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医学保健>>外科>>原骨科版精华区>>骨科基础>>骨折愈合过程

主题:骨折愈合过程
发信人: coolmanx(xman)
整理人: coolmanx(2001-11-11 21:49:36), 站内信件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连续进行的。从组织学和生物学的变化,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三者之间不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织演进。
1.血肿机化演进期  骨折致髓腔、骨膜下及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部位形成血肿,骨折端由于血循环中断,逐渐发生几毫米的骨质坏死。伤后6-8小时,骨折断端的血肿开始凝结成血块,与局部坏死组织引起无菌性炎性反应。随着纤维蛋白渗出,毛细血管增生,成纤维细胞、吞噬细胞侵入,逐步清除机化的血肿,形成肉芽组织,并进而演变转化为纤维结缔组织,使骨折两断端连接在一起,称为纤维连接,这一过程约在骨折后2周完成。同时,骨折端附近骨外膜的成骨细胞伤后不久即活跃增生,一周后即开始形成与骨干平行的骨样组织,并逐渐向骨折处延伸增厚。骨内膜亦发生同样改变,只是为时稍晚。
2.原始骨痂形成期  骨内膜和骨外膜的成骨细胞增生在骨折端内、外形成的骨样组织逐渐骨化,形成新骨,称为膜内化骨。随新骨的不断增多,紧贴骨皮质内、外面逐渐向骨折端生长,彼此会合形成梭形,称为内骨痂和外骨痂。骨折断端间及髓腔内的纤维组织亦逐渐转化为软骨组织,并随软骨细胞的增生、钙化而骨化,称为软骨内化骨,而在骨折处形成环状骨痂和髓腔内骨痂。两部分骨痂会合后,这些原始骨痂不断钙化而逐渐加强,当其达到足以抵抗肌收缩及成角、剪力和旋转力时,则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一般约需4-8周。此时X线片上可见骨折处四周有梭形骨痂阴影,但骨折线仍隐约可见。
骨折愈合过程中,膜内化骨与软骨内化骨在其相交邻处互相交叉,但前者远比后者为快,故应防止在骨折处形成较大的血肿,以减少软骨内化骨的范围,加速骨折愈合。而且骨性骨痂主要是经膜内化骨形成,并以骨外膜为主。因此,骨外膜在骨痂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任何对骨外膜的损伤均对骨折愈合不利。
3.骨痂改造塑型期  原始骨痂中新生骨小梁逐渐增加,且排列逐渐规则和致密,骨折断端的坏死骨经死骨清除和新骨形成的爬行替代而复活,骨折部位形成骨性连接。这一过程一般约需8-12周。随着肢体活动和负重,应力轴线上的骨痂不断得到加强,应力轴线以外的骨痂,逐渐被清除。并且骨髓腔重新沟通,恢复骨的正常结构,最终骨折的痕迹可从组织学和放射学上完全消失。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