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l()
整理人: unlimited(2001-11-11 22:21:20), 站内信件
|
发信人: corona (想想~想……), 信区: StoneStory 标 题: 行吟大观园 - 序 发信站: 武汉白云黄鹤站 (Sat Jan 8 14:48:27 2000)
行吟大观园 - 序
从小到大,读红楼梦也非只一日了,却从来没有读个正经,不过是看 个情节杂话罢了。论起来这都还是要怪受了那些红学评论和红楼梦电视剧 的荼毒,有了先入为主的见解,翻开书就往那些人物框架上套。况且素日 并不喜欢红楼梦纤细、柔弱的文风和里面絮絮叨叨的情节,小时候爱的是 <<三国>>的纵横跌宕;大了些爱的是<<史记>>的气魄宏伟、大开大阖。忝 任这个版主,也不过是为了一时新奇有趣,为这个ID争些风光。虽然自认 干活还算勤快,一向也不过是插科打浑而已,无甚建树。见本版日渐萧条, 或许一直以来就是这么萧条吧,虽是“添”位,到底也有些不安生了,渐 渐生出了重新读一遍红楼梦的意思。一来,大家都说好,必然也有它的好 处了,仔细读读,受些教益也不一定;二来,自己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 可能终于具备读红楼梦的条件了吧,也算是天时人事俱 为齐备了;三来, 也算是在位谋政了。 最近得了些闲暇,就打算边看边写了;对红楼梦尚没有全局鸟瞰的能 力,就打算从小处入手,随读随写,不一定要等到最后思想的成熟,如古 时行吟诗人一般。不想闲时仍然是整日在网上闲逛,四处找人闲侃。每日 睡觉前读一会儿,就算偶有所得,也是懒得起来敲进计算机里面,醒来就 更加不肯动手了。好在天隧人愿,今天终于坐下来写几个字了,大概是因 为那个时候计算机正好开着吧。于是有了开头;希望还有结尾。 平时写文章不是这个格调的,红楼的白话文风格很平易,少不得也只 好入乡随俗了。这个序言的文气较往日就舒缓了很多,不能追求万钧重锤, 一泻千里的感觉了。或许四不象吧,众位看官忍耐则个,权当看看想想的 小学习作吧,小鸭子走路摇摇摆摆的,也很好看,是不? :-)
行吟大观园 - 女性的悲剧
这儿想要说的是在封建社会中普遍的女性悲剧,而不是大观园中女性 的悲剧。不了解那个时代女性所处的普遍状况,就难以理解曹雪芹用一群 女性作背景来描写封建社会的良苦用心。 红楼是一部女性的悲剧,这个论点虽然普通平常,想想也不敢掠人之 美。原观点见于岳麓版红楼梦舒芜先生的序言,已被原文阐发得足够明晰 了。但是没有第一手的材料,现在的读者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封建社会女性 所受的深重压迫的。这儿摘取一些正史中作为正面典型的女性“颂歌”, 来看看那个时代士大夫们在对女性扭曲的价值期望。 第一个例子是<<资治通鉴>>中摘引的欧阳修品评冯道时作为对比的一 个“烈女”的事迹 (被引用的原文大概应该出在欧阳修的<<新五代史>>)。 司马光一般被认为是纲常伦理的守旧派,儒学的正统人物,他老人家看重 的“烈女”当然是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了。这个冯道是五代时最无耻的人, 投靠每一个新起的军阀皇帝,“累朝不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他 算坏了廉耻,当然是要挨骂的了,然而有幸作为反衬的却是如下“烈女”。
"予尝闻五代是有王凝者,家青、齐之间,为虢州司户参军, 以疾卒于官。凝家素贫,一子尚幼,妻李氏,携其子,负起遗 骸以归,东过开封,止于旅舍,主人不纳。李氏顾天已暮,不 肯去。主人牵起臂而出之。李氏仰天恸曰:“我为妇人,不能 守贞节,而此手为人所执耶!”即引斧自断其臂而,见者为之 啜泣。开封尹闻之,白其事于朝,厚恤李氏而挞起主人。呜呼, 士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者,闻李氏之风,宜稍知愧哉!”
大家也许没有耐心看完这个原文,简单说,就是:一个寡妇在同人争 执的时候偶然被人抓了一下手臂,就自认为没有守贞节,砍断了自己的 “臂”,注意,不是手。然后一伙子士大夫们便在一旁摇头晃脑,击结赞 赏,心慕不已。可耻!那些提倡儒学兴复中华的人物,看到此,“宜稍知 愧哉!”
行吟大观园 - 女性的悲剧 (2)
上一个断臂的例子算是想想看到的最为悲剧的、经典的,旧社会对女 性之道德期望。此外还有多如恒河沙数的“平常”例子见于25史中的各个 烈女传,她们都是在那个时代被表彰的模范女性,算是和我们这个时代的 三八红旗手荣誉相当了。这儿摘抄一些清朝的,因为它离红楼梦成书年代 最近。
“潍上女子,不知其氏,雍正间,潍田家女也。未行而夫死, 其母往吊,女请从,母止之不可。衣红而袭以素,潍俗妇吊丧不至 殡,女阳为如厕,因问得殡室,潜入,去袭,缢柩侧”
"唐之坦妻曹氏,海宁人,康熙十五年秋,之坦卒,曹誓死, 治衣衾必有副。食砒,不死;屑钱吞之,又不死;既敛,复饮卤, 吐下而解;乃不食二十二日,夜投傍池,家人出之,死矣,顷复苏。 曹谓其舅、姑及母曰:“大人爱我,乃苦我也!”于是复饮食,操 作如常,织自制衣一称,婢乞之,不与。家人切议曰:“数尺布, 尚惜之,宜不死矣!”及冬,黄梅方花,曹视而叹,为赋诗,美其 不落,复不食。至岁除,出余布缢之坦柩旁,乃死。”
第一个故事说的是未嫁的女孩子为素未谋面的未婚夫自尽;第二个例 子是说死了老公的少妇用百般手段摧残自己,终于殉葬。这两种事情都是 清政府提倡并予以旌扬的。如前所述,这种例子历代史书中多如恒河沙数。 倒是没有见过为女子而殉葬的奇男子被表彰的。估计即便有这样的案例, 也是要被大骂一声蠢材的。 红楼梦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在馒头庵,凤姐办理了一庄拆人婚姻的丑 事,后来小姐自尽,小先生也徇情了。这小姐和小先生素不相识,并未有 些许情义,此处小姐所守的估计不外是烈女不嫁二夫,乃至于不订婚于二 夫的伦常罢了。曹雪芹为了突出凤姐的心狠手黑,白白断送了两条年轻美 丽的性命,这也原本无妨,只是他对小姐和小先生的徇情似乎也津津乐道, 颇为嘉许。真是有些怀疑红楼梦主要是写缠绵入骨的“情”呢,还是要写 众人所谓“女性的觉醒”。想想心中有些怕怕,这曹先生估计也没有醒过 来吧。
女性的悲剧 (小结)
这些明目张胆的暴行如此触目惊心,却反而是那个社会的道德范式, 女性之不被看作具有对等人性的动物,何其了然!明白了这种社会环境, 贾赦那厮对惜春的生死存亡的不闻不问也就可以看作是社会常态了,无足 多怪;并不用如平常的各种评说,把贾赦想得如何与众不同的十恶不赦。
--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103.31.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