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处: bbs.sjtu.edu.cn
发信人: god (陪着你吃遍千山万水), 信区: Tour 标 题: 罗布泊(1) 发信站: 华南网木棉站 (Wed Nov 12 11:43:50 1997), 转信
?BR> 这是一次紧急行动。一纸紧急命令把一群军人火速调往中国的西部版 图——罗布泊。 制订计划、联系专列、补充给养、调配人员……繁杂的准备工作只给 了短短的半个月时间,一切都是战时保障,一切都是战时速度。所有的人 心里都清楚,这次要进入的是至今还无人触摸过的“死亡之海”,是彭加 木没有量出深浅,余纯顺没有试出凉热的吃人魔窟。 来自四川的新兵李枫只有20岁,当罗布泊的请柬送到他手上的时候, 这位深受父母怜爱的独生子想到了那个不吉利的字眼。说不害怕是假的, 说极勇敢也是假的。李枫梦见了父母,同样也梦见了罗布泊,但罗布泊是 个什么样子他却不知道,于是,他留了一封遗书,一纸遗书把这位年轻战 士的害怕也留下了。他的背包里只带走了勇敢;他的步伐只有一个方向— —向西。 在进军罗布泊的队伍中,有多少人写了遗书无以统计,但有一点是清 楚的,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写过一份请求留下的报告。 风萧萧,车隆隆,1996年9月10日,一列军列昂首嘶鸣,载着100名剃 着光头的壮士向着中国的西部疾行。 闷罐车在蜿蜒的铁轨上整整走了9天9夜。当军列终于到达新疆库尔勒 市的时候,终于盼来的休整也是短暂的,为了抢时间,20台大小车辆组成 的绿色长龙直驶罗布泊。指挥部根据地图预计:到达测区可能要用两天的 时间。最要命的是没有路。一望无际的沙漠、戈壁、 断崖、山涧,大自然 制造陷阱时是没有人性的,艰险的路况成了杀手,一辆车抛锚了,又一辆 车抛锚了。高达摄氏50度的地表温度,让水箱一次次地“开锅”,沟坎险 地,把车轮“咬”得吱吱冒烟。有时,车队一小时仅能挪出几公里的路程 。整整用了6昼夜,车队终于到达了测区。测绘官兵们看到远处的大海波 光粼粼,一层层白色的浪花翻滚着,好看极了。但等到下车仔细一看,哪 里是水,全是翅起的盐碱板结地! 1996年9月27日,罗布泊这个不见滴水、不长寸草的寂静之地,终于 迎来了第一片生命“绿荫”。从这天起,罗布泊没有人迹的历史被测绘兵 用脚印上了休止符,这个不见滴水、不长毫毛的寂静之地终于有了第一片 生命的橄榄绿。 一百人的测绘部队,有一半是后勤保障人员,开车的,做饭的,买物 资的。他们手拉手,给一线测绘人员牵起了一条生命线。 6天的长途跋涉后,大队人马终于到了测区,但车队带的水却不多了。 测绘人员能否在罗布泊站住脚,关键要看给养能否及时得到补充。 从新疆的库尔勒到测区,往返1300公里,司机们驾车要经过四种地形: 沙漠核爆区、戈壁、“雅丹”地貌、盐翅地。哪一种地形都如张开血盆大口 的魔鬼一般,给养运输队一边面对的是测绘队缺粮少水,一边面对的是1300 公里的遥远路途。第一次补充给养,6台车上路了。他们每人一壶水,两袋 方便面(因为物资紧缺,不敢多带)。司机们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只睡 了两晚上的觉,路上更不会有吃饭的时间,经常是一口方便面一口凉水就 解决问题了。本来车上配发了开水瓶,但没出几天,一个个全被颠碎。 物资运来了,但并没有解决多少问题,因为路太远,因为路太颠,因 为天太热,撒上盐的猪肉臭了;一箱60斤鸡蛋,等到了测区一看,几乎被 颠成了粥,称了称剩下的,仅有5斤。 罗布泊9月份的地表温度高达摄氏50度,拉来的蔬菜烂的烂,蔫的蔫, 送到各个测点所剩无几。于是,运输队只能马不停蹄,又开始了第二个1300 公里的远行。 在百多天的日子里,运输队往返11次,行程7万多公里,将60吨汽油, 90吨水,以及10多吨其它物资安全运抵测区。这7万多公里的路,很多根本 就不是路,车轮在隆起的盐碱地上打着旋地颠簸,不是手扶方向盘,而是 方向盘转手,一不小心,急速旋转的方向盘就会把胳膊打破,人开车变成 了车开人,这恐怕是汽车史上最滑稽的新闻了;还有更滑稽的呢。司机于 进亮的卡车在晚上跑丢了一个车轮,竟没有觉察,车子照开不误;因为人 在车上已被颠麻木了。接送测区人员的14台吉普车、卡车中,有24副弹簧 钢板被颠断,5台吉普车的钢梁被颠折。 罗布泊曾经是泊,但如今却连一滴水也找不到,所以在这里水成了比 生命还珍贵的东西。为了节约用水,指挥部把所有的脸盆都收缴了。100 个日日夜夜里,没有人洗过脸,洗过脚,刷过牙,更没有人洗过衣服,甚 至连炊事员也舍不得洗一洗那实在看不过眼的双手。 于是,在罗布泊也就有了谁最不讲卫生谁就是“英雄”的说法。
--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有蚊虫冬有雨,收拾书箱好过年。
※ 来源:·饮水思源站 bbs.sjtu.edu.cn·[FROM: 202.120.18.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