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古典音乐>>音乐全书>>作曲家>>Beethoven>>悲怆奏鸣曲

主题:悲怆奏鸣曲
发信人: cccmay(靓May)
整理人: derud(2001-11-04 10:01:33), 站内信件
                           悲怆奏鸣曲
    
       听说,Beethoven 的c小调《悲怆奏鸣曲》(作品第十三号),是在他
    得知父亲去逝的消息当晚作的。但对此说法,我没有正式去证实过。
       《悲怆奏鸣曲》是Beethoven 在1797年写成的。据我所知,当时正是
    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云涌起的年代。而正值年青,血气方刚的Beeth-
    oven ,早就对帝国的封建统治有着强烈的不满情绪。因此,他很自然地成
    为一名共和思想的追随者。这首乐曲正表达了Beethoven 对社会显示的愤
    慨和激情。
       我不是一个修音乐的人,对Beethoven以及这部作品,我所知道的也只
    有这么多了。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一个和这部作品有关的故事。当然,这故事
    与Beethoven 本人无关。
     

    
       女人是个十分被动的人,她从不懂得如何向身边的人表达自己内心的
    情感。女人很善解人意,身边的人都乐意向她倾诉心事,而女人也愿意
    成为他/她们的最佳听众。然而,对于女人,她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只有
    她身边那唯一的一个知心朋友了解。女人很珍惜这位好友。
       这年夏天,好友全家要移居到外地,女人笑着送走了好友。其他人都
    觉得女人很坚强,因为女人没有为此流过泪。
       之后,女人依然是身边的人倾诉的最佳听众。然而,对于女人,她一
    直没能遇到另一个她认为适合的听众。尽管她一直都有给好友写信,但
    毕竟好友已经不在她身边了,无法了解她的确切情况。她觉得很孤独,
    慢慢地,女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锁了,也很少和好友联络了。
       这个时候,男人闯进了女人的生活里。
       男人是一个热衷音乐的人,他能弹得一手好钢琴。二人结识的时候,
    正是男人最迷惘,最无助的时刻。
       记得有这么一句西方单句睿语:“需要一个人,就像需要一顶降落伞。
    如果他第一时间不在场,你就可能再没有需要他的机会了。”
       这个时候,在男人心目中,女人的出现,就好比一顶及时的降落伞。
    在女人的陪伴下,男人有种难以形容的安心的感觉。男人把自己的烦恼告
    诉了女人,此时,女人成了他唯一的听众。
       后来,二人相爱了。女人把那串用来开启她内心世界的钥匙交给了男
    人,尽管男人是个粗心的人,但她认为,男人可以了解她,能让她成为一
    个幸福的女人,因为她爱他,同时,她亦相信他爱她。
       男人将家里的钥匙给了女人,让她有自由进出的权利。他不厌其烦地
    用女人给他的那串钥匙,打开了女人内心的重重枷锁。的确,他是爱她
    的,尽管他对她的爱,当中已包括了感激之情。
       女人开始变得主动了,连她身边的人也能感受得到。但这份主动,仅
    仅是对男人一个而言。她时刻关心着男人,愿意为他付出,愿意将最好
    的东西留给男人。
       而男人则喜欢和女人一同分享美好的事物。他喜欢触摸她的脸,喜欢
    看见女人甜甜的笑脸。
       女人又重新执笔写信给好友,她希望和好友分享她此时的快乐。在女
    人看来,男人已成为了她的唯一,她的最爱。女人将所有的感情都投注
    到男人的身上。
       而对于男人,他爱她,同时,他亦爱他的钢琴。这是女人知道的。
    女人并没有抱怨男人,因为男人的缘故,女人亦喜欢上了钢琴。每当男
    人练琴,女人总静静地坐在一旁,专心地听。女人希望,自己能成为男
    人演奏时的最佳听众。
       这一年,男人参加了全国钢琴比赛,他选择的曲目,正是我刚开始
    提到过的那首《悲怆奏鸣曲》。
       自此,男人把全副心思都摆在了钢琴上。在这段时间里,他和女人
    之间几乎只存在那么几个眼神交流,以及每次在女人离开他家之前,他
    给女人的简单的一吻。尽管如此,女人依然没有向男人抱怨过什么。她
    认为,能一直陪伴着他,已是一种幸福。而男人感到,自己是幸运的,
    因为能有这么一个爱他的女人陪伴在身边。
       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然而,男人的琴却是一天比一天弹得差劲。
    不要说是在现在这个和平时代里,根本难以找到类似于《悲怆奏鸣曲》
    当中,作者所形容的那种充满“悲怆”的世界了,就男人自己的内心世
    界而言,此时的他,又何来什么“悲怆”呢?
    在女人闯进他的生活之后,他的内心世界里更多的,是爱的感觉,是安
    心的感觉,他确实无法寻找到一丝“悲怆”溶入他所弹奏的曲子里。也
    就是说,在男人弹奏下的《悲怆奏鸣曲》,完全无法表达出“悲怆”的
    意境。男人认为,那只会是没有灵魂的旋律。
       男人变得越来越急躁。女人试图开解他,但他拒绝了。他想要的,是
    悲怆的感觉,这是女人无法满足他的。男人执着于他的《悲怆奏鸣曲》,
    他一直把自己困在家里,专注地触摸他的琴键。甚至连女人什么时候到
    过他家,什么时候离开,他亦不大清楚了。
       “他已经好久没有抚摸过我的脸了。”女人叹气了,但她依然努力地
    让自己向好的方面想。她设想着男人获奖时的情形,设想着自己和男人
    的将来。身边的人都劝她离开这个男人,但女人并没有理会。
       这一天,男人的突然来电令女人“受宠若惊”。男人约女人在她家
    附近的一所餐厅见面。女人特意换上了男人曾经称赞过她的装束,久违
    了的幸福感又再次包围着女人。
        男人老早就坐在餐厅等她了。见到男人,女人现出了甜甜的一笑。
        “坐吧!”男人坐着没动,只是冷冷地说了这么一句。
        女人有点失望。因为他没有像以往一样,迎上来,给她一个吻,然
    后很有风度地为她拉出椅子,示意让她先坐下。
        二人沉默了许久。结果,男人提出分手,女人没有说话,点了点头,
    向他示意“我知道了”后,便离去了。
        望着这个深爱自己的女人的背影,男人觉得若有所失,但在他看来,
    他终于达到了让自己“悲怆”的目的了。
        女人把自己锁在家里,她流泪了。要知道,其实她的内心是那么的
    脆弱,那么的不堪一击啊!她失去了他,对她而言,是多么残酷的事实
    啊!这时,她想起了她,那唯一一个了解她的好友。女人执起了笔,决
    定写信和好友诉说。
        在男人比赛那个星期的某一天,女人因为睡眠不足,以致驾驶失
    误。在这次车祸中,女人丧失了生命。男人很是心痛,“悲怆”占满了
    他的整个内心世界。
       在比赛中,男人弹奏时,将“悲怆”表现得淋漓尽致。可是,他并
    没有赢得评委们的心。他一直梦寐以求的奖项也就此落空了。男人不明
    白这是为什么。此时,他感觉到内心深处莫名地空虚。他失败了,彻底
    失败了。才发觉,自己不知从何时起,失去了更多更多比得奖还重要的
    东西:一个最佳听众?一个深爱他的女人?一份安心?还是……此时,
    以往女人和他一起的画面不断在他脑海里浮现。
        男人来到了他向女人提出分手的那间餐厅,独自哼着《悲怆奏鸣曲》
    的旋律,坐了很久,很久……直到我出现了。
           


        我便是故事里面提及的,女人的那个好友。在得知她出了意外的消
    息后,我立即从自己的住所赶去了她被送往的那所医院。然而,由于路
    途遥远,在我赶到以前,她已经断气了。在医院,我见过男人一面。由
    于彼此都很伤心,    所以我不曾和他
    说过话。直到这天,我刚从女人家出来,路过餐厅,透过玻璃壁,我发
    现了男人正在那发呆,于是决定找他谈谈。
        男人向我讲述了他和女人之间的事。当然,女人生前亦曾经写信告
    诉过我。老实说,我并不愿意做这个男人的最佳听众。但毕竟他所说的
    是和女人有关的事,所以,我还是耐心地听他把他们的故事说完。
      到最后,我只是留下了“自重”两个字给男人,便离去了。之后,他
    的事,我是就不大清楚了。因为,我和他已经再无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关
    系了。
      

        在我家的CD架上,放有Beethoven 的这只《悲怆奏鸣曲》。每当听
    到第一乐章的尾部,我总会想起女人。她和男人的故事,不正是一曲悲
    怆奏鸣曲吗?然而,那男人永远无法将乐曲的第三乐章,那表达了作者
    没有被困难吓倒的乐观情绪,表现出斗争意志和必胜信心的第三乐章弹
    好。他只是一味执着于他所寻求的“悲怆”,而忘却了作者创作这首乐
    曲的真正目的。我想,这亦正是他在比赛中失败,和永远失去那个曾经
    那么深爱他的女人的原因。
        而他,可能永远也无法明白。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