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anhan1(笑流)
整理人: ashleyliu(2001-12-01 14:09:49), 站内信件
|
(三)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讲话象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深知“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仁化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立即组织人力到清远、肇庆等地的开发试验区考察,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人士的建议。确定以丹霞山为龙头,以县城为依托,采取旅游起步,发展省际贸易,联动工业发展的总体开发思想和分期开发、滚动发展的开发战略。决定在丹霞山旁,沿106国道的6.3平方公里创建丹霞旅游经济开发试验区,与丹霞山的景区景点开发连成一体,办成仁化县扩大山区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一个带动山区经济全面发展的示范基地。接着县委、县政府拨款8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全县人民积极响应,大力支持,各行各业与县委、县政府“同台大合唱”,为办好开发试验区,献一计,牵一线,办一事,到处涌动一股乐奉献、创一流的春潮。
1992年7月18日成立了试验区指挥部,8月17日省政府批准成立了仁化丹霞旅游经济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原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为试验区寄来了“开发丹霞旅游地,振兴仁化锦添花”的题词,原广东省省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挥笔题写“丹霞开发区”的匾幅,为开发区的顺利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紧跟着征地418亩,作为首期开发用地。平整土地开始了,那一车轮的直径比一个人还高的挖土机,运载大货车,推土机,浩浩荡荡地进场。一向沉寂的黄屋坝沸腾了,要办试验区了,“开发区大有希望”这是邓小平同志说的,我们这穷山沟也大有希望了,大人小孩,个个春风满面,一派喜气洋洋。几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柱着拐杖,找到试验区的负责人说,我这辈子真正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了,你们的建设越快越好,让我亲眼看看试验区的样子。
1992年12月18日,风和日丽,长天万里,丹山欢唱,锦水起舞,仁化县举办首届招商节,为试验区招商引资鸣锣开道。省长朱森林派办公厅的同志送来了“展现丹霞地貌,开辟旅游胜地”的题词,对仁化县的招商活动和开发试验区的庆典表示祝贺,国内外500多位嘉宾汇集试验区,参加招商活动。就在此时,世界风景区中体积最大,气势最雄伟,个性最突出的新山门奠基了。“仁阳胜景,洋洋乎,名载史籍,有谁唱足?丹霞秀色,妙妙哉,誉冠岭南,任君描绘”的奠基牌长联,淋漓尽致地讴歌了丹霞山水,满腔热情地请外商在丹霞投资置业,描绘宏图。前来参加招商节的外商,抓住机遇,选择地点,精心考察,细心倾谈,抓紧置业。
不到两年,28万平方米的土地平整好了,纵横交错的排污管道开通了,电话电视接通了,供水供电工程建好了。县城直达界牌,全长7公里的一级公路宛如一条长龙贯穿试验区。首期开发的金霞小区的霞山大道、霞兴路、霞丰路全长2000多米,也铺上了水泥沙石混凝土,并作了绿化美化。家有梧桐树,不愁没凤来。基础设施搞好了,外商看好这块风水宝地,香港福力特公司,风尘仆仆地来了,他投资的“金栋”是试验区第一家外资项目,福力特是第一个在试验区吃“螃蟹”的人。紧跟着香港俊邦有限公司也来了,在金霞小区建起了第一家饮食娱乐健身中心。花都的徐老板也不甘落后,在霞山大道旁建起了商贸街。不足三年时间,共引进2000多万元的资金,装点了丹霞开发试验区。
1993年成立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与试验区管委会合署办公。199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加强了景区的开发、管理合保护。
1995年8月18日,是一个令丹霞山人难以忘怀的日子,这天,仁化县举行“丹霞旅游观光暨经贸洽谈会”,是以“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第二个招商节。这一天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马坝炮师仪仗队为新山门等10项工程剪彩喝采,为金霞度假村等10项工程奠基助兴,天下第一绝景的阳元石,满腔热情地接迎国内外客商前来旅游观光,投资旅游开发。
1995年冬,县委、县政府为加大景区的开发力度,加强景区与农村的管理,将原丹霞镇的行政区域重新划分,并将丹霞镇迁址与开发试验区、风景区合署办公,“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实行景区、开发试验区、农村统一领导,丹霞山更加如虎添翼,旅游业蒸蒸日上。
1996年引进投资3000万元的港监干部培训中心。
1997年引进投资1500万元的观光索道;同年引进被誉为仁化招商引资大哥大的丰宾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000万美元,在开发试验区内兴建第一间生产性的项目。
登山索道于1998年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改写了丹霞山仅靠步行上山的历史,方便了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
招商引资给古老而又年轻的丹霞山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个个外资企业,犹如璀璨的山花,把丹霞山妆扮得越来越漂亮,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参与丹霞山的旅游开发。1998年是丹霞山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这一年引进资金突破1亿元。历史不会忘记,这年春节刚过,便与韶关燕华集团签订了兴建丹霞山花园的合同,仅用3天时间就办理好土地转让手续;仅用13天时间就将原居住了近20年的职工安置完毕;仅用半年多时间就建好两幢职工宿舍楼;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就拆掉了破烂不堪的旧房,建起了6套高级别墅。这样高的办事效率,这样快的建设速度,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
1998年10月18日,仁化县又一次举办经贸洽谈会,丹霞山内外12个大红灯笼式气球,悬着12米长的庆贺彩带,高高地飘扬。400多位嘉宾在这一片欢乐声中来到开发试验区,为丰宾科技(仁化)有限公司、丹霞山花园、港监宾馆等项目的竣工剪彩。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一片黄土地的金霞小区终于建起了一座座楼房,这些楼房犹如一座座历史丰碑,记载着丹霞山走过的道路,记载着开发区光辉灿烂的历程。(待续)
---- 集藏版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欢迎光临 笑流集邮之家来吹吹水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