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urplebird()
整理人: dannylu(2001-04-15 10:50:47), 站内信件
|
搭乘深圳至九江的537次列车,摇摆了十个小时将我们一行20余人送至赣州。
赣州是老革命根据地,黑黝黝的城市、街上兴步走着的行人看上去颇有些无所事 事的
滋味,也许是老城的通病。全城最注目的是街边无所不在的职业介绍所,估计也
是困绕全国的职工下岗问题带来的新生事物。
早餐后的4个小时的山路环绕,在晕头转向,忍无可忍之时,导游小姐向我们
宣告已达到井冈山的市政府所在地:茨坪。我们的所有旅程也是基于这个景区展
开。踏入井岗地界,首先领略到的是重拾自然的空气,无数的新鲜因子自由的在
你周围飞,人也不由得放松起来。清凉的山风拂面而过,凛然醒神。漫山漫野的
翠竹和笔直挺拔的红豆杉映衬的井冈山格外的秀丽。正巧这两种植物都是我的心
爱之物。野生的竹子分外茂密,,因为都是远观,不能体味身在竹林中目观凤尾
森森、耳听龙吟鸣鸣。
时间有限,只能在风景区停留半日,参观了龙潭景区和著名的黄洋界。井冈
山不是以山形奇特取胜的,它的美体现在水借山势,山不高,但是水流的姿态很
特别。龙潭的溪水从高处落下,陡然经过五处不同的悬崖峭壁,形成五瀑五潭。
其中最美的是第一瀑和第五瀑。第一瀑为碧玉瀑,是井冈山跨度最大的瀑布,气
势可堪比拟庐山的三叠瀑,溪水飞流直下,凌空垂挂。山风激扬之处,激起一阵
阵的瀑布细绒雨,迎着瀑布站立,任水珠溅衣,那种滋味也很美妙,特别是在汗
流满面的时候。第二瀑和第四瀑比较深沉,含而不漏。第三瀑是珍珠瀑,瀑布从
高空飞溅,落在潭面水花四起,迎着下午的阳光就如珍珠帘挂一般。第五瀑是井
冈山的代表风光之一,仙女瀑。因造型优美而著称,山型婀娜,类似体态娇柔的
少女。瀑布沉静的流过山体,好象替她蒙上了若隐若现的轻纱。导游本来安排我
们坐缆车上下,我们乘搭缆车下山看到五瀑的风姿,已按奈不住欲一亲近的愿望
。强力要求放弃搭缆车上山,要沿溪水一路登临上去,深圳的全陪比较好人,他
帮我们说服了当地的地陪,还在后面替我们押阵,我们只好一路欢歌笑语直冲上
山,大半个小时就到了山顶,在若干等候了多时的同行老前辈的拳拳目光眷恋下
,不敢抬头对视。
黄洋界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景区。清晨时分山谷里常常弥漫着雾气,
象汪洋大海。也称汪洋界。这里山势险峻,易守难攻。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
生在此地,这是我军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战役。1928年8月,湘赣两地的敌军乘
红军主力部队征战湘南,意图偷袭、摧毁井冈山根据地。我方留守战士以不足一
营的兵力击溃了敌军四个团的进攻。
其中还有一个典故:我方有一门迫击炮,只有3发炮弹。在敌人攻势最强的时
候连点两发却都因火药受潮而哑。千钧一发之际第三发炮弹终于在敌人中央爆炸
,山上的战士和老百姓同时举红旗呐喊,山下的敌人以为红军的主力回师井岗,
吓的狼狈而逃,这门炮在黄洋界保卫战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现在还有复制品留
在当年的战斗地点,容来来往往的游客缅怀,原物保存在井冈山博物馆。
翌日的清晨,安排了参观博物馆、大井毛主席故居、朱德、陈毅故居、井冈 山烈
士陵园等地。比较难得的是我们在踏入烈士陵园的时候,老天很识趣的下起了小
雨,走在雨中,想着刚刚看过的吊唁大厅中15744名革命先烈的名单,心中的感觉
很强烈:这场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遭受白色恐怖,在秋收起义之后
当时的党员只剩下2000余名,能依靠井岗重整雄风,最后以百万雄师横渡长江,
实现了全国的解放,这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井冈山是孕育这个奇迹的摇篮,
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重拾了信心,培养了新一批的精锐。不是身临其境,不能有这
样的感同身受。
在博物馆,看到了一封当时的烈士遗书,信写的很短,嘱咐自己的妻子要教
育好子女,如果孩子对读书有兴趣则继续进学,否则回家务农,要做对社会有用
的人。信的末尾强调说:“我并不是因犯罪而死,这点儿辈一定要知道”。可以
看出当时的共产党人对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是非常坚定的,视死如归之余也不忘
告知儿孙,希望后辈能够了解自己献身的原因。感觉和林觉民的《与妻书》很象
,都是为了推翻一个旧制度,缔造一个新时代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博物馆,看到一些烈士的资料和相片,感觉特别惋惜。很多英姿勃发的年
轻人在二十多岁就牺牲了,这些烈士用鲜血和身躯一步步地为中国革命搭造了成
功的阶梯。当你看到这些毕业于黄埔军校的一张张年轻的脸,用严肃而执着的眼
神望着你,英挺的轮廓,沉静的心。再看看下面的标注的二十二、二十五六岁的
年龄,心里的感觉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缅怀过去,珍惜现在,这应该就是我当
时的心中所想。
另一张照片,是连着的许多座坟墓。图片下面的说明是在国民党军队疯狂攻
击井冈山根据地时,红军一百多名伤病员未来得及及时转移。被国民党军队发现
后把他们全部集中在一个稻田里杀害了。后来部队后来之后让战士回忆这些伤员
的名字,大家影影绰绰的只能记得十几个人,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英雄抛洒碧血
。我想他们的目的应该也很单纯,就是想让未来的人能过上理想中的生活,人人
平等,社会无欺压。
去接受一下这样的教育是无可厚非的应该,有时安逸的日子过的久了,人就
忘了来处。
下山的路上本来是3个小时可以回到赣州城,因老掉牙的105国道局部路段修
路,导致了长达30多里路的大塞车。我们整整被阻塞了11个小时,子夜时分才疲
倦的回到旅馆。难得同车的同事都很懂得苦中作乐的滋味,没有无聊地与导游论
理,毕竟这是社会的错,其实是谁也怪不到的。
井冈山给我的印象不错。盛夏的八月,可以找到类似的消暑胜地的机会不多
。但如果交通的问题不解决,我估计是不会再去了。干陪10几个小时的滋味是我
这次旅游的崭新体验,不愿再次领教了。
p.s.我99年盛夏的时候去的井岗,这是当时回来写给朋友的一封游记,井冈山的 风光还是挺可人的,就是跟团去的话时间安排地很紧张,少了给自己放松逍
遥的时候。来回乘卧铺列车,路途中可能会遇到塞车情况,希望能预先自备好足 够的食水和零食,比较辛苦。
-- 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
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
※ 修改:.purplebird 于 Jun 3 17:21:57 修改本文.[FROM: 202.104.107.193]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107.1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