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eastnet(东方剑)
整理人: eastnet(2001-11-03 14:03:09), 站内信件
|
焦点双D9《星球大战首部曲》
影 片 名: D商版本:焦点(查阅本站焦点版碟报) 格 式:D9+D9
碟 报 员:寒宵 发布时间:2001-10-15 人气指数:1682
类 别:本站碟报 制作来源:DVD DVD版本:DECSS
简 介:
碟报正文:
焦点双D9《星球大战首部曲》,该片去年上映时,本人破例去了电影院,品尝了一下高清晰画面和SDDS音效,此后,由于心理上的作用,即对此片的购买和观赏都必须高品质,所以,前一阶段的什么枪版、胶片版、录像带版、LD版统统不买不看,就等DVD出来,而且,DECSS的单D9和双D5也没令我动心,今日如愿以偿,花36元购双D9,十分划算,片基质量好(碟面平整、洁净),影片的正片做得几近完美,从头到尾播放十分流畅,只是在转层处(60分52秒)有一小顿,声画严格同步,各声道(强调一下左环绕声道)没有一点杂讯,字幕是从LD还是录像带上抄来的无从考证,反正不是他们自己翻译的,有错别字(音同字不同),不影响理解,由于正片没有什么大毛病,因此,欣赏起来牢牢地被它那清晰的画面(没有骇客帝国清晰)和雄浑的DD5.1所吸引,一气呵成,非常满意。
花序碟上内容繁多,图像全部都是可变16:9,声画严格同步,但声音只是DD2.0,并不是许多碟报上所说的EX,包括那些被删节的片段,这是十分遗憾的,但我估计是原版的问题,没有哪个D商笨得非把EX自制成DD2.0。这个问题还请各位拿了先锋双D5的碟友考证一下。花序碟上的菜单动感十足,但链接多有错误,最好的欣赏方法就是从标题上直接选而不是从菜单上选,由于有40个标题,时间有限,我只将比较重要的几个整理如下:
内容 标题 时间
删节之1:赛车前人物百相 34 6’54
删节之2:赛车中的故障 35 3’49
删节之3:潜艇上岸遇险 36 1’45
删节之4:初到共和国首府 37 1’05
删节之5:赛车前的准备 38 1’05
删节之6:阿拉金打架 39 0’52
删节之7:击毁探测器 40 1’00
视觉效果 28 4’18
服装设计 29 4’00
武打设计 32 4’15
战斗场面设计 21 4’10
映前预告片 5 2’06
剧场预告片 6 2’24
MTV 1 4’17
电视插播预告片之音乐诗画
一个爱 7 1’00
一个梦 3 0’30
一个目的 8 0’30
一个希望 9 0’30
一个真理 10 0’30
电视插播预告片之精彩片断
新的已来 11 0’30
旧的不去 12 0’30
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请原谅,并请其他碟友完善之。
附录:转《家庭影院技术》2000年11月上一篇《星球大战首部曲》的欣赏文章
1999年5月16日是美国电影界难忘的一天,这天星球大战的第四部——《星战前传:幽灵的威胁》在全美首映,这是星战迷们企盼了近20年的电影,一时万人空巷,据说还有数百万人或逃学或矿工只为一饱眼福。此片何以如此轰动?这要从两方面说起,一是此片的前三部电影成果辉煌,产生了“名牌效应”:第一部,1977年的《星球大战(STAR WARS)》,总票房达7.98亿美元,全球排名第5;第二部,1980年的《帝国反击战(THE EMPIRE STRIKES BACK)》,总票房5.29亿美元,全球排名第14;第三部,1983年的《武士复仇(RETURN OF THE JEDI)》,总票房4.69亿美元,全球排名第23。此三部电影均是当年的排行榜冠军,且都获得过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它们培养了一大批星战迷。1997年这三部电影又被重新制作了音效并增加了一些电脑特技再次上映,票房依然可观,而且把观众的胃口也吊了起来,为第四部的上映作了必要的铺垫。另一方面,《幽灵的威胁》本身也制作得极其华丽,其电脑特技数量之大、水平之高均是前所未有的,保管让你眼花缭乱。本片的背景是未来的银河系,那时科技高度发达,推开窗子一望,满眼俱是飞船,密如蝗群。此景我们曾在1997年的《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总票房2.64亿美元,全球排名第103)中见过,但规模没有这么大。本片还以丰富的想象力虚构了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银河系人类、未来建筑(巨大的空间基地和海底水晶城等)、机器人(能曲体成圈滚动行走,并具有激光防护罩的射手——毁灭者等)以及交通工具(蝠鲼似的潜水艇和摩托状的飞行器等),光是不同的人类就有上百种之多,典型的如象苍蝇一样会飞的人、用前肢走路的人、双头联体人、还有那个贯穿影片始终起着插科打浑作用的长着长耳长舌的马面人佳佳·宾克斯等等。影片出众的特技和怪异的情节使观众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其中有三场戏尤其精彩:第一场是“水遁”, 两名绝地武士带着佳佳·宾克斯到那布星球的土著人那里去求助,这里是一个流金溢彩的海底水晶城市,他们借到了一艘蝠鲼形的潜水艇,在穿越地心旅行的过程中上演了一幕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子的游戏,这里的虾子自然指的是潜艇,小鱼则是一条长得象龙虾的巨型怪鱼,它比潜艇大十倍而又不到吞食它的“大鱼”——一头水生恐龙的十分之一;第二场是沙漠赛车,赛场里面聚集了各种银河系的人类,这么说吧,凡是在动物园里看见过的形象这里都有。稀奇古怪的赛车准确地讲应叫作近地飞行器,它们以超音速飞行,行进途中要频频绕过蘑菇状的巨石和秃山,要钻山洞、过峡谷(此处沙漠风光也无比秀丽),还要躲避沙人的伏击以及防止别有用心的赛车手的暗害,诸多自然和人为的障碍使参赛者不是中途抛锚就是车毁人亡,能坚持到最后就是胜者。这场比赛实在是惊心动魄,若真有这样的赛事,那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门票恐怕一张也卖不出去;第三场是“最后的决战”,它占据了本片片尾的20分钟,制作费用达2000万美元,真可谓一分光阴百万美金,它场面之大,表现之细腻,重新给出了科幻大片的定义。战场分为四处,一处是土著人的骑、步兵对贸易联盟的坦克加机器人,双方兵力过万。这是一场激光枪对大刀长矛的力量悬殊的战争。另一处战场是在天上,由少数几只那布人的战机力抗遮天蔽日的贸易联盟宇宙飞船舰队,影片的小主人公无意地加入了这场空战,并误打误碰地摧毁了贸易联盟的中枢系统,导致所有的机器人“停电”。第三处是绝地武士与黑武士之间的激光剑比武,让你欣赏到一场少林斗武当。最后一处是女国王带着卫队与贸易联盟总督及机器人的混战。四场战斗交叉上演,精彩纷呈。《幽灵的威胁》自上映以来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尤其在我国的影评界,更是毁多誉少,导致该片在我国票房惨败。这些影评人以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来看这部科幻片,怎能有好话说?在我国目前尚无一部象样的科幻片的情形下对一部美国顶尖的科幻片指手划脚,其结果只能是,现在我国没有人拍科幻片,将来也没有人敢拍科幻片。本片目前只发行过录像带,短期内不会出DVD影碟,这是因为星战系列电影的决策人物乔治·卢卡斯害怕盗版,不过,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以及在广大星战迷们的抗议声中,卢卡斯终于松了口,答应五年内出齐星战4部曲的DVD影碟。目前,《幽灵的威胁》在我国有德加拉公司制作的正版VCD影碟,中文配音,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
----
爱我者我皆爱之。
☆★★★☆
至HOT碟讯,尽在广州DVD/VC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