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华中篇(鄂、豫、湘、赣)>>江西>>江西龙虎山

主题:江西龙虎山
发信人: [email protected]()
整理人: dannylu(2001-04-15 10:50:47), 站内信件

               上清宫,天师府
龙虎山上清宫汉天师府,是历代大师的生活起居之所。位于龙虎山景区上
清镇中央。北靠西华山,门临沪溪河,面对琵琶山,依山带水,气势雄伟。
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恢宏,尚存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全部雕花镂刻,
米红细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气(被历史上门许多皇帝赐号“宰相家”、
“天真人府”,尊为道教祖庭。上清宫,始建于东汉,为祖天师张道陵修
道之所。主要建筑有府门(头门)、仪门、二门 、私第、家庙、万法宗
坛。真武殿、玄坛殿。灵宫殿、知教厅、赞教厅、法得局、提举署、书院,
花园、占花塘等,计房屋220余间,占地4000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呈
“八卦”形,重檐丹槛,彤壁朱扉,显示出道教宫观建筑的独特风格。私
第建筑尤为豪华,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一处王府式样的建筑,也是我
国现有封建王朝的“大府第“之一,其地位、其名望、其壮观,俨然是。
“龙虎山中宰相家”。院内豫樟成林,古树参天,绿树红墙,交相辉映,
还有宫内伏魔殿的镇妖井,就是施耐庵生花妙笔下(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
的出处。还有古钟、古碑等众多文物,尤其那千年罗汉松、青翠欲滴,世
所罕见,堪称“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
从1991年以来,国内外道友游客接踵而至,今天的天师府已成为弘扬我国
道教文化,促进海内外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理想之处。芦溪河,仙水岩,
“一条涧水流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这是宋人白玉蟾对芦溪河风光的
真实写照。龙虎山景区,以秀美迷人的芦溪河为中心,“一线五点”。即
芦溪河水上游览线和上清宫、龙虎山、仙水岩、排衙石、马祖岩五大景点。
芦溪河因两岸长满芦苇,深秋芦花雪白一片得名。河水深处泓遂莫测;水
浅处可见游鱼,水鲺处,船筏如箭离弦水滞处,河面平滑如镜。可谓:水
从天上来,芦溪仙镜流,船筏直落画图间,飘飘逸逸,逍遥自在。难怪宋
文学家晁朴之在游完龙虎山后写下“行尽江南最远山,却寻千越上溪滩”
的名句。
龙虎山风景精华多在芦溪河中段一一仙岩景点区。仙岩分“旱仙岩”、
“水仙岩”两部分,距龙虎山西5公里,还有“神仙洞府”、“人间仙境”
之誉。旱仙岩之奇在岩洞,洞穴垒垒,散落于高崖绝壁千尺云崖之上,猿
猴不可攀,人迹不能至。自古以来被视为神仙居所,夙号“仙人城”,最
著名的为二十四岩,不仅位置险要,洞口造型也十分奇特,有的砌以土堆,
有的装有门窗,有的散放陶器,有的安放棺木等。明朝文人徐学漠乘一小
舟至仙岩观二十四岩后,根据洞穴形状,置放物品不同,分别命名为:仙
仓岩、仙棺岩、仙犬岩、仙羊岩、仙船岩、仙棋岩……
在二十四岩南侧,有座奇异岩洞,洞口呈喇叭状,里面建庵。游人从西北
的仙蚌石、仙鼠石侧盘旋攀附,踏584级台阶,径三道山门,环行300米,
至绝壁无路的庵堂。观音菩萨的莲花宝座在庵堂中央。庵堂后山有龙化池、
清水塘、浊水塘。传说是蛟龙为报答庵主的救命之恩,就地滚成,解决了
山上饮用水源。此水天旱不涸,雨涝不溢,清浊分明,来不见源头,去不
见流向,堪称山中奇观。
登上宫楼龙虎山十里翠屏,一览无遗。正如明成化年临川才子胡紫高游旱
仙岩写道:“千尽云崖上,仙城白莲开,徘徊临绝顶,好景胜蓬莱。”
水仙岩是芦溪河两岸水中之奇峰怪石组成的景观。山水相得益彰,相映成
趣。芦溪河中南北两公里长的水面上遍布着奇石,形成各种维妙维肖人、
花、兽、狗。观后让人拍手叫绝、惊叹神奇!这些奇峰怪石被称为芦溪
仙水岩十大景点(十不得),有敲不得的“石鼓峰”,坐不得的“道场
岩”,披不得的“云锦石”,扯不得的“卷积石”,用不得的“丹勺岩”,
吃不得的“仙桃”,采不得的“莲花”,梳不得的“玉梳”,走不得
“尼姑背”。更有两边巨峰相逼酷似女性生殖器的“仙女现花岩”。
水仙岩脚有座异庙叫“飞云阁”。阁高七层,石壁上修一栈道通庙。阁壁
留下许多名人的石刻:“鹤为留影”、“神仙可栖”、“仙踪漂渺”、
“仙岩环翠”。最显目者为明朝更言所刻2米见方的四个大字“玉壁凌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也留下名篇佳句。如此神奇仙境,此番道游神游,
何须渡海寻瑶岛!
                    仙水岩,悬棺
“昔人骑鹤上天去,不向人间有蜕蝉;千载玉棺飞不动,空江斜月照寒
烟…这是唐代诗人游仙水岩看到崖墓悬棺后留下的诗句。
仙水岩临水的高崖绝壁上垒垒洞穴里,散布着数百座距今2600多年的崖
墓柞。岩洞大小不一,里面陈放古棺,有单洞单葬,单洞群葬和联洞群
葬。最多洞内有10具棺木,安放着一个大家族几代人。现已清理崖墓18
座,发掘棺木39具,完整人骨架16具,各种陶器、青瓷器、丝麻织品、
乐器、木竹器等随葬文物200余件,有些是稀世珍品。经考古工作者的科
学发掘和鉴定,这些墓葬都是战国早期的墓葬。悬棺的主人是什么民族?
又是如何放进去的?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绝壁墓葬?令游人惊叹不已,思索
无穷。仙水岩的悬棺奇迹吸引着国内外考古工作者浓厚的兴趣,已成为中
国民族学、民俗学、文物考古学的科研基地。
龙虎山风景旅游管理局决定悬赏30万元,邀请国内外有识之士破解千古之
谜,相信龙虎山有关崖墓的千古之迷,不久肯定会有人写出非常精彩的篇
章。

--
竹密岂妨流水过,
山高哪阻野云飞。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北京站 http://bj.netease.com.[FROM: 202.100.198.21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