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西北篇(陕、甘、宁、青、新)>>新疆>>罗布泊>>罗布泊(2)

主题:罗布泊(2)
发信人: [email protected]()
整理人: dannylu(2001-04-14 11:03:09), 站内信件
出  处: bbs.sjtu.edu.cn

发信人: god (陪着你吃遍千山万水), 信区: Tour
标  题: 罗布泊(2)
发信站: 华南网木棉站 (Wed Nov 12 11:44:43 1997), 转信

?BR>       9月的罗布泊酷热难耐,鸡蛋放在地上一会就能“煮”熟。一顶单帐篷
     支起了测绘兵的生活。这里不下雨,不下雪,不下冰雹,不下任何液体的
     物质,唯有刮风。那风跟野牦牛狂奔一般,它曾将罗布泊的水吹干,将一
     个个土丘吹成奇形怪状的“雕塑”,也将征战这里的测绘兵变成了一个个
     名副其实的“出土文物”。
       但是到了11月份,罗布泊又奇寒无比,帐篷里的温度达摄氏零下20多
     度,家中冰柜的温度也不过如此。所以他们与睡在冰柜里没有差别。喝水
     的杯子冻裂了,葡萄糖注射液冻成了砣,水桶里的水只能用火烧,白菜冻
     得比排骨还硬,根本无法用刀切,拿过锤子砸断后就扔到锅里煮,就连录
     音机也被冻得变了调。鸭绒被上用于呼吸的气孔每天早晨都是一块冰疙瘩
     ,早上“破冰而出”的测绘兵们一个个都是“白胡子老头”。
       这里的温差有30多度,中午穿着背心裤头还嫌热,到了晚上鸭绒服都
     难御寒。冷也好,热也罢,还不是最让人难受的,最难熬的是还是那个叫
     寂寞的东西。
       打扑克在这里是最火爆的娱乐方式,但打长了也有烦的时候,于是就
     翻跟头,官兵一致,老少一致。
       政委自然忘不了思想政治工作,但在罗布泊,深入人心的思想政治工
     作就是“翻跟头”。于是也就有了在“翻跟头”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法。
       夜宿“魔鬼城”的时候,两个帐篷相距不过百米,一个战士黄昏时到
     另一个帐篷串门,等他回去的时候已经熄灯了。因为没有灯光,走着走着
     ,他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帐篷了,只好猫在那里傻等,因为根据经验,如
     果你迷了路,千万别到处跑,要不越迷越糊涂。这名战士等呀等呀,直等
     到有人拿着手电出来解手,他才朝着亮处大喊大叫着跑了回去。
       知情的人知道,测量是一个极其单调的工作,标杆一立,仪器一测,
     纸上一记,完事。战士孙金厚、杨少辉、潘宫晓分在一个测量小组,三个
     人相距一公里远。每天拿着标杆往地上竖太无聊,但罗布泊又无法提供什
     么娱乐设施,于是三个人就相互起外号解闷。根据名字的谐音,孙金厚被
     命名为“猴”,杨少辉自然成了“羊”,而潘宫晓因为下巴长得长,被一
     致选为“瓢”。见面时,杨少辉便给潘宫晓唱流行:“我是一只小小小小
     瓢,想要舀水却始终舀不到,因为这里是罗布泊呀,这里的水呀,早已干
     掉。”
       工作时见不到面,走在前边的潘宫晓便在标杆位置上画一只“猴”,
     后面跟上来的孙金厚一看,自然把“猴”改成了“羊”,再后面的杨少辉
     只有干瞪眼的份儿,因为他的身后已没有任何长眼珠的动物来欣赏他的作
     品了……
       为了以防万一,测绘兵们带了枪,实指望能鸣枪告警,谁成想在这里
     连枪声都屈服罗布泊的淫威——帐篷外打枪,帐篷内就听不到,原因是没
     有回音。
       连回音都没有的寂寞该是怎样的一种寂寞。

--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有蚊虫冬有雨,收拾书箱好过年。

※ 来源:·饮水思源站 bbs.sjtu.edu.cn·[FROM: 202.120.18.43]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