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西南篇(渝、滇、黔、川、藏)>>西藏>>转载:西藏浮影>>转载:西藏浮影之八 吃

主题:转载:西藏浮影之八 吃
发信人: hidanny()
整理人: dannylu(2001-04-14 12:10:30), 站内信件
我曾经读到过一张慈禧生日那天的早膳食单,大致如下--
海碗菜四品:八仙鸭子,锅烧鲤鱼。
中碗菜四品:清蒸白木耳,葫芦翅子,寿字鸭羹,黄焖鱼骨。
大碗菜四品:燕窝金银鸭块,燕窝红白鸭丝,燕窝三鲜鸭丝,燕窝口蘑肥鸡。
碟菜六品:桂花翅子,炒茭白,芽韭烧肉,烹鲜虾,蜜制金腿,炒黄瓜酱。
片盘二品:挂炉猎,挂炉鸭。
蒸食四盘,炉食四盘,猪食四盘,羊食四盘。
饽饽四品:油糕,木樨糕,百寿桃,如意卷。
燕窝八仙汤,鸡丝卤面。


我把这个老不死的一顿早膳食单,搁在西藏浮影之吃篇的前面是为了起到先扬后
抑的强烈对比效果。当然,
我们在高原上混合着兴奋,快乐,危险,自由,还有阳光的体验是西太后无法想
象的。

六月六日清晨,我们从仲巴县委招待所兼电影院的一间约有五十平米的毫无隐私
的库房里醒来,回想起伸手
不见五指的昨夜子时,一个不通汉语的当地女子披着长发,悄无声息地走进屋中
,来收房费,简直如同一场
恶梦般令人发指。由于时间紧迫,我们十个嚼着干方便面,巧克力于第一时间离
开了这个沙化严重,空寂荒
凉的小镇。当天中午在《寂寞星球》推荐的yak hotel休息,除了方便面和稀淡的
酥油茶,就只有风干羊肉了。
英俊而又爱说笑的司机多吉用藏刀劈了一片肉干给我,起初觉得象在嚼硬纸板,
羊肉渣渣难以下咽,后来倒
是嚼出些羊肉的味道了。夜晚赶到霍尔巴后,住在牧民帐中。请女主人用能找到
的蔬菜烧了一盆白萝卜,一
盆羊肉炒白菜给我们下方便面吃。晚上和年轻的主人夫妇睡在一个大黑帐篷下,
彼此之间言语不通,尝试简
单的交流,揣摩着对方的话意,表达些心底的善意,合上眼睛还在呼啸的风中期
待狼的到来...这一切的一切
都使我想起了《与狼共舞》中获得信任的邓巴中尉和酋长踢鸟夫妇在一起的场景
。凭心而论,这是相当辛苦
的一天。

六月九日进入普兰地区,我们为了赶路,隔夜请馒头铺子多发点儿面,一般是四
,五十个的量。包括我们的
早饭和午餐。其中物质和精神最为和谐的一顿是在鬼湖拉昂错边上的午餐。我们
十个地道的或不怎么地道的
南蛮围作一圈,争先恐后地把罐装金枪鱼,红烧肉以及四川的白菜腐乳,腌萝卜
夹入馒头,当然还有被我们
昵称为“小羊粪蛋”的鲜美豆豉。餐后稍事休息,每人还有半个苹果。面对着蓝
得那般妖娆,诡秘的湖面,
有人写日记,有人发呆,有人一边散步一边捡着湖边的石子,时间恍惚之间被定
了格......

我们在普兰曾经非常奢侈地花一百块钱吃了回鸡。鸡汤醇香浓厚,堪称至味,简
直难以比拟。我们每人先来
三勺,多下来的每人再来两勺。队中的大眼睛妹妹唏嘘不已,说,实现了人生的
理想。


六月十一日,从门市赶往土林,中午居然在那木勒兵站吃到了鱼!我们很早就被
告之,藏人是不吃鱼的,因
此能在兵站吃到小战士们用手榴弹炸来的湟鱼加上各色菜蔬烩面,何其喜洋洋哉
!据称,在高原上鱼的新陈
代谢很慢,所以象我们吃的尺来长的鱼都已四五十岁高龄了。不过鱼肉相当幼滑
,细嫩,油炸后再煨以茄
汁,现在还让我惦记着呢,只怕今世是再也吃不到了。这里的小战士和我后来在
风沙肆虐的日土看到的志愿
兵不太一样,显得相当活泼,乒乓球打得好,不过我们溃不成军还是有理由的,
喏,一切罪恶的源泉--高原
反应。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笑话,有人到重庆玩儿,去吃汤圆,进门就嚷嚷“不要辣椒!
”卖汤圆的冷冷的说:“汤
圆没有放辣椒的!”想到这个笑话让我格外亲切。因为队中有人吃得很清淡,负
责点菜的我每进一店(沿途
多是川菜店)都要“开宗明义”--“不要辣椒,不要花椒,少放盐,少放油,再
麻烦您拿两头蒜来。”并且
还每每认真负责地到厨房监督。终于有一天,文质彬彬的律师向我抱怨,嘴里要淡
出鸟来!


到西藏之前我是不吃酸奶的。但在入藏后八廊学旅馆的第一顿晚餐上,小店特色
水果酸奶使我发现了“新秘
密,新惊喜”。看来人的口味是可以改变的。我看过小姐的当面制作:将一只苹
果和新鲜的香蕉切片放入大
碗,加入自制的酸奶,且仅售六元,当真是价廉物美。而玛吉阿米餐厅里的各色
水果酸奶,是将果汁打碎溶
入奶中,果味更醇,酸味更透。手捧一杯桃子酸奶,读着古朴的留言簿上前辈旅人
对雪域高原散淡的寄语或透
过窗子,看那些用身体丈量朝圣之路的藏民在桑烟里的身影,看年轻的男女站在
街心亲热,看八角街的熙来
攘往,光阴便轻盈地在指尖滑过。

也许还应该提到八廊学斜对面,慧人网吧旁的天津水饺。店老板是天津人,老板
娘的父母是当年内迁到青海
的上海人。夫妇俩均是客气厚道的人,水饺鲜美,在远近都是知名的。尤其是老
板娘,为我们烧的家常菜颇
具本帮浓油赤酱的特色。我们常常是一清早出八廊学,到天津水饺子定好菜,讲
好约摸几点回来吃晚饭,然
后分头活动,生活起居都有家居的亲切感。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15.23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