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独立论坛>>单刀直入>>cityconnor>>那些亲切的童年往事

主题:那些亲切的童年往事
发信人: cityconnor(城市角落)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12-25 15:09:07), 站内信件


“时间的河,慢慢的流。时间的河啊,慢慢的流……”蔡琴亲切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这条在静夜的思想里流淌的河,倒映出刚刚结束的电影----《童年往事》,那一幕幕亲切温馨的画面,如涓涓的流水一般漫过眼前。

在一生的长河中,童年是最清澈的一段溪流,因为无法再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而成为了我们永远的乡愁。在侯孝贤的电影《童年往事》里,流露出来的乡愁,不仅仅是那条望不到尽头的回大陆的归乡路,还有一条横亘在心头,绵延无尽的乡间小路。那里记载了童年时的欢声笑语,那留下欢欣和泪水的无忧岁月,是所有人心里永远的情结。

《童年往事》是一部拍得很美的电影,素淡、含蓄,毫不张扬的画面让人感到分外亲切。屋里的塌塌米和庭院中的绿色植物,小镇上的石板路和路灯下的街道,窗外下不完的雨淅淅沥沥,烧水的姐姐撑着伞站在雨中,朦胧的水汽笼罩着亭亭玉立的少女。母亲和女儿谈话时的剪影,奶奶那张苍老得爬满皱纹的脸,所有的一切都在静静地诉说着一个故事—那些美好的成长时光。

导演毫不忌讳地表现生与死的交替,直接,自然。父亲的死和儿子的成长,母亲的病与女儿的出嫁,祖母的死和孙子们无能为力的茫然,让我们看到了成长中纷至沓来的一幕幕场景。泪水和欢笑糅合,从青春年少到慢慢老去,那正是我们再简单不过的人生。

电影中几代人讲着不同的语言,祖母和父母代表着老一代的大陆移民,讲客家话。在台湾长大的孩子们讲闽南语,姐姐的国语很标准,当她和母亲用两种不同的语言对话时,给我一种界线分明的隔代感觉。语言的变迁也反映出台湾人自我意识的变化。我对电影里的客家话感到格外亲切,因为那同样是我的乡音,也能从语言的亲切感中进而体会到关于客家人性格和感情的独特内蕴。他们有着坚忍,节俭,任劳任怨,注重读书的传统,亲切的画面,仿佛把我带回了自己的童年。候孝贤拍过不少以方言为主的电影,多数是使用闽南话来表现台湾的本土特色,也拍过钟情于吴侬软语的《海上花》。而在《童年往事》这部个人自传式的电影里,侯孝贤重现了一个移居台湾的客家人后代的成长经历。客家人的祖先从中国北方移居到南方,在荒蛮、陌生的土地上要落叶生根必须有着更顽强、坚韧的生命力。这种坚忍的传统也体现在那一代的台湾移民身上,他们并不畏惧陌生的环境,而是默默地,用自己的双手和勤恳的态度建筑起异乡的新家园,并渐渐把他乡变成了自己真正的故乡。

看到电影里孩子们互相追逐游戏的画面,就象我在不久前看到的一幅温馨的画面:一群孩子在广州西关一条小巷里玩着捉迷藏的游戏。一个男孩趴在小学门口的墙上数数,其他的孩子们四散奔跑,寻找躲藏的地方。路灯昏黄,那些躲在暗处,气也不敢喘一口的孩子们,是那么亲切可爱。让我回忆起曾经多少次在黄昏时分,总听不到母亲归家的呼唤,让她守着饭桌等了又等。或者在夜里偷偷溜出来,只是因为楼下伙伴们的叫唤,便象这些路灯下的孩子一样,流连在暗夜的游戏中忘了回家。

同样是捉迷藏的孩子们,虽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然而抛却一切时代背景和政治隐喻,这些童年的游戏是我们共有的成长经验。电影里的祖母总是念叨着要回大陆,却总也走不出台湾的小镇,一次又一次迷路,其实她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回去。阿孝对于具体地域上的故乡--那条从来没有见过梅江桥没有任何印象,只是记得在那兜兜转转却永远无法抵达目的地的路上,有香甜的巴乐果。也许,巴乐的味道,就成为了他对故乡的唯一印象。

成长过程中,初恋是最美丽的回忆。阿孝的初恋和许多豆蔻年华的故事一样,清纯、素淡。穿着校服的女孩子在前面慢慢地走,阿孝在后面推着单车慢慢地跟。象清风一样舒缓的背景音乐流淌在他们回家的小路上,让我想起了那张唱片《包比达的爱情故事》。往往这样的美丽都不需要完美的结局,从女孩子的一句话“等你考上了大学再说”,到最后的天各一方,和许多的故事一样,似乎这样才是最恰当的安排。就象《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中的“我”和岛本,就象《天堂电影院》里面的托托和ELENA,距离和时间造成了多年来对初恋耿耿于怀的思念,正是那青涩的滋味,那最早的一碗粥,让许多人觉得“那才是一生中,最真的爱”。

青春的萌动不仅是爱情的发芽,还有满腔热血的无法宣泄。于是,《童年往事》和〈悲情城市〉一样加入了循环不止的杀戮纠缠。也许惟有如此,才能真实地表现一个男孩成长的冲动,才能表现出潜藏在每个人心中逐渐膨胀的欲望和恶。这和阿孝背着母亲看禁书,半夜醒来洗裤子,第一次去红灯区这样的细节一起,描画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男孩形象。他在一步步变成男人,自然、真实的改变着。这样的改变多么象〈MALENA〉里面的那个小男孩,还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马小军,而且,这里的阿孝,样子很象扮演马小军的夏雨。

一部好的电影是应该让人流泪的,流泪是因为对相似生活经验的共鸣。一直都被画面上那些亲切的往事打动,然而那份温馨素淡的美却一次次让我会心微笑。只有一个地方,当父亲去世时,全家人都沉浸在悲痛中,我不经意地回头,看到身后的女孩子低下了头在擦眼泪。我明白她的心情,半年前,她也曾经在父亲的床前这样号啕大哭过。散场时,她的脸上已经看不到泪水的痕迹了,不过我相信,在那个时候,她曾经和银幕上的孩子一样,擦拭着依依不舍的眼泪。

生命的年轮一圈圈加宽,岁月的河依旧奔流。伊朗导演玛芝·玛哲德说“童年是一座通向成年人世界的桥”于是我们一次次在他的电影中,从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眼中,看到了我们心底的渴望。在侯孝贤的〈童年往事〉里,我们又一次重温了这个美好的梦。梦中有飞翔的PERTER PAN,有星光下的小王子,有梦游仙境的爱丽斯,还有已经长大的你和我。醒来的时候,让我更加羡慕那些永远长不大的梦想家,羡慕他们无限漫长的青春期,这个时候,JOHN LENON正在耳边唱到“you may say I am a dreamer, but I am not the only one……”穿过城市的夜空,我仿佛看到了他柔软长发后那双天真的眼睛,孩子一样向我们描绘他心中的理想国。而我关心的是,在那片寻梦者的疆土上,捕梦人能否为我找回那些亲切的童年往事。


http://images.163.com/images/entertainment/0009/hhh/tonian1.jpg


----
爱到天荒地老,也不过是回忆中的浮光掠影.所有的灵魂也是寂寞的孩子.
 
城市角落:www.mymansun.com   
         cityconnor.longcity.net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