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漫画卡通>>故事及评论>>圣斗士星矢>>星尘笔记>>第一部 神话人化

主题:第一部 神话人化
发信人: sainthua(星华)
整理人: fires(2001-11-14 10:04:04), 站内信件
  浩渺星空,排布着八十八星座,其中四十八个沿用了古希腊人在公元前二世纪划分的成果。夜空就是布满星星的画幅,所有的文化都在这副画里划分星座,天空的每一部分都布满神话与传说。

  不可企及的艺术,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母亲。希腊的天象体系由浪漫富有艺术魅力的神话故事组成,由此可以引出一个庞大的希腊神系和完整的史诗故事。

  在希腊神话中,每一种自然、社会力量都有一个神来掌握,不仅有雷神、日神、月神、风神,而且有婚姻女神,爱与美神,智慧女神、命运女神、复仇女神、文艺女神。

  古希腊人以自己的生活、社会、人际关系、自己的模样、感情、人格特点创造了神话,希腊神话有着浓厚的人性色彩。神不仅外形和人一模一样,而且具有人的七情六欲,也会怀疑猜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狼狈为奸。人在生命中充满成功与失败,神也有丰满真实,起伏多变的生命。与人不同的只在于他们不死,并具有超人的威力。

  正美写神,其用意是写人。在他笔下,神与人之间最后一道屏障消失了——永恒的神也会死亡。神与圣斗士的命运紧密交织,他们不是作为旁观者,而是作为并肩作战的战友或生死相搏的敌人。神完全被纳入人的生存活动领域,神的光辉在人的尊严与力量面前黯然失色。人类藐视神的地位,侵犯神圣:撒加刺杀智慧女神,加隆更将海皇置于股掌之间;人类挑战神的强权,对抗神力:诸神无一例外败于人手;人类更改神的旨意,扭转神意:哈得斯附身于瞬竟被驱逐。所谓神祗,不过是威力强大的人而已。神从高高的祭坛上降下来,和人的距离大大拉近,一则则优美的神话故事话完美的融入《圣》中,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也为读者展开了希腊神话的绚丽篇章。正如在某篇动漫评论文章中作者写到的:“我们这一代人知道雅典娜的人一定不少,十有八九是看了《圣斗士》才得以而知的。” 
 

守护大地——雅典娜
灰色回忆——潘多拉
兴风作浪——波塞冬
亡灵世界——哈得斯
太阳光辉——阿波罗


守护大地——雅典娜

  源学家考证,雅典娜(Athena)可以追溯到梵语Vadh(打击)和adh(山),还有希腊的“花”与“看护”。女神从父亲的头颅中诞生,身披锐甲,随身携带着盾与长矛,司掌乌云和雷电。她的前额宽阔,庄严而美丽面庞上两眼蔚蓝如同青天一样。

  雅典娜是权力与智慧的化身。作为战神,她保护城邦不受外敌侵犯。她献给雅典象征和平与富庶的橄榄,至今仍是希腊的国花。雅典人尊她为城邦守护神,颂扬她赐予人们的法律和秩序。她鼓舞英雄建功立业、传授人类诸般技艺,手触之外无不使人变得更加美好。作为智慧女神、她被视为科学的保护者,代表丰饶与和平劳动,又是主宰一切生物生死存亡的伟大母性之神。有关雅典娜形象的起源、衍变及其影响,请参阅加隆有关雅典娜的论文。

  琉璃香的《星座宫神话》较好继承了神话中雅典娜的品格:作为三军统帅的女神身着长裙时亦是光彩照人。而正美不曾让雅典娜表现她的智慧,也没有让她表现军事才能和武功。相反,冥界篇中,哈迪斯一剑便劈倒了全副武装的女神。正美笔下的雅典娜,是一位十三岁的少女。作家力图从更深层次将纱织塑造成一个站在人神分界线上的女孩。长达70余集的十二神殿篇,细腻刻画了她从女孩到女神的角色转换,她有神的人性,也有人的神性。做为人,她在成长中有喜怒哀乐;作为神, 她必须勇敢的承当自己的责任。人与神的特质被正美妙地集于一身。

  纱织对自己是女神这一“注定”的角色并不认同。一辉假意负气离开,她烦愁之至,怀疑:“我究竟有没有资格做雅典娜?”十二宫前,她中箭倒下,立意坚持到最后,是因为:“我不会让雅典娜的名字蒙受耻辱。”战役结束时,面对在自己面前自杀的撒加,她狂奔而去,掩面痛哭:“我宁愿是普通女孩,而不是雅典娜!”身后,穆先生轻轻叹息:“就让她先做一会儿普通女孩罢。”这个十三岁的少女,生命中有不得不承担的义务,太多的人为她而生、因她而死,所有圣斗士的生命都属于她。深知人类尊严与价值的她不忍、不愿却无奈。正如星矢所说:“你以雅典娜的名字生存,的确比死更加悲哀和痛苦。”

  纱织是女孩,而雅典娜只是个象征。如果一生的意义只是作为一种象征,那又是怎样的悲哀!为了这个象征,艾俄罗斯拼了性命救她;为了这个象征,光政训练了圣斗士保护她;为了这个象征,多少人为她慨然赴死。所谓“守护大地”只是一个荒谬的游戏,可是参与的每个人玩的都很认真。纱织从出生就被卷入了这场游戏,连选择放弃的余地都没有。等到一切成为残酷血腥的事实,变得不好玩时,所有的人都对她说:一切都是你这个主持者的错!

  真的是她的错吗?这个财富、美貌、尊荣、权力集于一身的少女,难道不想选择舒适安稳的生活?!又何必在十二宫阶下,胸口插着黄金箭、昏迷不醒;北欧仙宫,面临冰海祈祷,任刺风雪侵袭;海底神殿,代替大地承受雨水,淹没自己;极乐净土,进入吸血魔罐,苍白憔悴。 仙宫之战开始之时,纱织轻轻一叹:“好不容易大家都聚在一起,却又……”有谁听得见她心底的祈祷,希望世界宁静,万众平安。而天若应允,宁愿生身为人,而非女神!战斗终结,在花园里追逐着蝴蝶,赤足在清溪中溅起水花,仰卧在草地上享受暖暖的阳光,在露台上聊聊天南海北,到星之子学园看孩子们嬉戏。那笑容,才是真实而自我的。

  十三年前的圣域内乱,是纱织生命中一个可怕的玩笑,如果被杀,她的烦恼不会存在,如果留下,她会甘于自己的职责,在神殿受人膜拜,直到生命的终了。阴差阳错间,命运的丝线偏了方向,剪不断,理还乱!为了爷爷的遗愿,她主办擂台赛,却是将自己送上祭台的序曲……废墟中,雅典娜的真相终于揭开,纱织泪流满面:“原来我根本不是成户光政的亲孙女……”自以为这世上最疼爱她的老人却和她没有血缘关系,公馆被焚毁时,已经暗示了人间亲情与她无缘.她是女神,真真正正的孑然一身,魂无所依!名字前"城户"的姓氏,竟是纪念那永远不再拥有的温暖和宠爱!

  一个人能真正守护的东西很少,就算是神也不例外。“大地的爱和正义”空虚而遥远,纱织真正想守护的,是这些在她身边,给她温暖,回应她的关怀,教会了她爱的少年。强敌环伺,她临威无惧,偎入星矢怀中,共赴悬崖之下;死亡皇后岛,她乘船急追,危中救险。素日常情,她以少女的温柔牵挂紫龙眼伤,关怀星矢小恙,了解瞬的忧伤,不觉间, 已是生死与共,心心相牵。也因为有了希望的斗士,纱织才有勇气面对强敌,寸步不退;每每涉险,皆轻松一笑,自信非凡。“你们守护着大地,而我守护着你们”!

  然而,十二神殿中刻画极为精彩的人与神之间的选择与冲突在其后的篇章逐渐淡出,化为乌有。纱织终于成为高喊口号的女神,波塞冬、哈得斯则是灵魂附体式的神,到剧场版时,已经是完全的神灵,而当他们失去了人的感情联系,变成空泛的偶像时,神的生命力也就终结了。

  雅典娜代表的是真正的正义吗?《圣》中,关于正义的概念也非常有趣。阿布罗狄信奉“力量就是正义”,瞬反驳:“荒谬!如果这样,那些无权者该怎么办?岂不是一生一世都要听从当权者的摆布吗?”狄马斯的观点是“成者王侯败者寇”:“教皇的行为现在似乎是偏于邪恶,但将来难保会变成正义那!”童虎却说:“邪恶根本不可能变成正义”。沙加的观点是:“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正义,也没有绝对的邪恶。”很有辩证法的味道。

  希腊神话中的正义女神名叫忒弥斯,但是,有关雅典娜的传说中,她也有判定“正义”的职责。在《伊利亚特》的开篇里,雅典娜让阿喀琉斯没有动手拔出长剑;又在《奥德赛》的结尾处带来了英雄与求婚者家属的和平与和谐;对阿伽门农之子俄瑞斯忒为父杀母的审判中,她确立了“平等选举的正义”。

  那么,在《圣》中,雅典娜所代表的,又是怎样一种正义?

  荷马史诗中,“正义”的使用都预先假设了一个前提,即宇宙有一种单一的基本秩序,这一秩序即使自然有了一定的结构,也使社会有了一定的结构。具体的说,是在神界的界域划分。每个神各有自己所分到的一份,由此决定其身份,特权和活动范围。在他自己的界域内,他的权利是不受挑战的;他不应超出自己的领地,别人的侵犯将使他感到愤怒。而在人间,则是要求你了解自身在社会规则中的地位并去做你的角色要求你去做的事情。如果去剥夺某人应该占有的角色,或是篡夺了另一个人的角色,就是侵犯了正义。

  雅典娜所代表的正义,其根源便是秩序的真理性和不可侵犯性。她回击任何神对她所“拥有”的大地的窥伺;而撒加无疑是违反了圣域的“秩序”——篡位作了教皇。显然,“秩序就是正义”难以说服观众;而正美却似力不从心,并未强调所谓的“邪恶”。由十二神殿篇的种种迹象看来,撒加篡位十三年,不过是在最后才有暴行;众神之战,正美亦是极力渲染雅典娜的危机,强化女神的地位和作用。相较之下,《天空战记》却用相当篇幅描绘天界失去调和之神后的万物萧条,水深火热,打动观者,认同战士们的战斗目的。就此而论,正美实在失之高明,在<圣>中雅典娜标榜的正义竟让人追寻出十分不愉的结论。

  纱织——雅典娜,是正美着力刻画的女性人物之一。但由于人物性格行为前后差异较大,也是颇有争议的形象。

 
灰色回忆——潘多拉

  火神赫谁斯托斯创造一个美丽的少女形象。雅典娜亲自给她穿上雪白的长袍,便她戴着下垂的面网,在她的头上戴上鲜花的花冠,束以金发带。神之使者赫耳墨斯馈赠这迷人的祸水以言语的技能,爱神阿佛洛狄忒则赋与她一切可能的媚态。她名为潘多拉,意即“有着一切天赋的女人”。因为每一个天上的神祗都给了她一些对于人类有害的赠礼。

  她掀开神赐予的匣子,飞出一大群的灾害,迅速散布到地上。现在数不清的不同形象的悲惨充满大地,空中和海上。疾病日夜在人类中间徘徊,秘密地,悄悄地。而死神,过去原是那么迟缓地趑趄着步履来到人间,现在却如飞的前进了。 

  希腊神话中,因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众神便使潘拉多下降人间,散布灾祸。至今,“潘多拉的盒子”仍然是一个寓言:世界充满了各种灾难,人们都翘首以待美好希望;希望是诱人的,却迟迟不来,它在潘多拉的盒子中,只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罢了。 

  在普罗米修斯这位大英雄的光环中,潘多拉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我们只知她从何而来,却难料她将往何处;我们能从那段生动的描写中窥见她的绝世美貌,却无法了解她的心中所想。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赞美普罗米修斯反抗宙斯暴行的文字流传千年不朽,而正美,敏锐的感觉到了少女微弱的气息,听到了那一丝不带人间烟火的呼喊,于是,在〈圣>中,她复活了。

  她拥有了可以触摸的容颜,一身黑缎礼服,长袖低领,宽摆曳地、纤腰一束,窈窕动人。她乌发如瀑,容色秀雅绝俗,却过于苍白冷漠。 

  她拥有了丰满真实的性格:高高在上,语出如山,不怒自威,冥斗士又敬又畏,不敢忤逆丝毫;双膝跪地,恭恭敬敬,温温柔柔,哈得斯冷冷淡淡,对她实有若无。 

  她的经历,脱胎于神话,却比神话精彩百倍! 
慈父爱母,幸福满溢,只是无心之过,解开封印,放出了死神与睡神的灵魂,从此恶梦难醒,冥王借胎转世,她为长姐,家人死尽,生物灭绝……终于知道你将往何处,一夕惨变,失去所有,心已冷,泪成灰。匣子里的灾害首先袭击了你!终于了解你心中所想:那是怎样的哀伤倾诉!从三岁起就成了哈得斯奴隶,心中的回忆只有灰色的影子。在这地狱里和圣斗士相逢,才想起天蓝、草绿、血鲜红!

  谁说你是灾害之源?始作俑者是创造你的神灵!看你沉沦:在死亡气息中麻木。放弃挣扎,白骨盈山,血流成河也习以为常。没有生命的支柱,只相信冥王降临,大地将是世外桃源,人类永生。跟随他的理想奋斗,忠心不贰。看你反抗,将生命缠在珠链上赠予一辉,默无声息的倒下......那古老的希腊神话真该新添一笔,潘多拉付出生命,放出了匣子里的希望!

  她的感情,不再是神的安排——许嫁普罗米修斯之弟,正美尊重她自己的选择。叹息之墙的缺口中,她伏在一辉背上恸哭,是爱吗?是的,但并不止对一辉的爱。潘多拉爱上的,是一辉带来的生命的感觉,活着的感觉;那种感觉摒弃了死亡气息,灼烧着她的麻木,她不甘再受神的支配,而要一辉为她复仇!

  可是死神在侧,不肯罢休。潘多拉最终没能看到兰的让人流泪的天穹。没有纱织,希路达的得天独厚,众人宠护,不是春丽,美惠,只求爱人平安足矣,她身处人神之间的夹缝,是神意的牺牲品。神操纵着人的命运,人类却不能诅咒和轻视他们。在造化的手心中,潘多拉微不足道,她拥有的感情的生命尊严是神所不愿考虑的,他们不在乎人的幸福和安宁。反抗神灵的代价是巨大的,生命的意义和悲剧由此体现。正美化用的无数希腊神话中,当以此为最。


兴风作浪——波塞冬

  神话时代,宙斯推翻其父克罗诺斯的统治,与众兄弟分掌寰宇。他高据天庭,成为奥林波斯众神之首,波塞冬主宰海洋,哈得斯的斯司掌冥府。

  波塞冬(Poseidon)的名字可见于公元两千多年前的铭文,最初,他是地震之神和水神,被称为大地的震撼者,大地的占有者,他的威力与大地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及洪水相匹敌。 古人赋予他名字的词源与“饮”和“河”有联系,但更接近与“做主人”的词根,这个词又见于拉丁语的“POTEN”(意为“有力的”)。

  希罗多德认为,波塞冬甚至比宙斯还要古老。他的王国后来才限于水域,在原始时期他的领域更加广泛。很可能波塞冬是位天神,一个至高无上的“主人”。他的标志三叉戟便是雷电的符号。波塞冬保持与天神宙斯平等——他是ZEUS ELALIOS,海上的宙斯。他的权力波及到整个宇宙,尽管他受到宙斯的排挤,波塞冬在大地上仍继续行使他的帝权。他不只是海洋的主人,也是湖泊和河流的主人。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连土地也归属于他,因为土地靠他的水托起。只要波塞冬愿意,他就能使大地摇动。在同巨人的战斗中,他用三叉戟劈开大山,将山石滚动入海,创造了第一批岛屿。

  波塞冬广阔的王国让他野心勃勃。他生性暴戾,常与其他神争夺希腊不同地区的霸权,但皆以失败告终。 另一方面,没有人和波塞冬争夺海洋的统治权。他在爱琴海中建立了住所,“这里为他建立了辉煌的宫殿,金光闪耀,神圣永恒“,他常乘金鬃铜蹄骏马所曳云车巡行海上,手握精巧锻制的鞭,在水域中穿梭。围绕他的是嬉戏的海怪。当他的马车轻捷的飞过波涛,海洋会在他的面前展开,甚至不会沾湿他的车轴。波塞冬由疯狂的暴风雨陪伴,那是他狂怒的表现。他能呼风唤雨,引起山摇地撼,每逢有他参战,哈得斯也忧心忡忡,惟恐山崩地拆,冥府塌陷。

  被摄入海界的沙织,从昏迷中醒来就看到海皇。不是体魄魁伟,卷发长须的大汉,却是风度翩翩的美少年:颀长身材,白袍由肩及地,海蓝色的长发披指过背,容貌英俊非凡。他走到床边,单膝跪下捧起沙织的右手轻吻,蓝色的眼睛温柔之至。

  而沙织,立刻想起他,竟然是朱里安·索罗――在生日宴会上,向她求婚被拒的少年。从几百年前就以地中海为中心发展基业的海商王,这一代的主人就是朱里安。虽然他只有十六岁,却已能代替他死去的父亲,成为索罗家族的统率。这一族亦是波塞冬历次复活的血统。初次与沙织相见的朱里安,没有察觉到自己是海皇的化身,血液中与生俱来的野心霸气已让他打算控制占地球面积面分之七十的海洋,将世界握于手中。

  波塞冬施展着神话中强大的力量。他控制仙宫,将复仇指环戴到希路达手上,借此削弱圣斗士们的小宇宙,又用暴雨和洪水袭击着地面的生物,实现这一族统治大地的理想。面对地上的守护者雅典娜――沙织,他成功的最大障碍,朱里安却又充满了深深的爱意:我只想救出你一个人,做为一个男人。邀请沙织共同统治世界的盛意被无情拒绝。恼羞成怒的朱里安将沙织送进生命之柱,让她与世界一同毁灭,心里却叹息着沙织的坚持。

  海洋大战,星矢等人摧毁了七海巨柱。完全苏醒的波塞冬的小宇宙压倒一切,但为爱与和平而战的圣斗士最终胜利。沙织将他封入雅典娜宝壶,出于他人阴谋复活的波塞冬再次再次沉睡。

  朱里安在海岸被救,失踪十余天的他没有海底的回忆,却不由自主将全部财产捐给了遭受水灾的人们,他的心,还是海皇的心觉得抱歉?圣斗士在极乐净士与哈得斯对战,被禁封的波塞冬送来黄金圣衣;助他们成功,他还在默默关注着大地。

  旅行远方,安慰孩子们的朱里安,可曾记得,群星璀灿的夜晚,面对沙织,细诉恍惚间数百年前神话时代的相会?

  朱里安和波塞冬公用同一肉体,两个灵魂似乎也对彼此做过的事有些模糊的记忆。神没有固定的躯体,必须借助凡人的肉体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朱里安(波塞冬)对纱织的温情却是正美的神来之笔,这一点纷争中的感情纠葛真有点睛之意。


亡灵世界——哈得斯

  神话中,来世在大地的尽头,广袤的大海之外。地狱在地球的中心,泰纳隆岬角附近,有一扇通往那里的门。

  黑暗无边的冥界由哈得斯(Hades)统治,他的名字起源于否定前缀“a”和动词“看”,从而引发出一种神秘的意味:他是看不见的;他还叫普路托,源于“富有”这个词。

  神话中,哈得斯是一个可怕的、常发出阴险笑声的恐怖无情之神。死神达那都斯是夜神之子,喜欢披着黑斗蓬,手持致命的剑,夜晚行走在人群的居地,恐怖可怕。睡神休谱诺斯被描绘成一个带翼的神灵,当他用敲打神奇的魔杖或扇动黑翅膀时,人们便会入睡。他的威力大过诸神,连宙斯也逃不过他的魔力。

  荷马的想象中,阴间在珀耳塞福涅(冥王之妻)花园的门后。那里有黑色的白杨和不结果的椰树。到达地狱王国之前,必须穿过这片恐怖的树林。死神宫殿入口处有一只狗,叫做刻耳柏洛斯,有三颗头,青铜般的嗓子。阴间流淌的阿格龙河是苦难之河,从其意为“折磨”的词衍化而来。要想渡过冥河,必须向摆渡者卡隆献上自己的银币,否则,他会毫不客气的将闯入者赶走。于是幽灵只能徘徊咱荒凉的死亡彼岸,在那里永远也找不到避难所。因此,希腊人要往死者嘴里塞进一枚银币。

  阴间的法庭主持者是艾亚哥斯,米诺斯和拉达曼提斯。后两位是宙斯和欧罗巴的儿子。米诺斯是克里特岛的国王,在位时公正严明。荷马史诗《奥德赛》描述了他手里拿着黄金王杖,给鬼魂们宣判的情景。拉达曼曾统治过基克拉迪群岛。艾亚哥斯是宙斯和爱癸娜的儿子,生前以酷爱正义而著称,诸神曾推举他为仲裁人。当死者的灵魂受审之后,他们便被打入塔耳塔洛斯的监狱或被引入天堂和极乐岛。

  这些神话构筑了<圣>中的亡灵世界:哈得斯披着一身黑袍,在沙织的梦中出现,融于黑夜的死亡颜色遮掩了他的真面目。他能让死去的黄金战士复活,袭击圣域;他杀害了潘多拉的家人,又欺骗冥斗士大地将成为乐园;他爱惜自己美丽的身体又多疑,竟将灵魂附在瞬的身上,完成伟业。那一片绝望,死寂的黑色中,通过冥斗士、圣斗士、潘多拉的遭遇和冥界的情况,侧面烘托出一个神秘、阴郁、深沉、狠毒、残酷的形象。

  死神与睡神自神话时代就是哈得斯的左右手。达那都斯凶狠残暴,出手狠辣;休谱诺斯稳重从容,因为:“死亡破坏一切,而睡眠什么也不改变。”正美又将中国星象中的天罡地煞星共108颗冠于冥斗士之名,选用了其中三个赋予希腊神话中地府的三位判官,中西合壁,设计了冥界三巨头:拉达曼迪斯、米诺斯、艾亚哥斯。

  从潘多拉城堡的一扇门穿过深不可测的洞穴便来到了地狱。但是,瞬没有准备银币,为了避免战斗,不得不将珍藏的黄金吊咀付与卡隆做买路钱。并在第二狱遇到了看门狗——刻耳柏洛斯。

  正美运用神话,不只于“形”,更重于“神”。他继承了希腊文化的独特精神——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圣斗士们以爱和智慧战胜死神,以坚定的意志反抗死神。掌管死亡的冥王被迫从坟墓中复活与人类交手。他强大,想要毁灭一切得到圣洁,却不知爱为何物,只认为人类愚蠢,要他们死后受苦。但是,因为爱,不屈不挠的人类充满了生的信心和力量,死亡的悲哀情调一扫而空。最终,掌管死亡的哈得斯在可悲得自以为是中消逝,人在与神的抗争中胜利。

  透过亡灵世界的阴暗面容,可以发现《圣》中的灵魂观念也是源于古希腊的文化精神。古代希腊人除了此世生活不知有别的生活,有关人死后真假难辨的传说是一种模糊不清的存在。死是一切的终结,死后什么也没有。埃及把精力放在建造金字塔上,基督教告诉人们天国高于尘世。但在荷马史诗中,最伟大的英雄死后都不会升天变神,而是变成影子一般软弱无力的阴魂,对照十二神殿篇,北欧篇,海皇篇,屡次出现鼓励青铜战士的撒加等人,已经是一种缥缈的影像,艾俄罗斯亦需借助星矢教训其弟。阴森诡异的冥界篇,并未演绎成一部《聊斋志异》,所有的故事仍在活人与活人之间进行。冥斗士解释自己并不是复活的阴魂;在众人进入冥界之前,童虎强调“死人不可能战斗”,而要求战士们“活着”去冥界。

  同时,古希腊人还相信,人死后的灵魂和肉体共同幽居于地下墓中。在他们看来,灵魂与肉体的分裂和对立矢不可思议的,死后复活的英雄,也是肉体意义的。冥界篇中从坟墓里复活的黄金战士便是如此,在天明时,他们的“肉体”化成了灰烬。叹息之墙前复活的众人似乎与此不符,但是,正美并没有让他们继续“活下去”。只留下了十二件圣衣为念。

  在铺天盖地而来,充满鬼神幽灵的漫画中,正美看似不能免俗,但有意无意中,却以现世的态度珍视现实生命,热爱现实生活。这也是《圣》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太阳光辉——阿波罗

  太阳是地球的生命之源,赐予人类光明与温暖。浪漫的神话时代,太阳是有灵性的神明。远古的东方,太阳是一只神奇的鸟——乌金。古波斯人崇拜的太阳神是一位翩翩美少年,中美洲的玛雅人将太阳神视为慈祥而非凡的老人。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经典中记载了一段优美的禅语:“太阳神睁开双眼,埃及大地撒满阳光,当他闭上眼睛,埃及大地便又陷入黑暗,由此方有白昼和黑夜之分。诸神出于其口,像生出自其眼,万物莫不由他创造。他是金碧辉煌的神童,他的光芒使所有的生命都显得生机勃勃。”而富于艺术才华的古希腊人眼中,太阳神是力与美的化身——阿波罗。

  阿波罗(APOLLO)名称的词源颇难确定。这个名字使人想到它与古希腊一个意为“击退或挡回”的动词有联系,也可能使一个意为“破坏”的动词的古老形式。阿波罗和英文“苹果”一词之间的联系也可能说明他是原始苹果树神,但这些解释都不能令人满意。

  神话时代,希腊人的文学和艺术处于高度繁荣的阶段。阿波罗被描绘成一位美男子。理想的容貌,健美的体魄,宽胸窄腰,无须的面颊,轮廓清晰,高额头,头发厚长。一般是裸体的,或穿着长长的松散的束腰外衣。他是音乐之神,善射之神,预言之神。

  阿波罗身上,体现了希望,理想,健美,快乐,自由等诸多特征,这些品格都是为了强调太阳赐给人们的健康,快乐和幸福。他与音乐的关系特别值得强调。诗人叙述“阿波罗优美的里拉(乐器)盖世无双。一天,森林之神向他挑战,要进行音乐比赛。于是林神照管羊群,阿波罗弹起了里拉。评审团由缪斯和国王约克斯组成。结果,阿波罗被判为胜者。”在《圣》中,正美也将阿波罗设计为一位美男子,他的披肩及腰带上都饰以表征其身份的太阳图案,他弹奏的金色七弦竖琴优美动人,是《圣》之音乐赏析中必不可少的片断。

  在古代日神神话中,比较多地强调日神与万物生长及生命健康的意义,但在希腊神话中,比较强调日神与战争的关系。在荷马史诗中,“他心里发怒,从奥林波斯山岭上下降,他的肩上挂着弯弓和剑袋。神明气愤地走着,肩头的剑矢琅琅作响,天神的降临有如黑夜盖覆大地。银弓发出令人心惊胆颤的弦声……然后把利剑对准人群不断放射。焚化尸首的柴薪烧了一层又一层。”这一切都是阿波罗降下的灾难。

  阿波罗被想像成战争之神,主要是因为太阳自身的威力所致,太阳光酷似利剑,因而阿波罗在战争中做为银弓之神出现。希腊人崇拜战神阿波罗的力量;他的典雅和俊美,又与之威慑和雄武相契合。

  希腊神话有两个系统,提坦神系和奥林波斯神系的太阳神分别是赫利俄斯和阿波罗。前者的主要职能是给世界送去光明,而且赫利俄斯能够看见而且知道每一事件。“他是这样的神,他洞察所有的心灵,并且一惯正确,无论神还是凡人都不能用行为或隐秘的想法欺骗他。”而阿波罗则会预见未来。在整个希腊,他都拥有祭坛,通过人神中介的祭司之口宣示他的意旨。古希腊人崇拜阿波罗预言先知的智慧。《真红少年》中的阿波罗非但如赫利俄斯一般看穿了雅典娜的“不良”企图,而且开始就预言了“世界末日”想要带走女神。

  有关阿波罗的神话更多和他的日神身份无关:他斩杀了怪龙,同姐姐阿尔忒弥斯一起杀死侮辱他们母亲的巨人提提俄斯;为他们的神庙祭司克律塞斯受辱而降下瘟疫,惩罚攻打特洛亚的希腊人;因特洛亚公主卡珊德拉答应爱他,而赋予她预言才能,但公主食言,便又使她的预言不为人所信;他为儿子之死向宙斯报仇,杀尽独目巨人,因此被罚替国王阿德墨托斯放牲口7年,他完全是一个氏族社会中的贵公子,血亲观念,荣誉观念很强,负气任性,作为神,他只是保留了一些特有的神奇力量。

  以阿波罗为代表的剧场版诸神,更侧重表现其神话意义与职能。人与神的冲突明显剧烈,中国古代有后羿射日的传说,身为善射之神的阿波罗竟也败于人类气势如虹的利箭之下。形势等人用自己的生命求证“神或我们的信念是正确的”,终于得到了圆满的答案。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