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华南篇(闽、粤、桂、琼)>>广西>>桂北(桂林-柳州地区)>>桂林>>Day 2: 阳朔-兴坪-渔村-小庙-桂林

主题:Day 2: 阳朔-兴坪-渔村-小庙-桂林
发信人: onion()
整理人: dannylu(2001-04-14 15:49:27), 站内信件
http://member.netease.com/~onion/guilin/day2.htm

寂寞深院寂寞人 

在舒服的木屋呆了一晚,清晨醒来却大失所望:窗外居然飘着不小的雨,而且从
厚厚的云层看,是没什么指望今天会停雨了。出了旅店,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了把
雨伞。吃过早餐和寄过明信片后,决定去找地图上标着的徐悲鸿故居,似乎离西
街不远。从西街一直走到漓江岸边,往左拐,再往左拐,来到一条整洁安静的小
巷,故居就在第一家,一扇厚实的朱门虚掩着,隐约看到里面的小院子。 

这间故居其实只有3间房,正中的一间摆着许多徐悲鸿和廖静文先生的照片,右边
的一间凌杂地摆着一些时人的国画山水之类,左边是原来的书房和卧室。 

大概很少游客来这里,书房里那位上了点年纪的管理员谈兴很浓,絮絮问我深圳
这边书画市场的情况,抱怨现在书画太难卖了。书桌摊着本厚厚的中英对译唐宋
诗词选集,他无奈地说,是为了能更好地向老外推销字画,所以逼着自己学。 


看雨稍停了,我向这位独自守着故居的老人告别,再返回旅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骑过阳朔

退了房,把背囊存在前台后,虽然仍是下着小雨,我还是决定租单车往兴坪看渔
村去。一到西街入口,就看到个类似百货商店的地方前面摆了一排变速单车。过
去一问看单车的阿姨,才5块钱就可以租一天。阿姨还热心地借给我一顶单车雨衣
。 

根据阿姨的说法,出了城往左转,到福利再往左转,自信不会迷路,把手提摄录
机放到后座车框,骑出了阳朔县城。 

在阳朔桥桥头,忍不住停了下来,这里正好能看到远处倚山面水的阳朔县城,清
晨的微雨中,象躺在山边的婴儿。 

过了阳朔桥,就真正出了阳朔城。满眼都是农田、农家、凤尾竹和阳朔处处可见
的小山,在雨雾,益发地象国画苍翠欲滴的山水。骑约40分钟,车到福利镇。福
利镇是个一眼望尽的普通小镇,人来车往,象个大市场。 

在福利加油站,果然有醒目的标志往兴坪。往兴坪的路明显比之前的马路收窄,
路边多了果园,柿子、桔子正当时得令,也不见有围墙,几乎忍不住要下手。两
边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凉风阵阵,路上罕见行人车辆,感觉这一刻整个世界都
属于我了,忍不住哼起茶花女里欢快的“祝酒歌”,单车也骑得愈加地快和野。
 

“啪嗒”! 我连人带车摔到地下去了!因为要摆弄那把劣质雨伞,一个闪失不及
,终于吃了点苦头。 

爬起来继续上路,并不影响一路上为路边毫无修饰的自然美景屡次停下来的兴致
,却每每在举起相机时发现路边无所不在的电线杆总是扫兴地拦在镜头中。 

2个小时后,终于骑到村头栽着一棵大榕树的兴坪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雨.渔村

本以为到了兴坪就到了渔村,一问才知道,还要在兴坪码头坐约半小时的船才能
到那儿。骑车到兴坪码头,顺便穿过整个兴坪镇。这里感觉比福利好,街道安静
整洁,除了游客,人并不多。靠码头的一角,也有几间竹楼式的西式 Bar, 小姐
很热情地招揽过往游客。 

来得实在不是旺季,码头只泊了几艘不大的船。一个年轻的女孩问我要不要坐她
家的船,看女孩和她母亲都很和气,一轮讨价还价之后,他们还是要收我40块,
因为去那里的游客只有我一个。 

当我笨手笨脚地把单车也搬上小船后,却发现船上还坐着两个人。一个是个瑞士
人,已颇上了年纪,另一个是他的当地导游,他们要去螺丝岭(螺丝岭在兴坪到
渔村的半路上),据说那边有个小庙。 船走了15分钟,到了漓江边那座叫螺丝岭
的著名山峰,他们上了岸,船家继续顺水而下,不多会,停靠在一片乱石滩中,
我们都上了岸,阿姨说我可以在这玩半小时,然后就要去接那个老外。 

从河岸走约几百米,果然看到柚子树环绕的小山村一角。青砖黑瓦,很雅致的样
子。到了村口,一个小青年拦住我,原来进去还要买5块的门票。 村口第一家是
村里的展览馆,挂了四壁克林顿来访时的照片,克林顿在神采飞扬着,切尔西在
娇憨可爱着。屋里一位老人家很骄傲地要带我去看隔壁那座房屋,实在不忍麻烦
这位走起路来颤巍巍的老人,幸好船家阿姨走了过来,也自告奋勇地带我逛渔村
。 

渔村不大,村里都姓赵。以前不少人出去闯天下,回来后盖了这些和周围土胚泥
屋不同的青砖乌瓦院落,很多是明清时就盖下了,但现在看着还象很新整。 

这里所有人都互相认识,家家户户都是后门前院地相邻贯通着,院落间小巷幽深
,檐角高飞,青萝绿叶,石板路上两边,雕花门后三两妇女地恬静地在打毛线,
这家那家都挂着玉米棒子、辣椒等农活,一派与世无争的安详。 

船家阿姨不知到哪家拿了两个热气腾腾的番薯,塞给我一个,已饥肠辘辘的我三
口两口就消灭了它,真香! 

我请阿姨找个比较高的地点给我看看渔村,她领我登上一座三层的小楼,在这里
能看到背依青山的渔村,整齐错落的一栋栋青砖民居在微雨中迷蒙似乎变得遥远
而不真实。也因为微雨,简直不敢怎么给渔村照相,也许,这里本就不是可以用
胶卷复制它独特神韵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螺丝岭的小庙 

从渔村出来,坐上阿姨的船逆流而上,到了螺丝岭岸边,却没有看到那位导游和
老外。阿姨说她在这里等,如果我有兴趣,可以也去那个小庙看看。 

自信自己的速度可以很快来回,就毫不犹豫地跳下船。到了岸上,两个岸边的年
轻人指点说走菜地后的路到小庙。 

后来发现他们实在指错路了,这条路是一大片乱石滩,加上刚下过雨,我每走一
步都要脚下滑一下。如果当时有人给我拍照,将是极滑稽的一幕:一个挂着两个
大包的家伙,蹦蹦跳跳在乱石滩上。不过是不可能有人给我拍照的,因为一路极
目四望,连个人影都没有。而左望右望,更是看不到半点庙宇的痕迹。 

又走了一段,似乎能看到远处山崖凹处绿树掩映中露出红色的一角,应该是我的
目标了,脚下走得更快。果然,到了山脚,跨过一个极清澈的浅水滩,爬上石梯
,来到腾蛟庵。 

入了寺门,左右张望,就知道这个小庙平日一定几乎没有游客。没有门票,没有
功德箱,没有任何在这里讨生意的人。有的只是二十多个善男信女在虔诚地念经
做功课。 

在庙里转了一圈,却没看到那老外和导游。正要离去,却看到那个老外在一间边
厢房走了出来。他似乎很高兴看到我,用口音极重的英文告诉我,他要在这个小
庙呆一周,导游先走了。我大感好奇,虽知道船家一定在等我,还是忍不住和他聊
起来。他告诉我他是佛教徒,是第二次来桂林,他第一次看到桂林,就觉得他属
于这里。今年又来这间小庙,他要和庙里的和尚一起,探索来生轮回,他相信他
以前的很多次轮回都是中国人。和他聊很有意思,可惜口音太重,实在不好懂。
互道保重后,匆匆离开了独处一隅的腾蛟庵。 

船家果然在焦急地等我,上船后,阿姨端出热气腾腾的一锅番薯,请我们吃,委
实不客气地吃了2根。 

回到兴坪,不想再骑回阳朔,到了巴士站,让中巴把单车放到车顶,舒舒服服地
回到阳朔。还了单车,取了行李,决定当晚还是回桂林,再决定明天的行程。 




--
            Life is a series of hellos and goodbyes.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szptt103-152.sz]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