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集 邮>>收藏知识>>集邮潮流日新

主题:集邮潮流日新
发信人: [email protected]()
整理人: danhan(2001-11-10 20:02:02), 站内信件

*  集邮潮流日新

  不少老资格的集邮家都感叹,当今世界集邮潮流正
在持续地发生变化,不跟踪求变,很难把住国际邮坛的
脉搏。近年来,集邮的理念不断推陈出新,现代集邮沙
龙、试验类、开放类接踵而至,使得世界邮展上涌现出
很多新面孔,频夺高奖,引人注目。这不,日前陪同国
际集邮联副主席许少全来到中国的亚洲集邮联主席郑炳
贤,又为中国集邮界摆弄了一回国际邮坛新的风向标——
“第三时期”。
  “第三时期”的概念出自FIP。按FIP对集邮史的分
期,从1840年邮票诞生起到1900年被称为古典时期;
1900-1940年“二战”前被称为第二时期;战后被称为
第三时期。郑炳贤称,不可否认,古典时期的集邮素材
最珍贵,最难收集,因为它们已经经过上百年的历史淘
汰。而近期邮票因为人们已经有集邮传统或习惯就有了
较大的存世可能。比如《全国山河一片红》,谁也不敢
说现存最大的是四方连,因为总会有人保存,时机若到,
八方连、乃至整张都可能出现。但是并不能因此而轻视
近期票、封,尤其是“第三时期”的票、封的收藏和组
集呢。应该说,直到80年代,这种轻视广泛存在,在国
际竞赛中没有“第一时期”就没有金牌好拿。而中国集
邮者应该了解,当前在国际上,这种观念正在改变。
  国际邮坛对“第三时期”票、封的最新认识是,虽
然其年代谈不上久远,但正因为如此,它和人们的社会
经验密切相关,不会觉得隔膜,更能激起观赏的兴趣。
同时实践证明,要收集齐全亦绝非易事,比如中国的老
纪、特邮票,能收集80%,就相当了不起。因此,目前
出现了一股大力提倡和鼓励“第三时期”集邮的新风气。
这与FIP提出的集邮要更大众化、社会化的口号也是相
符合的。
  郑炳贤此次来华,不仅详细了解了中国’99世界邮
展的筹备尤其是展品征集方面的情况,还和中华全国集
邮联合会有关人士就FIAP的一个设想交换了意见。亚洲
集邮联合会认为,在试验类、现代集邮给人们留下深刻
印象后,亚洲集邮界应集中力量搞一次“第三时期”国
际邮展。FIAP雄心勃勃,要在世界范围内率先举办这种
邮展,并已经把时间表定在了3年内。
  郑炳贤指出,目前亚洲在“第三时期”集邮领域已
经体现出相当的实力。中国解放区邮票在80年代并未受
到国际的重视,原因就在过去以年代划线,对“第三时
期”票封收集、研究的难度没有深刻的认识,但现在这
些集子却已达到或接近大奖的程度了。他希望中国集邮
家在这个方面多多努力,并从“解放区”中分出部分兵
力搞新中国票。尤其是在老纪、特票方面,目前中国尚
无很好的邮集在国际邮展展出,这应该是一个很有价值
的方向。(摄影 王宏伟)
     本文转自1999.6.11中国集邮报

--
              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百年梦蝶。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北京站 http://bj.netease.com.[FROM: 202.96.190.12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