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ibetprincess(小T)
整理人: tibetprincess(2001-11-20 05:29:50), 站内信件
|
爱是如何成为纪念的·第三夜·主唱
烧杆烟的功夫就到了第三个夜晚。这天晚上月色皎洁、星光灿烂、万里无云、秋高气爽,蓝蓝的天空下朵朵白云飘浮着。我站在办公楼下,对着黑洞洞的楼门,就象站在海边、面对千帆竞发一样,大口的呼吸着凛冽的寒风,感到思维很清晰,动作很敏捷。尽管,事实上,我正身处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之上……
没办法,缺氧,缺氧,缺氧!!!!
难道老弓也缺么?他所在的地方几乎就是海平面的0米基准海拔了,怎么也象缺氧似的有气无力???
这是我拿到老弓的纯主唱压缩音频后的第一反应……
老弓的主唱录制比我想象中还要坏两番以上,我指的是录音设备、录音环境和录制方式。我有点后悔曾千叮万嘱不要他进行任何处理,录完就压缩,压缩完就传上来……看来还是让他简单处理一下比较妥一些,至少,他会更同情我稍后将要做的事……
老弓一切按我们当初协商好的来办,我很欣慰。主唱录制的很干净、原始、原汁原味。我开始对他肃然起敬了!因为在纯人声的原始录音中,更容易发现音准不好的问题,甚至,我发现在一些专业歌手的身上也体现的非常明显,而老弓的音准把握的还不错~~这一点真是难得!
因是网上合作,他只能把录音压缩成高比率的MP3,我收到后,为便于后期处理和混缩,要转成WAV,处理和混缩完,还要压成MP3等小尺寸的文件……这么一来二去,声音想不变差都不可能,于是,最后大伙听到的小样,音质不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非战之罪。谁让老弓不肯“冬季到西藏来看雨”呢?声明,他来的话,往返路费自理,若携带一MM,且姿色尚可,可酌情报一张单人的单程机票……俺是单位的主管会计,这点权利还是有的~~
录制、处理和混缩《爱的纪念》,主要用的是Samplitude 2496 6.01。这个软件和Cakewalk SONAR及时下比较流行的其他多轨音频软件一样,都可以直接调入外部的MP3。但经过我的残酷测试和比较,这么干是不明智的,因为他们的MP3转WAV,音质比下面我提到的这个软件都要差一些。
说着笑着,Sound Forge 5.0隆重出场了!不过,它是客串,在把MP3转成WAV后,我就一脚把他踢下台了。
有WAV在手,心里踏实的紧!可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出现了!老弓的主唱音准尚可,节奏却……合不上拍啊!!唉~~~我总不能反复、仔细的调整伴奏的进行速度吧??也太不合规范了啊,咱虽业余,追求的可是专业啊……削足适履的事是万万不能干的!
这种情况下,再选用Cool Edit或Cakewalk做为多轨处理和混缩软件,是比较愚昧的。不累死也要累趴……而且最关键的是:不能破坏原始音频,因为无论怎么处理,我都只有一次机会,原来我曾干过很多一失足成千日恨的大错,至今心有余悸。
据说Nuendo也不错,但不知如何,我就是不喜欢这个东东!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还是Samplitude好!好就是好!SAM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
把音频弄过来后,设置好SAM的显示单位为小节,随意按“T”键从任意处剪开,随意用鼠标拖拉到任意位置……随意编组,随意加载各种实时效果、随意画各种包络,随意在调音台中任意调整……随意……任意……
而这一切,都是非破坏性的!!!反正,开始用SAM玩混缩后,我连看Cakewalk一眼的时间都欠奉……
当然,必要的破坏性处理是必须的。比如“降噪”和“采样转换”。都无须借他人之手,值得一提的是,SAM的降噪器非常好用,效果不错!当然,全赖你的调整和设置,对比起来,此时Cool Edit的降噪器又象是“山顶洞人”了……
老弓为确保在一定体积内实现最佳的音质,采用的是录单声道的做法,是明智之举。但此时必须要转成立体声,因为,这样的歌曲,主唱不添加左右延迟和扩展声场的效果,是无法想象的……
因老弓的录音环境和设备太差,噪音非常巨!降噪并不彻底但声音已经略有失真了。当然,我保证一般的群众是绝对感觉不到的。之后,我将波形振幅调整到了最大限度的88%,这个数字一是吉利,呵呵,二是给后面的实时效果添加留下点余地,以免某位大户无端增益了输出电平。
然后,我就给这一轨挂了以下几种实时效果。注意:是按顺序列举的!!
1、 Waves C4动态多段压限(首先进行该音频各频段的压限)图2
2、 Ultrafunk FX:EQ均衡器(针对录音特点,进行均衡,努力使录音达到最真实的现场效果,以2K为中心提升了500Hz-8K的频段,衰了400K以下和12K以上的频段,低频衰的多,是考虑到让声音更干净一些,便于下一步使用BBE和TC-Native的混响器,该混响器特点是加载后低频发混,中高频尚可。)图3
3、 BBE(扩展动态,使声音温暖而厚实,适合歌曲风格。)图4
4、 TC-Native混响器(必不可少的,调整这一项和EQ,几乎费了我近1个小时的时间,这类风格的歌曲,主唱最忌弄的太远,但又要保证足够宽的声场,让我费尽心机。Ultrafunl FX的混响器也同样不逊于TC-Native,但在做“场”和设置声音“纵深”方面,就不如TC简单直观了。)图5
5、 Dsound BPM Double延迟(单凭EQ和混响,很难营造出足够宽的场和必要的声场反应,于是我加了个延迟。经我试用,Dsound的BPM Double延迟器非常好用!干净、清晰、自然,设置和调整非常直观简单。)图6
人声的处理基本就是这个样子了。为给人声处理加上必要的参考,我把所有MIDI轨录成了一个音频轨(LIVE!声卡环境音效一次搞定,反正只是参照一下,简单录一道即可。下一步还要分轨录真实乐器和必要的MIDI轨)。我估计老弓比我更急于听到,于是混了个MIDI版传了过去。图7
好~~又完成了一件老大难,下面要做的就比较简单了,毕竟弹吉他才是我的本行,呵呵呵~~~
---- 快三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