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彩云之南>>◆ 掷地金声他乡赋——精彩转贴 ◆>>2001年10月精彩转贴>>(转载)云南女子

主题:(转载)云南女子
发信人: achao82(誓死考研)
整理人: moonjj(2001-10-10 00:00:55), 站内信件
    云南在中国南方以西,西部以南;永恒的春天,阳光,花朵,总是在开放的省,在云南,花朵在每一日开放.舒缓的红色高原,河流,湖泊,巍峨的蓝色群山,它的西部向世界的高处攀援,南部则进入亚热带从林,长满世界上最美丽的植物.这是中国最柔软的省份,就像支南这个词一样,给人一种永远是蓝蓝的天,飘着些懒懒洋洋的白云的印像.云南女子,就像这种天空和白云一样,柔软,多情,清新而单纯,总是附着在大地上
,并不飘走,云南女子的生命中总是更多一些诗意的东西,来自生命,来自自然而不是智慧和文化的东西,我把这种特点叫做柔软.
  在云南"块母"很少.块,就是魅梧,块头大的女子的意思.在云南话里"块母"是一句骂人的话.但柔软并不仅仅指的是形体上的,云南女子很少有那种女权主义者,女子们的光彩来自自然的灵性,而不是智慧,靠的不是文化.有智慧的女人少,有心灵的女人多.在云南,女人像云或者植物,织物一样飘着,你永远见不着那种穿着蓝袜子,侃侃而谈波伏瓦,女权主义的人.革命时代的意识形态改造似乎对云南女子的影响很小"不爱女妆爱武装"和思想解放在云南并不流行,即使在革命时期,各民族的女子也坚定不移地穿着她们的传统花衣裳.今天依然如此,女子就是女子,她们自有她们关于生命的道理和方式.并不会像男人们总是跟着时代走,现在从服装上看,云南的男人早己"汉"成一堆,己经很难区别他原本是哪个民族的了.在经历了"文革"时代的硬化,最近二十年的现代化之后,云南女子依然是妖滴滴的,软绵绵的,情深意长的,害羞怕生的和快乐而美丽地肤浅着的.nia的,汉语里没有nia(平声)这个字只有云南人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撒娇的,娇气的,骚首型姿的,亲密的等等.如果你一女子对nia的话,那就可能是一段韵事的前兆.在公共汽车里或公园里听云南女子用云南话聊天,就像是在听恋人絮语.云南女子热爱日常生活,她们的日常生活总是与某种轻松肤浅的方式有关,在酒吧,咖啡馆,严肃认真的关于女权问题的讨论会之类的地方你很难见得到云南女子,她们总是像蝴蝶一样坏绕着那些散发着日常生活之芳香的场合,公园拉,商店拉,车站拉...环绕着那些有着古老配方的小吃摊,小嚼小撕着那些酸的,辣的,凉的,甜腻腻的...之类令上帝也垂馋欲滴的东西.三八节前后的春游,是云南女性的最重要的传统活动,妇女们在怒放着,爆炸着各种各样的鲜花的日子成群结队的出游,在青山碧水之间,在永恒的蓝天之下...如果这时候你在云南,你才会知道杜甫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是什么意思.
  云南女子普遍身材好.这是一个四季如春的省,女子们很难依靠时装来包装自己,在最南方的傣族地区,人们甚至永远不会有穿毛昵大衣的机会,女子们永远是穿裙子,在国王面前也是如此,革命也不能强迫他们换上长裤.在历史上,一些部落的民族更像希腊一样以裸体为荣.六十年代,在云南南方的山区,你还可以遇见那些裸露着她们波罗密一样丰满的乳房的女子,纯洁,健康,不知何谓羞耻,但今天都汉化了.在南方炎热的天空下痛苦的穿着衣服,一身的汗.云南最流行的时装是裙子,冬天也是.而裙子是衣饰中最少文化,等级,贵贱区别的一类,裙子要突出的只是女子们的身材,那直接来自生命的东西,而不是通过服装显示的社会地位,贵贱尊卑等.一条价值连城的裙子在云南毫无意义,如果它体现的不是一个婀娜多姿的身段.
  但所谓柔软,也是程度不同的.俗话说,一方土养一方人,此话在云南最为贴切.很难用某种筒单划一的概念来概括云南的女子,云南是个多种不同的生态,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多元文化并存的省.西部的女子与南方的女子也不同.不仅仅是文化习俗不同,更是生命本质的不同.在云南,爱情像往日的神话那样,来自心灵和肉体,而不是来自经济基础,文化,道德和社会地位.在南方,最颇女子们呈现为古铜色,眼窝深陷,像深不可测的母狼,有着火焰一样的情欲和单纯如山泉的心.傣族女子却含蓄一些,但心地同样单纯.但柔软是普通的,总的来说越靠近边缘,越靠近亚热带,女人们越柔软,在那边女人的概念与中国传统完全不同,与当代的传统尤其不同.女人就是女人,柔软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生命的本质和真理的一部分.永恒的女性,指引着我们上升.哥德此话的意思,在云南可以直接地体会到,女性总是用生命来感动和引领那些在智慧,理性,权力的迷宫里迷途的男性们.
  但云南女子的普遍有某种自卑感,这是文化造成的.文化的势得眼老是把云南描述成一个落后封闭没有文化的蛮地,把这个伊甸园般的大寺和她朴素的民族生活说成是落后并有待解放的.从教育中和从大地上获得的结论不同,文化给女子们的影响是"生活在别处".所以云南女子尤其是文化中心的知识女性普遍有一种"天边外"情结,许多女子对外面的文化中心,以及由此构成的"远方"怀着一种反常的憧憬,以为世界的天堂在山那边,许多云南女子跟着操一口标准普通话或英语的平庸家伙远走高飞了,后来才发现她其实一开始就是被投生在世界的天堂里的,后悔莫及。
  但有无数女子并不在乎天边外,她们在世界的黄昏,依然像古代那样,赤着脚穿过故乡的大地,走到一条河流边上去汲水,像梦中的女神那样,唱着神曲般的歌.


----
你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我的心波——  
我感到惊讶,也感到欢喜——希望你能与我永恒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希望你铭记,你我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