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s294979(白鹭)
整理人: neptunefish(2001-10-24 21:45:23), 站内信件
|
人神之间的沟通频道
除了「外力催眠」外,各地的巫师们也善於进行「自我催眠」,可以在精神恍惚的状态下「看到」过去未来,进行预言,甚至出现所谓「灵体附身」的状况。
中国民间最常见的自我催眠便是乩童。他们在静坐下进入恍惚状态,打开精神感应力的频道,担任人神之间的沟通桥梁。
在台北开计程车、每周固定担任「义工」乩童的林先生表示,他的训练过程便是从静坐开始,「桌头」(神坛前执事人员)在一旁喃喃持咒,此时他的注意力要放在咒音上,练习让精神状态进入无自我「空」的境界。他花了两年,才「放空自如」。而在这种状态下,由於没有自我,因此外界宇宙间的电磁波很容易介入他的脑波、身体,让他说出莫名所以的「玄机」或踩出奇怪的步伐。「起乩的当时,我只是像个调频器一样,做为神人之间电波频率相通的桥梁,醒来後也不记得说过或做过什麽,」他说。
西方的精神医学上,早就认为催眠是一种「意识频道的转换」——由一般意识进入潜意识。至於调频之後,人的精神能够进入什麽样的领域?人的潜意识到底有多深广?由於没有大量的临床经验和研究,因此众说纷纭。目前,光是「前世现象」的出现就已经掀起论战,遑论「高灵附体」,更是玄之又玄。
两年来专研催眠治疗的王悟师认为,其实一些东方的灵修方法如瑜珈的冥想、静坐、禅修,都是透过自力来转换意识,达到松弛而专注的状态,即是一种自我催眠。不过相对於临床医学和舞台表演上借用灯光、声音来集中注意力,用单调的音乐或重复的语调来诱导及深化人们意识的「外力催眠」,自我催眠的修行者许多是先从「关照自己身体的感觉」进入,像集中精神感觉自己的体位、数息,感觉胸腔横隔膜的起伏等,渐渐排除「妄念」,达到精神统一。
自悟与他悟
催眠的历史发展至今,西方世界形成以「他力催眠」治疗或娱乐大众为主的催眠文化;在东方,「自我催眠」的宗教灵修则历经千年而不衰,形成东西方一个有趣的歧异。
心理学者游乾桂认为,此现象应与东西方的民族性格大有关系,「东方主要受佛教的影响,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在无碍的『佛性』,必须靠自己省思通达彻悟,外人无法替代协助,因此倾向『自疗』;而西方在基督教信仰上帝旨意影响下,较相信权威角色的协助引导,倾向『他疗』。」
「自疗」的经验无法量化、被客观地记录,因此「个人经验还是个人经验」;而「他疗」则由於有「第二者」介入,可以演绎出一套普遍的客观方法,使得「催眠术」在西方发展出一套大抵可行的模式。
然而一套「客观方法」虽较能「昭公信」,不过在催眠能达到的深度上则较有限,王悟师便特别注意到东方个人灵修:「人不断往潜意识探索深影响了多数医师,因而与民间的好奇风靡大相迳庭。
目前在台湾,陈胜英和王悟师是「唯二」钻研催眠治疗的精神科医师。本身是基督徒的陈胜英,在他的信仰和医学训练过程中原本并不相信「前世轮回」,但在过去十多年催眠治疗的经验中由於病人不断说出「前世」现象,使他深感困扰,便决心回到台湾这块民间信仰沃土,寻找更多个案进行治疗研究。
至於王悟师,则是两年前在一位患有忧郁症的病人要求下开始进行、研究催眠治疗。他将病人因创伤经验导致的情绪和身体化症状视为一种「异常的精神能量」,更首度尝试以东方修行方法上的念力、意志力、想像力来处理这些「负能量」。例如运用佛教「密宗」的「观想法」与光、热、磁力等物理方法,辅助纾解病人的情绪;教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静坐冥想,把精神集中在身体不舒服的部位;以及用瑜珈的体位法,以「松」的感觉观想来释放这些郁积能量……。这些他独创的治疗方法,已经运用在数十个个案上。
但在整体主流斥催眠为无稽的背景下,王悟师在他兼任的台大医院被戏称为「巫师」;陈胜英也离开医院自行开诊。「我们常常通电话,分享寂寞,」王悟师苦笑说,「自梅斯默以降的催眠治疗从事者,也常会成为『传统科学的受难者』。」不过,他们仍然期许未来能在医学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
沟通物质与精神的桥梁
「对一个医生而言,最好的医德就是治好病人,所有的素材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服务,」对王悟师和陈胜英而言,催眠治疗疗效与前世今生真伪的争议,是姑且暂摆在一旁的问题;进一步而言,自从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提出「科学」的概念後,「物质」与「精神」、「科学」与「心灵」便走上两条轨道。「人对物质世界再怎麽认识,也只认知宇宙的一半知识,」对陈胜英而言,催眠便是从物质界通往精神界的桥梁。
透过对催眠的探索,可能建构出完整的宇宙知识吗?要解开这个谜题,有待更多有心人去印证了。
----
菜鸟十二人组之白鹭
QQ:22102718
菜鸟闯江湖,陪您闯天涯!欢迎光临[菜鸟闯江湖]
欢迎点评《菜鸟闯江湖半月刊》No.5
欢迎光临[围城内外],诉说您的喜怒心情
欢迎点评《围城内外》月刊*创刊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