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enik()
整理人: gp05(2003-01-15 02:43:11), 站内信件
|
据文献记载,“烹谷为粥”的习俗,源于传说中的皇帝时代。 我过历代粥的种类就有:麻粥、豆粥、麦粥(麦屑粥)、粟粥、 白粥等;为美味可口,有时以猪牛羊等的肉类或膏做配料(《 太平御览》所载),南方汉族地区还有以鱼为配料的。 由于粥易于消化吸收、如果加上各种药用配料,还可以御寒疗疾, 所以历代上至帝皇下至平民都喜欢吃粥。唐元明清几代的食谱、医书 中,也记载了不少粥的做法,甚至还出现了粥谱。粥的魅力,真是 “凡人没法挡”啊!
唐《食医心鉴》中有“高良姜粥”和“猪肾粥”,据说可以暖胃,驱风, 散寒,行气,止痛和治脚气、肾虚、腰腿无力的作用。 元《饮膳正要》中有“枸杞羊肾粥”和“山药粥”,可以治阳气 衰败,腰腿疼痛和虚劳、骨蒸久冷。 明《尊生八笺》中的“莲子粥”和“麋角粥”,可以益精气,强智力, 聪耳目和治下元虚弱。 清《粥谱》中的“菱角粥”和“地黄粥”,有解内热和滋阴润肺的功效 ,“小麦粥”则可以养心气,止烦渴,止汗淋,平肝气,治漏血和唾血。
少数民族也有吃粥的习惯,例如达斡尔族的“燕麦粥”、“荞麦粥”, 此两种粥皆以牛奶和狍肉为配料,风味独特。
-- Benjamin(Benik) 天天等待万人迷 分秒不停上发条
※ 来源:·Netease BBS nease2.gznet.com·[FROM: gw.gznet.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