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ancerain()
整理人: dannylu(2001-04-14 14:14:28), 站内信件
|
尽量压制自己以往对上海的偏见,不去想龙应台笔下的“上海男人”,不去想
小品里尖嘴猴腮的典型市侩形象,只想着落地的繁华,漫天的倪红和历史的蜿
蜒。想着暗红色的上海从飞机的小窗口里跳进我的视线,错落着拥挤的人群和
建筑,我看到了,如雷灌耳的上海。
呼吸这个陌生城市的第一口气--我的心情是飞扬怒放的。心底其实仰慕已
久。
想找回一种电影里的昏黄,就象“摇到外婆桥”里的那种暮色,一直以为
仍然可以看到阮玲玉一样穿着的女人妖娆地敞着对襟的领口,蛋青抹亮的发髻
,细长的眉眼,还有丝制的旗袍,象旧时广告招贴画里的模特,就那样靠在路
边上或是从阁楼的一角甩着方巾抛出媚眼来。这样幻想着,耳朵里仿佛还飘进
老式留声机里沙哑柔媚的上海调调……我就是寻这个来了,明知道那早是万把
年前的景象。
在此之前,上海于我只是个背景。真正置身这个背景里的时候,发现自己
实在也非一个好角儿。竟然好半天摸不着头脑。
黄昏里来的,到了市区,已经万家灯火。节日里的上海比想象中的还要眩
目。热心的出租车司机操着焦盐味十足的腔调介绍上海的景点,一共四座大桥
,却已经把我弄的晕头转向。
从宾馆24层的玻璃窗看出去,我不禁目瞪口呆,惊异于一个城市可以把自
己搞的这么亮。直到走在外滩的人潮里,我才体会何谓真正的灯火辉煌。在北
方少见的竖置的招牌,霸道的一字排开,滚动变幻的倪红看的人眼花缭乱。行
路的疲惫很快被眼前一塌糊涂的璀璨夺去了注意力。
我从灯火里走过,和着人群,感觉眼睛里的颜色不断变换。走过红色,走
过兰色,夜幕被照耀的通亮。
我们在几条不知名的道路上乱逛,身上变来变去的颜色弄到我腻烦。好一
个艳俗的上海,我暗笑,怎么可以把这么多颜色同时作用在一个夜晚里,要命
!所有可以打上颜色的地方统统在闪烁,眼睛连个歇息的地方都没有。繁华呵
,这般妖娆放肆的繁华,习惯了北京的敦厚平静的我实在有些难以适应。纵然
是国庆的晚上,天安门的灯光都打的非常之谦虚平和,绝不似这般五光十色。
白天的时候,铅华褪尽,洗净了颜色的上海依稀残留着昨夜的妩媚。街道
是想象中的弯曲细腻,有精致的铁栏和门窗,很喜欢上海的旧建筑,细腻精巧
,有南方的特色。和北方建筑粗犷的线条成鲜明对比。上海人都瘦小精干,上
海话都亲狎柔软,做为一个纯粹的外地人,面对无微不至的问候和不紧不慢的
笑容,有些迟疑,有些慌乱。不是我多疑,实在上海给我的感觉太狡黠太精明。
体内虽然有二分之一的南方血统,但如此看来,其实更倾向北方。
一天里大多数时间都是从车窗里看上海,到处是林立的建筑群,人夹在其
中,忙碌的忙碌,奔波的奔波。上海的拥挤早有耳闻,可亲眼看到时仍然惊异。
车开进一个狭窄的胡同,司机讲道“这是杜月笙当年卖水果的小胡同,这
是杜月笙靠过的墙,这是杜月笙走过的石板路……”我赶快多看两眼。其实并
没什么特别,一样地脏乱窄小。可想到这个地方在几十年前的某个时空里,曾
用它的窄小和昏暗封锁压抑着无数人的梦想,有人喷薄欲出,有人郁郁一生。
终了却缔造了一个人物出来,倒也不负它的昏暗了。我感慨,多少人还在同样
脏乱窄小的胡同口卖着水果,还在昏暗度日,等待命运的筛选。有的时候命运
成心要垂青某人,那是挡不住的。我再看一眼杜月笙靠过的墙。
上海让人激动。到处是蠢蠢欲动的眼睛和雀跃的心跳。仿佛随时会成为下
个杜月笙。
一直听说上海是排外的,因为有足够的自信。我这次倒没体会到,反觉得
出租司机都出奇的和蔼亲切。但听上海人互相用方言对话时就不是滋味了,总
觉得要被祸害被设计似的,上海话实在很怪,口气抑扬很明显,好象时刻处于
激情澎湃。我在一家面馆目睹某位中年妇女用上海话打电话给女儿,丁点大的
事她叙述起来慷慨激昂,表情丰富的惊人,我险些被面条噎死。
说起上海人的自信我有点个人体会。此次去待的时间不长,可发现一些有
趣的现象。头天夜里就发现大马路上常有穿着睡衣睡袍的男女走来走去,我没
有多在意,想是因为在夜里的缘故。可第二天早晨再上街,才意识到那绝对不
是个别现象,放眼望去,随处可见松松垮垮的睡衣穿在各种姿势的上海人身上
。简直象从疯人病院跑出来的#¥!-直到十点多还有人穿着睡衣在横穿马路,
悠闲自得。我真是大开眼界,这种盛况在北京无论如何是看不到的。我不是想
强化上海小市民的感觉,我反倒觉得这是极端自信/傲慢的表现。在这样一个大
都市里,有这么随意的穿扮,按照某本书里的指示,不是极端下等就是极端上
等。想来不会是前者。
最后一站是浦东。到处一副新崭崭的样子。华丽的近乎奢侈的金融大厦争
相反射着太阳的光芒,亮晶晶地刺目。这实在是个年轻的地方,无法交融于记
忆里旧上海的伤感和厚重。到处都太亮太耀眼,心底里的上海仍旧应是暗红色
的低调,甚至有些潮湿。好在旧上海给人的那种动荡与不安已一扫而空,这里
也生气勃勃。
待了一天半总共没记住几条路,南京路,淮海路,成都路等等。历史的足
印贯穿在这城市的每个角落。哦,这里是较场口,那里曾发生过工人运动,这
里……那里……这感觉很好,仿佛走在另类时空,走在昨天,走在无数无数的
血泪激情里。上海做过无数历史的见证,它的记忆中必将镂刻着深深的印记。
虽然看过来过于繁华艳俗,可仍旧感动它潜藏的底蕴。
上海之行实在太仓促,刚看到个骨架便匆匆收场,它的精彩和细致都还未
来及品位。写出来的必然会粗浅片面。只算做第一印象罢。
-- 每一个字都可疑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9.187.1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