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精彩电台>>各大电台的简介>>深 圳 广 播 电 台 简 介

主题:深 圳 广 播 电 台 简 介
发信人: cswpcl(小炜·查无此人)
整理人: cswpcl(2001-11-13 14:50:57), 站内信件
深圳广播电台筹建于1983年10月,1986年10月12日开始试 播,1990年6月18日正式播出。深圳广播电台目前拥有三套节目 (四个频率),呼号分别为:深圳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频率FM89.8, 功率10千瓦);深圳广播电台第二套节目(频率FM97.1,功率10千瓦); 深圳广播电台第三套节目(频率AM1287、AM106.2,AM1287,功率25千 瓦)。深圳广播电台三套节目覆盖深圳。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以及 东南亚部分地区。 

  深圳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以新闻节目为主体,早、中、晚三大新闻 板块和时政节目联动;第二套节目以服务资讯为主,以预测、分析市场 现状和发展趋势、引导和服务消费为特色。第三套节目以交通宣传、交 通信息、交通资讯为主要内容,利用现代化交通监控、信息传播手 段,为强化城市交通管理,增强市民的交通法规意识服务。深圳广 播电台三套节目经过多次改版,定位更趋准确,节目特色鲜明,更 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己成为华南地区的重要传媒之一。 

  1995年12月,《深圳广播电台深化改革思路和构想》出台,这 一方案提出了深圳广播电台发展的战略构想和目标:经过三年或稍 长一点时间,把深圳广播电台建设成为服务特区、辐射珠江三角洲 以及港澳地区、具有中国特色、特区风格和行业特点的重要舆论阵 地;建成以传媒业为主体的事业和企业共同发展的广播集团实体。 提出了深圳广播电台战略发展分段实施目标:1996 年整顿提高;1997 年全面推进;1998年形成规模,全面发展。此后,深圳广播电台进 入全方位快速发展和对外合作的黄金时期。 

  1996年10月,深圳广播电台迎来建台十周年,编辑、出版纪 念文集《鹏城之声》,纪念画册《岁月回响》,举办了台庆十周年系 列活动。 

  1996年7月1日,深圳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以 深圳台为主,采访制作了80集大型系列报道《罗湖桥头话九七》, 同时在两台黄金时间播出。此系列报道荣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被 中央台评为特别奖。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深圳广播电台 第一套节目、第二套节目分别制作了持续42小时的庆祝香港回归特别节目, 高质量完成了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转播任务。第一套节目 直接参与了中央电台的现场报道,并派记者到香港及内地六城市和 深圳主要场所实地采访庆回归活动,播发现场报道和录音报道二百 多条。 

  由深圳广播电台精心制作的26集大型长篇纪实文学《香港回归 风云》(每集30分钟),展示了香港回归的风雨历程。此节目在深圳 广播电台和全国24家城市电台播出。 

  1998年6月,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 年,深圳广播电台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采制百集大型系列广播 节日《回首改革路》。该系列节目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名牌节目《午 间半小时》和深圳广播电台《898早新闻》节目中播出。百集系列 节目内容广泛,力图全面反映20年改革开放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 举措、新变化,由深圳台采写、制作的节目共33集。节目结集出版 后,江泽民总书记1999年元旦为该书签名。 1998年12月20日,深圳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 共同采制的大型广播系列报道《九九回归看澳门》开始在两台播出。 这组系列报道共八十集,在全国十多家电台联播。该组系列报道已 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向全国发行。 

  1998年5月,深圳广播电台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衰球广播 中心开设《未自深圳的报道》专栏。每周一期,每期10分钟,向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重点介绍深圳对外开放政策和改革成就,介 绍深圳的投资环境。1999年6月开始,《来自深圳的报道》节目同 时发给澳洲华人电台,在澳大利亚五省联播。 

  1996年至1999年,深圳广播电台与香港新城电台合办《发展 新大陆》节目,向香港同胞介绍深圳的发展变化和各项方针政策。1999 年,深圳广播电台与《人民日报·海外版》共同主办了《祖国与我》 专栏,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采制三十集系列广播节目《共和国 的脚步》,与《工人日报》合办《深圳企业的故事》专栏。 

  截止1999年7月,深圳广播电台先后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人日报》、《法制日报》 和澳洲华人电台建立了宣传业务合作关系,及时向国内外宣传了深 圳发展的新成就。

  截止1998年底,深圳广播电台在编总人数179人,其中,年龄 在35岁以下的133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50人,具有高级、中 级、初级各项技术职称的共109人,是一支年轻的、专业化的现代 广播队伍。 

  1999年初,深圳广播电台深化各项改革,按照精减、高效、责 权统一的原则,对内部机构进行调整。调整后的中心运作机构为: 新闻·节目中心,行政管理中心、技术管理中心、经营管理中心, 开始实行企业化试点管理。内部人事管理实行全员岗位竞争、竟聘 上岗,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双向选择。 

  进入九十年代尤其是近几年来,深圳广播电台节目质量稳步提 高,精心培育出一批被社会认可、深受听众欢迎的广播节目。1993 年8月,深圳广播电台记者王健等采写的专稿《身份证大搬家》荣 获第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994年5月,记者袁承咏等采写的通 讯《火海特区魂》荣获中国广播奖一等奖。1997年,广播剧《水暖 香港》荣获中宣部颁发的第六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奖。1999年,广播剧《抬头一片天》再次荣获中宣部颁发的第七届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夜空不寂寞》主持人胡晓梅 获全国城市电台十佳主持人光荣称号,1999年获全国第四届广播“金 话筒’奖;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吴军、青少年节目主持人高艳获全国 “金话筒”奖铜奖,记者刘晓青获广东省“金梭奖”。 

  经深圳市德慧市场调研有限公司近年来多次调查,深圳广播电 台在覆盖深圳地区的所有电台中,一直保持着收听率第一地位。 

  近年来,深圳广播电台组织专门技术力量,紧密跟踪数字化。 网络化技术与发展,投入较多资金,在广播数字化。网络化方面做 了大量探索。1998年初制定了《深圳广播电台多媒体信息管理网络 系统总体方案》。按此方案,深圳广播电台三年内将建成以广播大厦。 

  总台为中心,使用155MAMTM宽带传输链路与该台所属新洲基 地、声图广告公司作为主于交换的计算机、广域网,三地网络信息 终端总数达,20个,遍布每个办公室。录音制作室,并保证每个编 辑、记者、主持人桌子上都有信息终端。1999年底,将实现三套节 目的自动化网络播出和在因特网的实时广播。 

  深圳广播电台在办好节目的同时,还加强广播广告节目的经营 管理。1993年12月成立了深圳声图广告设计制作有限公司。声图 公司从1999年12月28日起正式按企业化方式运作,全方位经营管 理)口发布电台的广播广告,并设计制作。代理国内外各类媒体广 播。文字。图像广告,1997年声图公司荣获全国广告行业文明单位 不”省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公司策划部创意 制作的、《青青世界》,广播广告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广播电台优秀广 告节目评选一等奖,八马茗茶、获二等奖,公益广告〈推广普通话》 在1998年度全国公益广告评选中摘取了全国唯一的广播类金奖。在 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广告创收逐年增长,深圳广播播电台 地址在深圳市怡景路广播大厦,邮政编码518021,总值班电话 5410011。 



----
      

广州社区【 精 彩 电 台 】版!!
 
广州社区【 中 国 电 信 】版!!

↙衰女乐园↙---代言人BOY1.0版--小炜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