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tack(派易的人人怪)
整理人: hnyjchuhong(2001-10-10 22:38:54), 站内信件
|
今天的我看昨天的我(自转形式)之二
(续前)有了这25兆的空间,我想可以把我自己的理想放在上面,那时候做网站的人真的不多呀,充其量就有CARBOY,009,华军和高春辉这些IT的前辈在发挥他们的网络资源优势,为我们中国的网络事业添上光辉的一笔。终于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想好了做些什么,说出来大家不要笑话我,原来我想出来的是介绍自己个性、相片、朋友等,还到处为申请个免费论坛在到处吆喝,真是有点孤芳独赏的味道。不过这些都是过去了,看看自己以前第一个做出来的网页,真是难看死了,好象三角猫一样。网上是自由的天堂,我认识了MOCK,这是99年了,他是一个做网站的天才(那时后的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能认识他我真是高兴死了,开始我们在电话交流,知道他想搞一个广州人的专门的我网站,并且想搞一个叫KEYRING的工作室,说实在的,我做网页的水平真的很一般,但是能和他一起搞,我相信会成功的,我们的工作室的网站终于在一个星期内做好了,里面的时尚和广州简介是MOCK负责的,而我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做IT版了。碰上21CN(那时叫华心电信)搞一个网站设计大赛,于是我们也去参加了,可惜没有名次,但是却在另一个地方举办的比赛中拿了2等奖,而且还有一些奖金。
有了点名气后,我打算跟OSTART的那个工作室(蓝**工作室)合作,但是很多因素没有谈成合作事项,不过感到荣幸的事,结识了另外的一些他工作室里面的朋友,也为往后的发展做了一个铺垫。机会来了,21CN的IT频道开通,想找OSTART他们合作一起做,于是我也凑合了一份,干了3个月吧,后来由于还是好象个人的原因就离开了。其实这是在全国有个非常好的个人硬件网站,就是飞翔鸟,但是现在已经改成倚天门户了。哎,可惜,不过当年它可是光芒四射的,我也在上面偶尔投上几篇稿件,不过上面的二手交易版却深深地吸引了我,并且也交了一些好的好朋友,他们是电脑硬件的发烧友,整天就问我广州有没有好东东,于是我想到了是否可以做些小买卖,因为广州有很多二手的电脑配件非常便宜的,如果卖到外地会有一个可观的利润,所以我就先自己掏了钱,买了不少二手的硬件,不到几天他们就把我的东西给买光了,而且好象还不够过瘾,他们说要做就做大的,合伙把这些二手配件都吃下来,因为他们那边的“下水道”销售渠道非常多,可以说供不应求,只要我能给货,他们就马上给钱。但是我没有这么大的资金,所以就没有轻举妄动,不过利润非常客观,赚到了不少!
到了大学第二年底,我把自己的网站改成了一个专门卖二手电脑配件的网站平台,网上订购,网下交易。一个电子商务B-C的雏形,那是国内可没有很多网站是这样做的,并且因此我的网站曾经被评为了某电脑杂志的最有潜质的网站,也被一家想做IT网站的投资者看中了,他力邀我去帮他做IT网站,刚好暑假,我答应了请求,不过他给我待遇真的是低的可怜,不过为了自己兴趣,我还是做了一个暑假,在缺少自身宣传的情况下,我看不到单干可以成功的希望,我决定不干了。后来公司被深圳的赢时通收购了,他也跟着到了深圳工作,并且负责原来的网站建设,由于有了赢时通这个强大的投资背景支持下,他让我再一次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并且给我定下了目标,就是要在三个月内把网站的人流做到超过飞翔鸟,我考虑了几天,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复,OK,干吧。于是我和一个另外的朋友就开始为这份工作开始筹备了,他也为我们争取到非常优厚的回报,并且极力游说我去深圳公司去干,但是我还没有毕业,所以我还是拒绝了这份好意。。。。。。。。结果又干了3个月,没有什么起色,他说公司考虑减少经费了,而且我的同伴又退出了,到了这个前后两难的地步,我选择了不再干了,但是和他我到现在还有联络,但他还在IT领域工作。
大学三年级的功课很轻松,我也经常不用在学校,我决定到外面找份工作,OSTART给我介绍一份有关电脑的工作,就是做以前的一个知名品牌的中国区技术支持,因为我对电脑硬件很熟悉,所以我成功的通过了面试。这份工作说轻松不轻松,不过还好公司提供全天上网的自由,哈哈,好休闲。工作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接听一个免费的服务支持热线,解答用户的问题,大多数问题我都会解答,但是有些真的很技术很技术的问题就只好转交到香港那边的专业工程师去解决了,作为服务行业,我是不能够对客户发脾气的,就算遇到刁难的客户也要耐心解答,稍有不慎,被客户投诉的话,我就会被香港那边痛骂一顿,哎,苦呀。
这些工我也做不长,做了4个月,我就离职了,后来到了一家专门给IT行业做策划的公司里面做,刚好碰上AMD的一个用户PARTY,我转为了做PLAN,帮忙一起策划了一次“AMD心跳极速DIY PARTY”,并且有三站的展示活动,分别是广州、北京、上海。由于是公关公司行为,我接触到了不少媒体的记者朋友,因为公司有不少的现稿需要他们帮忙去刊登的。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接触媒体了,因为我也偷偷地在外面找一些公司帮他们发表软性文章在各大媒体上面,当然也很羡慕记者这个工作职位,于是在一个机会,又到了广州电视台里面工作,负责一个关于网络电子商务的电视节目,并且真正当了一回记者。经常去一些在花园酒店的新闻发布会,去了把摄像机一摆,到处随便拍一下就可以完事了,并且可以得到不错的优待呢。2001年的网络退潮,栏目也支撑不下去了,因为每期的节目我们都是以报道网站为主,并且收取一定的制作成本和广告费用来维持栏目组的生存。到了最后栏目组决定改为私人承包了,一个我的上司承包了这个栏目组,我向他提议就干脆做数码方面的节目,并且把栏目重新命名为《数码前线》,专门报道一些现在最新最快的时尚数码产品,比如说手机、MP3播放器、数码相机等。经过了一个多月的重新整理,等上节目重新呈现在电视屏幕上了,并且第一期在某手机赞助下成功推出。(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