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am726hk(Sammy)
整理人: sam726hk(2002-06-26 23:27:58), 站内信件
|
<<摘自36.com>>
自從中國1979年實施開放改革政策以來,港人北上投資發展便成為一大趨勢。
隨著香港回歸祖國,人為政治障礙得以解除,中港兩地加速交流,加上金融
風暴對本港經濟的衝擊,港人北上近年更是蔚然成風,愈演愈烈。
北上已成社會潮流,勢不可擋,不過那基本上是經濟學上的生產要素及產品/
服務價格同一化定律(Equalization of factor and output prices)
發揮作用的後果。中港兩地經濟邁向一體化,水向低流,港人面對相對高昂的
生活費用和生產成本,為求生存,自然不得不北上尋找機會。正是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經濟發展自有其不可逆轉的規律,由不得人,但港人順應經濟規律
的自由選擇,與特區政府的公然鼓吹,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絕不可混為一談。
類似香港面臨經濟急劇轉變的情況,其實舉目皆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
經濟發展瞬息萬變,同類例子更是多不勝數。然而,不管在同一個國家內不同
地區,抑或不同國家,都沒有公然鼓吹國民或公民向外發展的政府。
紐約受襲後災情嚴重,失業?升,部分金融機構更計劃撤離曼克頓區,但紐約
市長只會以身作則,鼓勵紐約居民如常消費,協助經濟復甦。聯邦政府更大幅
撥款重建紐約,鼓動國民愛國情緒,支持經濟復元。
新加坡經濟以出口帶動,對海外市場倚賴更重,目前正面臨嚴重衰退的威脅,
但政府卻沒有鼓勵國民向外發展,反而大幅減稅減費、大力投資,又向全國
公民發放股票,刺激消費,重建信心,期望振興經濟。
中國快將加入世貿,全國經濟加速增長,各個地區競爭激烈,互為攀比,未來
既要面對外來跨國企業的競爭,亦須應付來自其他地區的挑戰。但全國各省市
及自治區政府,只會想方設法加強自身的競爭力,盡力發揮自己的優勢,決不
會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鼓勵轄下國民他方求去,另謀發展。
偏偏我們的特區政府,面對一時困境,不獨將一切諉過於外圍因素和上任政府,
自己畏首畏尾,不敢大膽創新、大刀闊斧解決經濟困難之餘,反公然鼓吹港人
北上發展,自求出路,厚顏無恥如斯、不負責任至此,真教人大開眼界、歎為
觀止!
更令人費解的是,特區政府竟然公開鼓勵本港企業北上投資,從開發大西北到
尋找奧運商機,在在慫恿資金外流,不利本港經濟發展。香港從來都是聚寶盆,
過去數十年的經濟繁榮,一直有賴外資流入,現時正確的做法,是設法吸引內地
資金來港。特區政府捨正路而弗由,不以港人利益為重,又豈能不予人媚阿中央
的印象?
其實,香港仍然根基雄厚,有著不可取代的優勢,包括健全的法治制度、自由的
營商環境、發達的通關設備、四通八達的運輸網絡、優良的海港碼頭、簡單的
低稅制度、完善的金融中心和視野國際、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絕對不宜妄自菲薄。特區政府的責任,是要為香港確定未來發展方向,大力投資基建,完善營商環境,
充分發揮香港的優勢;
對困惑、迷惘無助的廣大市民,則應施予援手,積極協助,或大幅減費退稅,
或大力創造就業,務求重建信心,重現社會整體生機。如今特區政府不作此圖,
反要求港人自求多福,並鼓勵北上發展,捨本逐末至此,又豈能教港人予以信心、
寄以厚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