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ed_angle(飘一代·凉夏)
整理人: red_angle(2002-03-02 05:21:53), 站内信件
|
有一句话曾给我很大的启示,它是这样的,“这个世界并不缺乏善的存在,而是缺乏善的力量!”这是一个道破儒家真谛的法眼。善不仅是缺乏力量的,而且是容易受到伤害的,这里并不是说它感情脆弱容易被伤害,而是说它容易受到更多的伤害。“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请”,秀才的尴尬在于他要与大兵讲理,而大兵只与他讲武力,到最后秀才又不得不与大兵讲武力,其结果可想而知。长此以往,摆在秀才面前的出路有3条:一是从此以后看见大兵便绕道而行或磕头认输;二是坚定步伐,坚持与大兵讲理,希望有一天能感化他;三是弃文从武。不过,走中间那条路的人太少太少。善人也是如此。因此,君子须“温良恭俭让”,这“温良恭俭让”实是君子的生存之道哇。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让我们憧憬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光明前景,但如果“时机未到”长此以往的话,那么那种在等待的惶惑或是转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不可能老是一相情愿地憧憬未来。“病榻三年无孝子”,更何况人心中易变的是非取舍标准呢?今天,有人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殊不知我们今天对恶的麻木不仁是因为我们的善在往日遭受了太多的伤害。此种伤害一日未减,我们心中的善便一日不复,善的懦弱由此可鉴。
封闭,使我们停滞不前;懦弱,使我们畏首畏尾,坐失良机。此种文化的没落又岂足道哉。
“人性本善“是理想的,可爱的,但正如王国维所说:我所爱的我不能信,我所信的我不能爱。我亦只能以此结语表达我心中的惶惑。
----
飘一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