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电脑技术>>三维设计>>设计基础与技巧>>第☆☆☆☆☆章 色彩关系啦

主题:第☆☆☆☆☆章 色彩关系啦
发信人: qnsyhly(S)
整理人: alicewong444(2001-11-21 11:46:21), 站内信件
第☆☆☆☆☆章  色彩关系啦
                      第★节  色彩的正负形
  色彩构成的画面中,图形部分是表达作品的内容部分,是积极的部分,称之为色彩的正形。底色部分则称为负形,它虽是消极的、被动的,却对正形起着必要的衬托作用,“红花要有绿叶配”就是这个道理。设计者对负形在画面中所产生的作用不能忽视,否则,将会打乱整个画面的色彩秩序,影响画面效果的表达。
设计者应处理好正负形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面积等的搭配关系。
正形采用高明度色彩时,相应的负形应采用低明度的色彩来衬托;反之,当正形采用低明度  色彩时,负形就应采用高明度色彩衬托。总之,明度差必须拉大,否则就会使正负形混淆,主次不  分,色彩产生“同化作用”,使作品缺乏表达力度。
2.纯度
当正形纯度高时,负形则纯度低,正负形的纯度可相互转换,当明度区别大时,正负形可同时采用高纯度或低纯度的色彩。人们经常采用正形纯度偏高,负形纯度偏低的方法来处理画面。
3,色相
正负形可同时采用冷色系或暖色系处理画面,也可采用冷暖对比的方法,画面的色相对比关系应当包括负形的因素,正形与负形的对比关系可以是双元的,也可以是多元的。
4.面积
正负形的面积比例关系对画面效果有直观影响。人们设色经常采用正形明度高、纯度高、面积小,而负形明度低、纯度低、面积大的方法,以增强画面的醒目感。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正负形色彩关系搭配的全部。

                  第★★节  色调与配色的统调
色调是色彩组合在一个画面上的倾向性,它具有统一画面色彩的作用。
色调的统一,会使画面产生秩序感,是观者最能接受的视觉欲望,也是设计者通过对色彩学的了解,根据不同的立意和特定的情感需求,作用于画面上的最终效果。如对于冷色调画面的处理,就应寻找冷的色彩进行配置,使各部分的设色与主色调相吻合。暖色调、高调、低调、灰色调、中性色调等的处理,也同样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恰当搭配,运用对比色时,就应考虑画面各部分的调和,将对比色自然融于同一画面之中。色彩的调和方法如下:
  1.同一调和法
  事物对比双方或多方均将同一的因素增大,就能增强调和的效果。色彩的调和亦是如此,当双方色彩对比效果尖锐刺激时,将同一颜料同时混入双方的色彩中去,改变双方的明度、色相及纯度,使对比的双方都带有这一色的成份,这样就减弱了对比所产生的刺激,而增强了调和感。
  2.分割调和法
  当画面中的色彩对比强烈时,使用黑、白、灰、金、银这五种中性色中的一种将对比色分割(或称隔离),或用这些色作底纹处理,即能缓和直接的对立状态,增强同一因素,增强调和感。如天主教堂里的玻璃窗,即是采用分割调和的方法,将对比强烈的五彩玻璃,用重色的边框加以分割,使色彩艳丽而不刺激,对比中有调和。
  3.面积调和法
增减对比色之间的面积,即面积调和法。当色彩呈对比时,对比双方的面积有意识增大或减少,从面积上拉开距离,从而达到调和的目的。当大红色与深普蓝色在一起时,色彩形成强对比,如果对比双方面积相等,那么,人们视觉上接受起来就比较困难,而如果打破面积的平等,选用对比色增减面积的调和法,即可以达到和谐悦目的效果。
“红间绿、花簇簇”,“万绿丛中一点红”都是把面积调和法应用到对比色之中的成功范例。设计中应当分清楚的一点,即色调的“统一”不等于“同一”,“同一”会使画面各部分关系级差不清、单调、死板和缺乏活力。统一中求变化、调和中求对比,是避免色彩雷同的好方法。

                      第★★★节  配色的平衡与轻重
平衡可分为两种。
1.对称性平衡                     
    也称色彩的均齐。有些主题,特别是那些庄严、神圣形式的主题,对称性平衡是最好的表现形式。雷圭元先生说,纪律、严谨和稳定的时候,对称的布局也是最适合的。
     2.非对称性平衡
是指感觉上的一种重量相等或对称。视觉形象的重量,一般概括其面积大小、色彩深浅等来削减或增加,又因为生活给于人们思想上潜意识的影响,如动的东西比静的东西显眼,就可得出动的东西比静的东西重的结论,这是感觉上的重与轻的辨别,并不等于实际的重量,这种比较只能意会,难以绝对正确的衡量。大致可以得出画面视觉形象的重量比较关系如下:    
人比动物重;动物比植物重;动的比静的重;浅底子时,深色比浅色重,重底子时,浅色比深色重;明度、纯度、色相相等的情况下,粗线比细线重,面积大的比面积小的色块重;色彩鲜艳的比色彩灰暗的重。通过领会上面讲的感觉上的轻重关系,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将此理论进行延伸、合理运用到设计中去,取得好的画面色彩平衡效果。

                        第★★★★节  配色的韵律
    韵律亦称律动,韵律表现在部分与部分之间,视觉强弱有规律的连续的时候,这样画面的秩序便显现出活力,给观者以舒服的感觉。韵律的形式有重复、渐变、抑扬等。
1.配色的重复
    把同一部分进行反复,构成整体,随观者视线的移动可相对产生动感。重复的次数少则显单调,多则会显呆板,设计中应把握住重复的单位,达到恰当的效果。每个重复形都象旋律中的一个节拍,重复色块面积大而数量少,设计当中可产生单纯有力的效果,重复色块面积小而数量多,则设计中象一片均匀的肌理,有轻快感。
2.配色的渐变
    当仰望一幢摩天大楼,其窗形的排列必是下大上小,这便显示出一种渐变的秩序。太阳东升西落、车辆先远后近,都是生活中渐变的现象。由于渐变是人们生活中的视觉经验,所以,容易被人喜好接受。
色彩的渐变包括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面积、形状、位置、方向等因素。
色彩的渐变可以造成视觉上的一种幻觉,进展中的速度感,给人以动态美。
3.配色的抑扬
构成色彩的各个因素,在视力的强弱上施以不规则的级差变化,进行各个部分的组合,可表现出一种轻重、缓急不同的抑扬效果。
抑扬的效果在音乐里表现较为明显。中国传统艺术中,建筑、园林、书法、绘画等均讲究抑扬的效果表现。抑扬的效果表现,给人以非常轻妙的形态感,对它的理解和构成也是较困难的,但运用得当,可把色彩表现效果提高一步,达到更好的韵律效果。

                第★★★★★节  色彩的面积、形状、位置
 1.色彩的面积与视觉效果
 色彩面积的占有与合理配置在色彩构成中是相当重要的,随着色彩面积大小的增减,色量等也会随之增减,对于视觉的刺激与心理的影响也会随之增减。
 如1cm2的黑色出现在视觉范围里,会给人一种清晰干净的视觉效果,在1m2的黑色面前,则会产生一种严肃、沉闷的心理感受,而当人处在100m2的黑色包围中时,便会有一种消极的感觉,进而会产生一种阴森恐怖的心理反映c
 又如1cm2的纯色大红,使人感觉鲜艳可爱,1m2的纯色大红,使人觉得兴奋激动,当人处在100m2的纯色大红包围中时,便会有过分刺激而造成的疲倦之感,进而产生一种难以忍受的烦恼。
 从以上两则例子可以明显看出,色彩面积的大小与视觉效果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在设计中运用色彩除去对色彩的明度、纯度、冷暖对比效果进行认真的研究外,对于色彩在画面中面积的占有而造成画面的视觉效果,这一课的研究也是不容忽视的。
 因此,设计中某些对比强烈的色彩,在对比的双方面积较小时,其刺激力尚在视觉可以接受与欣赏的限度之内,能取得好的效果,如把握不住面积与色彩的关系,超出视觉可接受与欣赏的限度范围,往往被人厌恶和难以接受.
 考虑到以上这些情况,在设计较大面积的色彩时,如建筑外观、商店门面、室内大型画面等,大多选择明度高、纯度低、色差小、对比弱的配色,以造成明快、舒适、安静和谐的效果。
  2.色彩的形状与视觉效果
在设计中,尽管色彩的面积、明度、色相、纯度等元素不变,但色彩的形状变化了,画面的效果也一定会改变的。知道了这个道理,便可利用色彩的面积与性质不变而变化形状的方法,从而使色彩对比产生千变万化的效果。色彩在性质与面积均不改变的前提下,强调形状的集聚与分散程度,是设计中加强与减弱色彩对比效果的重要手法,是初学者调整画面对比效果,使画面和谐统一的必需要掌握的规律。
 面积相等的色块,以9种不同的形状与面积相等的9块底色对比,出现了9种不同的视觉效果,从中可以见到,色彩形状的掌握,是控制视觉效果的设计手法之一。
 3.色彩的位置与视觉效果
 在构成设计中,色彩形象所占位置的不同,给画面的视觉效果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两个以上的形出现在画面上,其位置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构图关系。设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安排调整形象位置的过程,利用画面形象位置的变化,可设计出多种变化不同的画面效果。不同的画面,因形象位置的不同,效果也截然不同。
    ①红绿二色远离,对比效果弱;
    ②红绿二色邻近,对比效果稍强;
    ③红绿二色呈半包围与被包围状态,对比效果增加;
    ④红色处于绿色的完全包围之中,作为底色的灰色完全起不到过渡作用,对比效果则最强。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