 井底之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