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武侠小说>>沧海轩-广武历史>>小説人物>>金庸>>闲说包惜弱(原创)

主题:闲说包惜弱(原创)
发信人: powerkom(冇钱买面包)
整理人: yerk(2001-11-27 19:54:39), 站内信件
随感(九)
     读《射雕英雄传》,有一段完颜洪烈与包惜弱的对话,洪烈哀然道“:本王费尽心机,十八年来待你无微不至,奈何你的心始终不属于我?”包惜弱默然。
    此事发生在南宋与金对峙之时,其时朱熹和程颢早构筑起他们的理学体系。鲁迅先生就在《我的节烈观》中提到,“直到宋朝,那一班业儒才说出‘饿死事少,失节事大’的话……”,“其时也是‘人心日下,国将不国’的时候,全国士民多不像样,或者业儒的人想借女人守节的话来鞭策男子,也不一定”。这几句话深刻地给包惜弱所处的时代一个概括,女性作为沦亡的奴婢,作为宋朝大国国运破落的牺牲品,任务就是守节,风气如是,鲜有敢反抗者。纵然金庸一再显示包惜弱与杨铁心感情之挚,但放之于今日,若前夫死了,亦有如完颜洪烈一样惜心爱护自己的,除非是铁石心肠,或者是理想主义者,基于“无夫”这样的事实,如鲁迅先生所言“重适并无不可”,所以惜弱重适洪烈也并无不可,何况完颜洪烈对她实在不坏,单就感情论,实至真至诚者。
    然而包惜弱坚守十八年的贞节,虽朝夕共对,但却始终对这位多情而善良的完颜王爷(就她看来)保持咫尺之距,我们因此有理由相信,造成这咫尺之距的大约有几分是出于对前夫的怀念,但更多的便是来自业儒们的施压。
又或者说,完颜洪烈是金人,包惜弱始终守节是因为汉金不婚的原则,但毕竟要看到,惜弱是一纤纤弱质。孤儿寡母,处境自是十分艰难,即使真的与之真正做起夫妻来,在民族平等共处的今日,毫无可责之处,至于当时民族尖锐的矛盾,未尝便被包惜弱这种村野妇女所能深刻体察,否则她也不会对完颜洪烈施以援手,所以即使惜弱真真正正嫁了完颜氏,无可厚非。我们不能对她提出太高的要求。
   但金庸诚然这样做了。他把包惜弱塑造诚一个怜悯弱小、心地善良的中国农村妇女,同时又予她现代式缱卷缠绵、至死不渝的真情及豪烈的民族大义。这只能是金庸先生良好的愿望与理想化的小说家言。其实在南宋时期出现包惜弱这样一位人物,实是她个人的悲剧,只因她碰上业儒横行、疯话横行的时代。



----

且自逍遥无人管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