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集 邮>>集邮入门>>集邮资料>>收集明信片的误区

主题:收集明信片的误区
发信人: danhan1(笑流)
整理人: danhan(2001-11-26 17:37:01), 站内信件



  明信片名目繁多,在收集时只有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为重要的是掌握邮识,尽量避免走进收集明信片的误区。

  误区之一:不收集非邮制明信片

  有的集邮者认为,邮制明信片是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邮政用品,不管明信片上否印有邮票图案,均是正宗邮品。因此,只收集邮制明信片,而把非邮制明信片拒之门外,这显然有些偏颇。

  既然非邮制明信片在贴足邮资以后,同邮制明信片一样可以用于通信,而且经过实寄也是一件很好的邮品,为什么不能收集呢?难道就因为明信片上没有"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或"中国邮政明信片"字样,就要把它排除?不错,在非邮制明信片上,只能印"明信片"或英文"POST CARD"字样(有的甚至连这种字样也无)。这与印有铭记的邮制明信片,很易区别。但这种区别,并不能说明非邮制明信片不能成为邮品。事实上,许多非邮制明信片,如各地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风光明信片、文物明信片、珍稀动物明信片、花卉明信片、人物明信片等,常被集邮者用来制作极限明信片。

  误区之二:不收集普通邮资明信片

  有的集邮者认为,纪念邮资明信片、特种邮资明信片、风光明信片等印制精美,发行量少,增值快,因此,只收集这些邮资明信片,而不收集普通邮资明信片。殊不知,普通邮资明信片虽使用时间长,发行量大,但常有不同的版式和印次,收集这种邮资明信片,有利于编组传统类邮集。再说,我国现今发行的普通邮资明信片,邮资图案丰富多彩,印制也越来越精美。更为可喜的是,有的普通邮资明信片正在形成系列,如以花卉作为普通邮资明片的邮资图案,已陆续发行了玫瑰、月季、牡丹、荷花、木棉花、梅花。这些以花卉为邮票图案的普通邮资明信片是编组专题邮集的好素材,集邮者应抓紧时机收集,否则失去良机,后悔就晚矣!

  误区之三:只收集邮资明信片白片而不实寄

  在纪念邮资明信片、风光邮资明信片、特种邮资明信片等的发行首日,常刻有纪念邮戳,供集邮者首日实寄或收藏加盖,有的集邮者在收集这些明信片时,从不搞首日实寄,也不用纪念邮戳预销邮资图案,只收集白片。更有甚者,为保持这些邮资明信片的"纯洁",他们对盖上纪念邮戳的新片都加以排斥。因此,在邮市上这种盖有纪念邮戳的新片,反而比白片集价低一等。这实在是一种反常现象。不论从集邮角度,还是从收藏角度,首日实寄邮资明信片和盖有发行首日纪念邮戳的邮资明信片,均比"纯洁"的白片价值要高;由于纪念邮戳又增加了一道防伪的防线,其防伪性能也高了。此外,邮资明信片盖上纪念邮戳,不仅能使人一目了然地知道这片何年何月何日发行,同时还使邮品的信息量也增多了,因为纪念邮戳上的信息,在组编邮集是还可利用。

  误区之四:不收集免资片和作废片

  免资明信片是邮政部门在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发行的一种未印邮资的正宗邮品。它真实地反映了特殊时期的邮政史。有的人则认为它不是正宗邮品,不应该收集。这显然是不对的。免资明信片发行量少,使用时间短,收集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有的免资明信片如今已十分珍贵。如1929年发行的西湖博鉴会免资明信片,全套36枚,20世纪90年代在上海拍卖,成交价高达4.2万元人民币。新中国成立后,上海邮电管理局于1983年10月9日为纪念"世界通信年"和"万国邮联成立109周年"发行了免资明信片;之后福建龙海、河北邯郸等地也相继发行了免资明信片。这些免资明信片,现今在邮市上均成了可遇不可求的稀罕品。

  为了制止各地滥发免资明信片,当时的邮电部曾发文三令五申禁发免资片,故有的地区,如湖北黄石市将印制好的免资明信片,加盖上"作废"戳记,进行报废。这种"作废"的免资明信片虽然已无使用价值,但却具有很珍贵的史料价值。

  误区之五:不收集错体、变体片

  各种错体、变体明信片都比较稀少、珍贵。从邮政窗口正常售出的错体、变体片,十分稀少,可谓凤毛麟角,因此售价昂贵,用其组编邮集可增加"珍罕"性。最著名的错本片有"中银片"和"贵州风光错片"。此外还有各种错色。漏色变体片。更为少见的是倒印片。

  有的集邮者不加区别地把错体、变本明信片一概视为废品,觉得收集它是毫无意主我,这显然是错误的,还有的觉得错体、变体片固然稀罕,但常有不法分子进行伪造变造.为避免上当,对它敬而远之。这是消极的,可不能因噎废食呀 ! (《集邮》)
 






----
集藏版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欢迎光临 笑流集邮之家来吹吹水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