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西南篇(渝、滇、黔、川、藏)>>贵州>>黔西南线(贵阳-镇宁-兴义-草海)>>繁华山城>>繁华山城——贵阳(一)

主题:繁华山城——贵阳(一)
发信人: kexueyu()
整理人: dannylu(2001-04-14 12:02:58), 站内信件
乘列车在贵州的山间穿行,常常会使人疑惑,在这个“地无三尺平”的多
山省份,何处能找到一片可以建筑城市的地方?要知道,贵阳可是个一百二十
多万人口的城市,在省会城市中,比呼和浩特,合肥,福州、南昌、海口、南
宁、拉萨、西宁、银川、乌鲁木齐等城市的人口都要多。然而,列车快进入贵
阳的时候,周围依然是高山峻岭,除了那些分布在山上和铁路边上的越来越多
的各种简陋建筑显示了人口的逐渐密集之外,你几乎很难想象到在这山沟中会
藏有一座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列车进入贵阳车站,那简陋的车站月台和周围的
景色仍然使你难以相信你已经来到了一座省会城市。出了那显得寒碜的车站,
举目就可以见到乱石嶙峋的山,在站前的楼房间起伏。车站周围乱糟糟、灰蒙
蒙的各种建筑也使人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颇为不爽。
    然而,走出简陋的火车站广场,乘车进入市区之后,印象逐渐改观,虽然
凌乱的感觉并没有消失,但很快你就会发现这种凌乱中也蕴涵着一种活力。贵
阳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落后。这座群山环抱的城市面积不大,但是十分紧凑,

从市中心步行到城市的边缘地带用不了多长时间。走进市区,给人的感觉是无
处不商,拥挤中透着繁华,遵义路、瑞金路、中华路、延安路以及中山路等市
区主要的干道,整日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其中尤以中华路的商业最盛,在这
条寸土寸金、高楼林立的商业街上密布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店铺,几乎找不到空
隙,两边人行道上人头攒动。大约是因为地价高的缘故,这里不仅两边的店铺
密密麻麻,就连所有的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商业的用途。
每个地下通道都是一座座的商场,市中心的一座状如面包的环形过街天桥,以
有机玻璃筑成墙体,外表非常美观,里面既可行人,又是一爿爿小店。还设有
凳子,可供走累的人小憩。显示着贵阳人的商业头脑。
    贵阳人似乎一直有着经商的传统和热情。这种传统可能是抗战时期由大量
外地难民从东南沿海地区传入,而贫困使许多贵阳人也把经商作为补贴家用的
途径,因此,经商在贵阳一直长盛不衰,据说,文革中贵阳就曾与温州一起被
当作“资本主义”的典型而受到批判。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得风气之先,
富了起来,许多有经商头脑的贵州人纷纷东南飞,到广东海南等地创业。不少
人发了财,而留在贵阳的工薪阶层也不甘寂寞,加入了经商一族。包括工人教
师和公务人员等在内的不少人都有自己的店铺,公务繁忙就雇人照看,有的由
此起家,开办了公司,而大多数则借以弥补工资的不足。由于经商的人多,贵
阳人凑在一起往往谈的都是商业话题,常常让人觉得贵阳人的俗气。相对的贫
困和经商的头脑也使贵阳人常常想出一些让人乍舌的歪主意,例如,邓小平当
年“南巡”后,贵阳的报刊上就讨论把贵阳变成一个以旅游业和博彩业为主导
产业的特区,理由是,解决贵州贫困,资源开发难以很快奏效,而气候条件好,

旅游资源丰富,是贵州的长项,加上贵州人好赌,地下的各种赌博活动很多,
若顺其自然,开个赌城,既能吸引游客,又能增加地方税收,一举两得,岂不
妙哉?这种想法最后当然只是一相情愿,难以成真。

--
上山下乡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2.170.77]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