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集——用邮品作的文章
近日我收到邮友小李的来函,问及什么是“邮集”、“怎样编组邮集”等问 题。 其实,这本是一名集邮爱好者应具备的起码邮识。不过,在许多集邮爱好者关注 邮价 涨落,邮市兴衰的现状下,小李的能提出这个问题,的确是一种升华。 我们知道,集邮的水平和成果不单纯在于藏品的多少,而在于对藏品的研究 是否 深入。所谓邮集就是将收集的藏品经过研究、整理、遴选,按照邮集类别的要求 ,进 行构思、设计、编排的专集,它是一部作品,是用邮品作的文章。 曾有一位朋友对我说,他共花了十几万元终于集全了老纪特,这回参展肯定 没有 问题了吧。我没有马上回答他,反问道:“那么,再给你拿十几万,你还能不能 在组 齐一套?”他说:“能!”我对他说,问题就在这,你的老纪特大全从价格上看 确实 比较珍贵,但它只不过是一部藏品集,或叫做“欣赏集”,是人人只要花钱就能 买到 的东西。它丝毫没有反映出邮集的主人的研究成果和邮识水平。而真正意义上的 邮集 是绝对不能复制的,是唯一的,任何人无论出多大的价钱,也不能再编组出另一 部与 它一模一样的邮集的。 按照国际集邮联的规定,目前竞赛类邮展包括传统、专题、邮政历史、邮政 用品、 航空、航天、极限、集邮文献、青少年以及现代集邮沙龙和税票等十二大类别。 这里 除集邮文献类以外,都是以编组邮集作为展品的,而各类邮集均有各类邮集编组 制作 的规则和。这里仅就前文提及的老纪特如何组集,谈一下个人的看法。首先断定 老纪 特大全以及其后的文、编大全、JT大全等年册类均不是上展的邮集,但可以经过 充实 加工后,构筑成一部传统类邮集。不过,光有邮票和小型(全)张还不够,更关 键的 一定要有与这些邮票有关的实寄封、片、简、样票、错体、变体、组外品等,用 它们 来体现作者对这一阶段邮品的收集难度和研究水平。其成果主要从邮集中表现出 的对 某邮票齿孔、版式、水印、纸张以及使用情况等各方面的研究与考证来体现,尤 其是 对那些虽未正式发行、却又流入社会的那些难度较大的珍品和一些实寄封的入集 展示, 更能显示出邮集的珍罕性和唯一性。 那么,怎样来编组制作一部邮集呢?编组邮集就是用邮品来作文章。首先, 要求 我们学习研究各类邮集制作的规则,掌握编组各类邮集的方法,也就是说要掌握 游戏 规则。这方面的书籍和文章很多,尚有众多名家的组集经验文章,不可不读。其 次, 多观摩邮展,不要放过任何一次邮展的机会,那怕是一个规模很小的邮展,也要 认真 阅读别人制作的邮集。第三,最好能与在国展和世展上获奖的邮集作者经常交流 ,得 到他们的正确指导和帮助,这样会少走许多弯路。第四,最主要的是自己要亲自 动手, 规划、设计、制作一部邮集。可以试着从“一框邮集”入手,逐步扩大,走向完 善。 希望这篇小文能对像小李这样有志于从邮品收藏型进步为组集参展型的邮友 ,起 到一些参考作用。 本文原载于1999.2.16中国集邮报 作者:徐洪
--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北京站 http://bj.netease.com.[FROM: 202.96.190.1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