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开卷有益>>N名篇博览>>外国文学>>村上春树作品选>>《爵士群像》 和田诚 · 村上春树>>《爵士群像》之   [Count Basie]

主题:《爵士群像》之   [Count Basie]
发信人: burn4brazil(猫乸游水水)
整理人: i_am_trueman(2001-11-11 21:30:44), 站内信件
Count Basie
  不管是多么虚幻无常的行为,只要追根究柢地去思考,也总有它自己的道理存在。正如毛姆在什么地方写过的那样【任何刮鬍刀都有它的哲学】。
  【听Count Basie的音乐】这行为,当然也附属有哲学。那就是,Count Basie的音乐,在情况允许的范围内最好尽可能放最大音量去听。并不太难的哲学。却是毫不含糊的真实。为什么呢?因为Count Basie所制造出来的音乐,所包含的最杰出特质,就在那音乐性的【风压】中。你坐在喇叭前面,正听着Count Basie乐团的音乐,如果一不小心被那强风震飞起来(就算只有几英吋也好),一定会当场顿悟Count Basie乐团的真正意义。而且为了亲身感受那风压,一定会觉得―――最好把音量尽可能放大。
   但这和【Count Basie乐团是音量很大的乐团】并非同意。或许也有其他比Count Basie乐团奏出音响上更有威力,物理上更大声的大乐团吧。反过来说,Count Basie乐团真正杰出的部分,我觉得是在那声音小的地方。他们有多温柔,多细心体贴,又自然地堆积微小声音下去的?而且还能使那声音,简直就像开朗的拷问者那样,让听者厉害地摇摆到骨髓里去……,好好坐定下来仔细听一听,那手法之高明,真的只有一再令你惊叹佩服而已。
所以唯有那由静转为动,号手毫不迟疑狂野而无节制地咆哮着时,我们会冷不防跌进那巨大落差的动态中。在还搞不清楚状况之间,已经被震飞出去了。唯有这不管小声也好、大声也好,都同样认真大胆摇摆的绝技,是任何杰出大乐团都模仿不出来的。也许只有来自Kansas City的Count Basie才有可能办到。
在那样的文脉中,我最喜欢的,是这张Verve的【Basie In London】。虽然Count Basie有几张杰出的现场演奏录音盘,但以欢乐的观点来听则尽在这张中。如果借用一下老爵士乐手的常规来表现的话,就是摇摆得【会让身体摇坏】的演奏。虽然好像嫌囉嗦,不过我还是要再说一次,音量最好尽量放大。演奏的每个细节都棒,特别是LP的A面第六曲,那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怒涛般的迫力,更是压轴好曲。那么曲目由<Shiny Stocking>转为<How High the Moon>。我不多说太难的话,一手拿着啤酒罐,任由身体沉入沙发里,把音响的音量提高,只要尽情置身在音乐的洪水中,这个世界就是天堂了。

BASIE IN LONDON(Verve MGV-8199)

Count Basie(1904~1984)
生于纽泽西。’20年代在Kansas City参加了Walter Page、Bennie Moten等的乐团之后,’35年组成自己的乐团。虽然’50年曾经有一段期间解散乐团,并经历’60年代的音乐停滞期,但他依然以一个杰出领导者,和能以极端少的音数让节奏生动活起来的风格独具的钢琴家,经常让乐团卖力地继续swing下去。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