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zb_0001(bent)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12-25 15:16:15), 站内信件
|
AFI美国一百部最佳惊险片排名第一!这四十年来,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Psycho)可说是恐怖惊悚片的代表作,在1960年的当时,这部影片可谓好莱坞最暴力色情的电影。
该片可以算是所有现代恐怖片之母。与现代的恐怖片不同,希氏的影片更可以称其为惊愫片,没有妖魔鬼怪,所有的恐怖都在人与人之间存在和发生着,而且影片没有半点血流成河,扭曲变形等令人作呕的画面,完全是以其精巧的情节安排,演员卓越的发挥,还有希氏影片独特的五六十年代的音乐配乐形成了希氏招牌.
当年有多少观众被片中的变态杀手和那场脍炙人口的浴室杀人戏吓得不敢一个人洗澡。那浴帘外闪烁的人影,女主角惊恐的眼神,挥舞的匕首,黑色的血液,花花的流水,这些经典的镜头没有一点现代恐怖片的以恶心,音响取胜之处,却牢牢的抓住观众内心的恐怖情结,成为了影史上的典范。
当时有一个笑话:一位少女看完这戏后就再也不去淋浴洗澡了,她的母亲很担心,就写信给希区柯克问他怎么办,希回信说:”您送她去干洗吧!”
我第一次接触这影片是居然看的是一个香港抄袭的版本,是多年前翡翠台的单元剧”入魔”,由罗嘉良饰演小旅店的老板,主演的还有梁荣忠和何婉莹,最后的解释是魔鬼上身了,才酿起悲剧。当时觉得虽然结果是有点出人意料,但一点也不恐怖。只是当一出神怪鬼片来看。
真正看希氏的原装版本是在几年后某天的凌晨两点(久仰该片大名了,看到电视预告,特意把闹钟调到两点的。嘻嘻),当时的环境是在公司值班,门窗全锁上,周围漆黑一片,只亮着一台电视机,厅里只我一个人,另一个房间里睡着两个同事。在画面,音响,镜头的调度下,那种从来没有过的恐怖真的是从心里涌出来的。不然会觉得一股寒流流过,毛管都竖起来!还会不时回头看看背后,老觉得那黑暗中有一双眼睛盯着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伸手拍在我肩膀上,或一把匕首就捅过来。我已是个成年人了,自己也知道这样的想法好荒缪,但就是控制不住那种情不自禁的恐惧。我当时看到浴室凶杀那一段,已经想起以前看过的电视剧了。也就是说事件的真相和故事后来的发展已经了然于胸了。可是恐怖的感觉却一点也没有稍稍下降!各位朋友想一下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看着一部整个故事都知道的恐怖片,可是恐怖的感觉还是源源不断而来?由此可见希氏惊栗大师这个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的,决不是那些是那些二三流导演可比拟的。
顺便说一句,其实当时的环境也很重要的,试想一下:要是在大白天,光天白日的,周围还有其他朋友陪,那就恐怖不起来了。那也是我一开始就描述了当时的环境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有两部鲜为人知的续集。
第二集的剧情是延续第一集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医疗后,精神病患者诺曼终于恢复正常,离开了精神病院,重新成为社会中普通一员。诺曼自己也决定振作精神,重新做人,开始新的生活。但是他的释放却引起相等一部分人的的恐慌,尤其是当年被害者的家属。甚至有人上街游行示威,抗议政府及医院释放杀人凶手。诺曼终于回到了当年恶梦般的大屋,随他一起的还有一个打工时结识的神秘少女,诺曼见她背井离乡,无家可归,出于同情就收留她在屋中住下了。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少女接近诺曼原来是别有用心的。与此同时,少女更发现原来这屋中除他们两人外还不时有个神秘人出没。更可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诺曼那阴魂不散的母亲又回来了!:O一切都处于迷雾中,当年的悲剧是否会重演呢!?。。。。。。。。。。。。。。原先已恢复正常的诺曼最后在个人和社会的重重压力下终于又疯了,但是一切并没结束!It’s a begining。。。。。。。。。。。。。。
第二集的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执导的,应该是继第一集后多年后开拍的,由原先的黑白片变成彩色,主演旅店老板诺曼·贝茨的还是同一个演员,但已由英俊青年变成了五十十多岁的老头。可见续集和第一集相隔之久。但在风格上却秉承了希氏的一贯的作风,真相在悬疑恐怖中抽丝剥茧地揭开。在那黑暗的房间,伴着强烈而不可抑止的心跳,我再一次被投入到那令人触目惊心、疑幻疑真的汪洋大海中。
当时该片是在明珠台的连续三个周日凌晨分别播出一、二、三集。可惜的是在第三个周六的凌晨,我居然睡过头了,一睁开眼就已是白天了,闹钟响过也闹不醒,白白地错过了一出戏!自从这次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两部续集的出现了,无论是在电视上,正版或盗版的录象带、VCD、DVD上。
在装了ADSL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就下了这出好戏,但关于那两部相当冷门的续集,却没有找到过,不知有哪位网友知道有这两部续集的下载地址,麻烦相告一声,不胜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