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DVD/VCD>>№1 碟碟不休>>≡ 2001年碟报 ≡>>2001-10>>碟报:D9·空军一号·第五元素

主题:碟报:D9·空军一号·第五元素
发信人: eastnet(东方剑)
整理人: eastnet(2001-11-03 14:03:09), 站内信件
from movie.online.ln.cn

除非银子特多,请勿盲目迷信D9--eastnet忠告 :)

焦点版《空军一号超码版AIR FORCE ONE: SUPERBIT COLLECTION》D9碟报

影 片 名:AIR FORCE ONE D商版本:焦点(查阅本站焦点版碟报) 格  式:D9 
碟 报 员:flyerzeng 发布时间:2001-10-9 人气指数:1974 
类  别:本站碟报 制作来源:DVD DVD版本:DECSS 
简  介:洗牌洗出新天地…… 

碟报正文:(暂时无原版DVD资料)
   这里就不赘言焦点版此片的一些外观和细节了,因为基本和同一版本的《第五元素超码版》的情况是一样的。单来说说这张号称“专供发烧友收藏”的SONY DVD的一些表现吧…… 

  由于这片的三区是由博伟而非SONY发行,因此比较D5和这个D9是没有价值的,不过好在有原来的DLM的D9帮忙,可以将同是D9的同一公司(都是SONY发行,但只是一宽一满的两种格式画面而已)的影片拿来进行一番较量了……

  首先要承认,相比《第五元素》,这张《空军一号超码版》所带来的变化就比前作来得明显,因为新的超码版本在图象上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一些,除了去除了杂讯等变化之外,较之旧版本,SUPERBIT的《AFO》图像上的改善就更加明显,尤其是对于影片中大量出现的灯光下的场景(本片几乎没有多少自然光线下的场景)和暗处的表现是有很大的提高的,这对于那些显示设备比较普通的观众来说由其重要,因为多数时候,旧版本在一般的电视机上,几乎看不出暗的场景深处的轮廓和层次。但是在一些片段中,我也看到了DVD的后期制作给影片带来的影响,在一些人物的中景和特写中,我发现其轮廓有一定的镶边现象存在,这可以反映出制作者因为过于强调图像的锐度所带来的副作用,不过总体上对于同样被视为发烧级制作的旧版本来说,还是进了一大步。在试片现场有人提到本片色彩不如《第五元素》突出的问题,实际本片本身就没有什么突出的色彩元素,这点无论是旧版还是新版,表现都是一样的……当然了,新版本图像的有所提高也带来了其他的副作用,那就是影片中数码味道本身就特浓的特效场面,在新版本里看起来真的是更假了……:)

  本片的另一卖点是音效,这里就不多言了,因为试片现场也没有DTS环境。

  至于本D版的制作,和焦点的另外一片《第五元素》一样,没有什么可多说的,不过这张碟没有那个看起来很多余的中文MENU,因为这么简单的碟真的没必要去劳那个神了,另外本片原版没有中文字幕,只有英、法、西等国字幕和CC字幕,D版的中文字幕是三区的,对位没有问题……

补记:今天有消息说市面某些做D5牌号的D商要拿这个SUPERBIT版去做D5,这些家伙大概脑子都坏掉了,本来SONY发行这个D9就是要的SUPERBIT,如果拿到D5里去乱压,那还不如找原来的一、三区版D5做DECSS呢?谁要去买压缩了的SUPERBIT D5才是真有点傻劲呢……

再补记:D商说明天还会有同样SUPERBIT版本的《卧虎藏龙》以及艺匠公司发行的未剪辑版《本能》D9到货,可能都是这个焦点版的。

 焦点版《第五元素超码版THE FIFTH ELEMENT:SUPERBIT COLLECTION》D9碟报

影 片 名:THE FIFTH ELEMENT D商版本:焦点(查阅本站焦点版碟报) 格  式:D9 
碟 报 员:flyerzeng 发布时间:2001-10-9 人气指数:1802 
类  别:本站碟报 制作来源:DVD DVD版本:DECSS 
简  介:撩开SUPERBIT面纱的一角…… 

碟报正文:(暂时无原版DVD资料)
   今天本不欲前往D市,因为吸引人的影片不多,可是D商电话里称超码版(SUPERBIT)有两个品种面市,于是还是咬牙过去了一下…… 

  拿到碟的时候,感觉有些奇怪,因为网络上公布的原版都是金属底色的封面,可是到手的D版却黑色的衬底,不知道怎么会是如此,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那种金属底色对扫描仪来说,是种灾难,因此D版给修改成了黑色,不过看起来黑色也还可以,总比市面上碟宝、碟中碟、宇宙制作(辽宁文化)等版本在封面上鬼画糊涂、一通乱来要好得多……比较引人注目的还有每个封面右下角D商的LOGO——焦点,是一个蓝色的长方形LOGO,粗看之下,我还以为是个贴纸,结果一摸,原来是印上去的,看来D9的战团里又多了一个人物……

  碟面是珂式的印刷,片基和市面上的所有D版一个颜色,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同。放到碟机里,读片情况还算可以,好像除了比较少的部分之外,我随手拿的几张轮番测试都可以正常读出……

  正片开始之前,我看到了SONY DVD——COLUMBIA/TRISTAR的新的片头,充满了数码色彩,也非常之清晰,比前段时间那个闪光DVD的片头要漂亮许多。《第五元素》出SURPERBIT版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的,因为从D5时代起,此片就一直被DVD玩家称为是SONY发行的电影DVD中的翘楚,即使到了D9的时代,能够超越SONY那张发行于DVD初级阶段的D10(一宽一满的画面格式)的影片可以说是屈指可数。SONY此番那此片来作为其发烧系列的头炮,可以说是有点赌博的心态。为了对比这两个版本的异同,我特地在D商那里找了张星际的DECSS D5的此片,来一比高下。

  首先播放了D5,在场的人都认为此片色彩和层次非常丰富,为DVD中少见,就像彩电中松下给人的感觉一样,色彩的表现尤其突出。再看新的SUPERBIT版的D9,在同一环境下,新版本的图像更加富有质感,虽然色彩上的取向非常相近,但较D5图像上的杂讯基本未见,一些细部的渲染更加明晰,整体上无论是显示的图像精度和色彩的饱和度都令人满意,虽然较D5没有什么阶段性的提高,但可以看出SONY对此片的图像还是经过了一些再处理和制作,虽然只是在普通的电视机上,但它的表现是超越原来的版本的。在声音上,SUPERBIT的第五元素可能带来的变化要比D5大得多,无论是空间感还是低频的下潜深度都超过了原来的D5,这还仅仅是DD声轨的表现,如果有机会尝试一下DTS,可能这种震动会来得更大……

  现在再返回来谈谈D版的制作,虽然我没有见到原版,但我早就预言过从技术的角度,这个SUPERBIT版没有什么难度,事实证明也是如此。焦点版的这张D9没有什么值得多挑剔的地方,就是多做了一个隐藏式样的中文MENU,是用截图的方式来实现的。由于此片的原版就携带有中文字幕,这次总算可以摆脱原来的三区D5那种斗大黄字的折磨了……对于这张D9来说,唯一需要担心的是片基的问题,大家有条件的话,可以多试几张,因为这个D9与市面其他牌号的D9不同,是裸片形式销售的,因此完全不用担心因为要拆包装而遭受D商的眼色……

  随便说一句,这张片我最后按照市场零售价18元,在我看来,凭着市面那些D9的片基,所有的D9应该也就只值这个价格……

 




----
 爱我者皆爱之。 
     ★★★     
    至HOT碟讯,尽在广州DVD/VCD!!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