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香港龙情>>〖 精 彩 转 载 〗>>【文教類】>>[转载]:中国能否撑起道德的天空? 转

主题:[转载]:中国能否撑起道德的天空? 转
发信人: freeforall2(潜龙勿用)
整理人: kaiyun.lin(2001-11-27 16:51:27), 站内信件
★原文转载自Guangdong版freeforall2的《中国能否撑起道德的天空? 转》★
  最近,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虽没有引起众多媒介的高度关注,但它绝不亚于北京申奥成功、男足冲进世界杯、加入世贸等大事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中共中央在《纲要》中指出:“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纲要》能否净化中国的道德空间,让高尚的道德真正成为全体中国人的行为规范,能否在短时间内撑起道德的天空,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多。一、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纲要》指出,中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诈行为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

  很显然,这些问题,已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更不是单靠道德就能解决的问题。中国在社会及经济裂变与转轨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在精神领域出现了倒退。伴随着改革的阵痛,一些人迫于生计,不得不舍弃一些道德规范,去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但是,对道德体系的危害最深、影响最大的还是“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的权贵阶层。

  以上问题的解决,关键是一个是触动体制问题。中国学者田南雁指出:“体制已培育出一个自我繁殖,自我膨胀,自我发展的利益集团,他的生长系统是以侵害人民利益为基础的。利益格局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最大化牺牲工农大众的根本利益。”然而,在中国,只要是涉及到体制问题,大都是个无奈的结局。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见效的。

  二、急需营造一个呵护道德的环境。众所周知,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泱泱大国。几千年来,生活在这方国土上的人民,在谱写着中华民族灿烂历史的同时,也在极力营造着一个人人能够接受和遵守的道德规范。翻开中华文明史,人们可以看到一部闪耀着光辉的道德史。一部《道德经》以博大精深的内容,开了中国乃至世界道德之先河;一部影响中国二千多年的被人誉为“东方圣经”的《论语》,为世界道德观念立下了不朽之丰碑;以后的《反经》、《官经》等等都全面论述了道德问题。历史飞速发展,这些重要的道德观念不因岁月的流失而消失。相反,他们的思想愈来愈显得伟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等名句成为人们遵守的道德规范。

  事实上,中国自古以来都以“礼、义”闻名于世,都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建设的国度。当前,中国的道德规范不可谓不多,但就是缺乏一个呵护道德和正义的环境。《纲要》指出,要利用大众传媒、文学作品等为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但是,为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显得尤其迫切。“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公共秩序、生活秩序”或许比营造舆论氛围更重要。

  道德问题,是依附在政治之身上的。没有一个开明的政治体制,很难解决道德问题。因此,大力整顿政治生活的不正之风应是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同时,要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质。中国的老百姓是通情达理的。但是,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用法来维护自身的权益的自觉性亟须提高。发展经济的方针不能动摇,“仓廪实而知礼节”,经济发展,人民富裕,是更好地呵护道德的基础。

  三、值得注意的道德教育盲点,“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但是,在现实的中国,道德教育有可能出现盲点。“学校是进行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而目前的中国学校的教育模式对道德建设的作用值得怀疑。

  笔者曾在《以德治国比以法治国难》一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形成了以应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德育的教育。最近几年,中国提出了素质教育,但仍改不了只重视学生技能而忽视德育教育的怪圈。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人格的缺陷愈来愈重”。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愈是学历高,愈不重视道德教育。再者,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他们的道德教育靠什么保证?《纲要》指出,通过“民工学校”和“农民夜校”对农民进行道德教育。这种设想是美好的,但是,要真正发挥这些学校的作用,也不太现实。进城打工的农民,他们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没有心思去学“道德”。最近几年,“农民夜校”在中国农村的大多数地区消失。要使这些学校发挥作用,除投入很大的资金成本之外,还需要组织农民去学,引导农民愿意学。故此,农民的道德教育最容易出现盲点。这部分群体的道德教育一旦出现盲点,中国的道德建设,就不会有很大的成效。

  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任何一个国度,道德建设都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无论怎样说,中国的道德建设是顺民心的工程,《纲要》对于中国的老百性来说,应是一个福音。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