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zsunkid(雪初晴)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12-25 15:13:34), 站内信件
|
看《欲望之城》时已经觉是这几年港澳的烟花多了,所以连镜头中的烟花也
多了。烟花在镜头下被定义成繁华、灿烂、易逝,不同政治环境的变换也让烟花
多了不少隐喻和象征,或者被用作一份陪衬。正如许美静所唱,繁华盛世,也只
是分手布景。全城尽欢,只有自己是失落的,热闹中的孤独才让人身心一冷。
刘德华的《全职杀手》由开拍至上画、落画都话题不绝,看过的朋友都褒贬
不一,而所有焦点都放在了反町隆史身上,都放在了两个杀手的宿命身上,甚至
没有几个承认刘德华的演出。所以我是直至昨天才看它,而且主要动机是出于彭
浩翔,出于众多高人对《全职杀手》和《买凶拍人》的比较。
但,看完后,让我体昧的却是其中欲说还休、若明若暗的一段感情描写——
林熙蕾和反町的关系。一个异乡女子独自在外谋生,做着些琐碎的事,怀着一份
不明所以的希翼,却遇上了两上非同一般的杀手。编导摆明了让她只演内心戏,
把她的情感在她低头细语、窗边换衣、打扫SNOOPY等细微处一一释放,她心中是
早已认定反町在对面注视着她。她平淡如水的生活中,对反町的好奇是唯一的亮
点,从而让彼此的两份孤独得以栖身。
反町对她应该是真爱,心里是早已有她的。反而是刘德华对林的所有举动都
是有机心的,虽然他对他大哥说,决斗是他自己的事,要赢得光彩,不想假求于
人,但林呢?他得到她,是为了刺激反町,还是挫其锐气?
我对林与刘的一段感情戏非常不喜。脑海中,林的形象是不该与刘的,但自
己也明白到彭浩翔这样写是现实的一个真实反映,换了现实中的人,谁会拒绝刘?
片中同时处理两个男主角是比较麻烦的事,虽然已经一开始就给他们定了不
同的类型。反町虽然外型吸引,但全剧让我留下印象的不多,反而是与林双双突
围那一段,让我觉得这人物的真实在于他内心的爱,在于他的“神”。而刘给我
留下的是“形”。我喜欢的不是他的扮酷,而是他拉二胡的一霎,让一个杀手在
另一个国度,环敌环伺,还可以悠然自得的拉地道中国乐器二胡,颇有点中国武
侠中江湖的味道。
最后两强的对决不知是彭浩翔的原意还是天幕的主张,他们彼此都没有杀对
方的心意?把刘的死归于宿命?是他本身的解脱?烟花盛开,是刘为自己安排的
一幕美丽的葬礼。是否如楚香帅,来过,爱过,精彩过,瞩目过,无憾矣?
一个用心的编剧,除了大局的控制,还可于细节处见功夫。《全职》本是男
人对决的世界,但林的出现决必不可少。正如《买凶》中的通口明日嘉,片言只
语已经把影圈中的辛酸苦辣表现无为,通口明日嘉在剧中,也等于是沉沦后的一
种希望。
林熙蕾的演绎比她的其它电影出色好多,不再以外形取胜,眼梢眼角有不少的
情感流露。(她肯用功提升演技,对喜欢她的我来说,也是值得高兴的事。)另外
一个饰演任达华助手的应彩儿也表现好好,外形亮丽,占了不少戏份。虽然用任达
华这个角色来带动主线发展不是很好,刘在他面前失踪一段更是败笔,牵强之极,
但任这组探员受狙击一段对整部商业片来说倒不可或缺。
天幕决心向国际化靠拢,《全职》人幕后名、对白、摄影角度、配乐、取景等
都有HOLLYWOOD电影的痕迹,也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的一种进步。
彭浩翔可能是之前有怀才不遇之感,心中不自然的把不少东西都美化或抽象化
了,杀人在他的所编的两部电影中都成了一种正当堂皇的职业,撇开《买凶》不说,
就《全职》中,反町和林亡命天涯一段就让人神往得可以,开篷跑车、绚黄的草浪、
加州般的阳光与公路和音乐,还有对决前三人的说笑,英雄相惜,竟象真的从来不
存在生死与抗斗,名利财色都不再是障碍,而她也不用为选择为相随而郁郁不乐。
她还是随他去了,象神话般,只在传说中出现。在一场烟花盛开的时候,她
可会想起另一个他?
---- 累了?还不走吗?
icq:1124544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