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电脑技术>>三维设计>>设计基础与技巧>>第☆☆章 色彩混合

主题:第☆☆章 色彩混合
发信人: qnsygy(S)
整理人: alicewong444(2001-11-21 11:46:21), 站内信件
第☆☆章  色彩混合

  色彩混合是指2种以上不同的色相混而产生的新颜色。色彩混合可分为加法混合、减法混合、中性混合三种形式。

                      第★节  加法混合
  加法混合也称加光混合或色光混合。色光混合始于物理学家牛顿。 色光之中,朱红、蓝紫、翠绿是三原色光,不带有其他色光的成份,不能用其他色光相混而成。如果用不同分量比例的这三种原色光可直接混合出各种其他彩色,例如:
    红光+绿光=黄光
    绿光+蓝紫光=青光
    红光+蓝紫光二品红光
这是色光直接相加混合的结果。 如果三原色光相混的比例合适,就会呈现白光。当2种以上的色光混合时,光亮度提高,其总亮度是相混各色光亮度的总和。 两种互补色光相混也呈现白光。如红光加青光,绿光加品红光,蓝紫光加黄光等都会呈现白光。

                  第★★节  减法混合
    减法混合也称减光混色,是指颜料混合。由于颜料混合的种类、数量不同,又产生了间色、复色等。与色光相加不同,颜料混合则是色彩相减混合。这是由颜料的吸色性质决定的,如黄色颜料,吸收蓝色,在白光照射下它将蓝光吸收,反射红光与绿光,经混合后呈黄色。
    1.原色
    是色彩的基本色,也称“一次色”,即红、黄、蓝三色。它的本身不包含其他色素,是派生——切色的渊源。
    2.间色
    是三原色之间相混合后的第一种色,亦称“二次色”。
    红+黄二橙
    黄+蓝二绿
    蓝+红=紫
  3.复色
    在原色、间色之中,进一步将各色相混合,可以产生无数种类的颜色,统称为复色,复色的变化极为细致和复杂,复色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人为应用非常广泛。
  4.十二色相环
    从红、黄、蓝三原色开始,发展十二色相环,将三原色放置成等边三角形,红色在顶端,黄色在右下侧,蓝色在左下侧,三角形外接一个圆,在它里边画一个匀称的六角形,与三角形之间构成3个三角形,其色彩由相应的原色混合而成,构成间色。在第一个圆外再画出另一个圆,将两圆之间的环形等分为12个扇形,将原色和间色分别放置于它们各自适当的位置,每两个色之间的空白扇形内放置两种色彩混合的色,称为复色。
    黄+橙=黄橙
    红+橙=红橙
    红+紫二红紫
    蓝+紫=蓝紫
    蓝+绿=蓝绿
    黄+绿=黄绿    
从十二色相环中可以看出,每一种色都有确定的位置,12色相之间匀称间隔着,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其中任何一种色彩,并能轻易准确提取原色、间色、复色。间色与间色的配合能产生复色,复色之间再混合又能产生各种复色,以此类推,这便是色彩学基本原理,也是派生色的规律。
5。补色
在十二色相环上,按照上图360‘的圆周划分,居相对位置的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即为对比色,也称补色。对比色是由原色与间色相对,所以,又称间色为对比色。
补色有两大特点:一是两种颜色相混成为浊黑色(红、黄、蓝三原色相混也会呈现浊黑色),这是由于颜料混合是减光混合造成的;二是互为补色的两种颜色并列时对比十分强烈(为不调合色),成为矛盾的双方,每种色相对人的视觉都有同样的吸引力,无主次之分,因而很不调合。但两种补色相对比后,反差会更大,如红的更的更绿。所红、绿以,在设计中常常利用这一对矛盾的互相衬托以取得更强烈的效果。

                         第★★★节  中性混合
中性混合也称分割混色或视觉混合。两种或多种颜色在时间上迅速交互更替或在空间面积上分割并列,均可在人的视觉上产生——种新的混合色。中性混合的另一种方式是微点并列,在颜料混合中也称色彩并置,利用人们视觉的生理特点,在一定距离观察时,即可产生融合的效果。
此法对现代绘画艺术的表现颇有影响,在色光混合中,彩电显像技术便利用了其原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