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华中篇(鄂、豫、湘、赣)>>江西>>零一江西之旅全纪录——5 汪口

主题:零一江西之旅全纪录——5 汪口
发信人: dynadino(大头)
整理人: din.don(2001-10-15 16:49:49), 站内信件
2号,竟然没到6点大家都睁开眼睛了。早餐前大家又在李坑四处溜达,发现昨天满地的炮仗碎纸已经不见了,真的佩服起李坑的环境卫生系统。
再游清晨薄雾中的李坑还是别有一番风味,可惜我们的计划是今天争取赶到北线的尽头——沱川理坑投宿,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就回住处吃早饭了。

同住李家的那对夫妇来自上海,另外4个四五十岁的游客来自南京。早上打了招呼,南京客就抱怨昨天夜里1点多还在放炮,3点多又有人来投宿,JJMM也知道些少,我却是睡得象块木头(中国的形容不太好听)浑然不觉。
早饭是油条小菜,加上一大盆粥,全在一股农家环境下也变得有些趣味。

8:00左右告别李坑,我们在村口每人坐一部1元的摩托车约1公里到大路口,之后坐每人2元的公交巴10多分后到汪口路口,一块大大的牌子告诉我们俞氏宗祠前行1000米。

其实也就是400多米我们已经到了村口,俞氏宗祠就在眼前。应该每人10还是15元的门票(我也记不清了,反正给我们的门票有汪口5元和宗祠10元两种)被MM砍到3个人25,发现到这些地方尽量冒充学生忘带学生证村民也不会太计较。
俞氏宗祠占地千多平米,正门紧锁,要从右侧门进去。建筑是清代中轴歇山式(咳咳,介绍是这么写的!),也就是院内后方起高台,再进跨院再起高台。远远望向院子尽头的墙上挂着俞氏先人夫妇的巨幅画像,前院的高台上按照祭祀仪式已经放好了。院中四处有精美雕刻,也在文革中毁坏了不少。院墙上还有手抄的俞氏各代的辉煌成就,不过几个进士,对我来讲也不觉是什么光辉成就。
在我研究祭台上的种种器具时,一个40多岁的汉子走过来说9:30有祭祖表演,我们可以先到村里看看。因为已经剪了一次票,他就主动说可以给我们的票签字一会儿进来没问题。他签了个“程”字,我奇怪,问道:您不姓俞么?他说他是村支书。(后来和MM讨论,MM的理论是婺源是朱子的故乡,朱程一家,所以程也不算外姓,不知然否)

汪口是建在河岸的一边,地势有小小起伏。村里对旅游的重视从良好的路标系统可见一斑,不禁对程支书另眼相看。一路看到不少狗,想到攻略读到的“汪口、多狗、好斗” “汪口、多狗、嗜睡”,与所见所闻(有两个器官是可闻的:))对比重新修订为“汪口、多狗、略臭”。
其实建筑和李坑如出一辙,只是在一经堂有小小其他发现。一经堂据说收了一幅名人的贴子(当然我看不到),小院里坐着两三个男人。看到同样在文革中被破坏的木雕里有两块窗棂雕工精美细腻、保存完好,问那老者,答曰:我藏起来了。听口音似是江浙一带人氏,却坚称自己是本地人。厅里还展示了一些旧时的互助基金契约,算是有些真家伙给我们看。抬头看到天井有两层水平的罗马帘系统,一问,才知道下层遮阳、上层挡雨,都是为了保护一经堂。老者仰头望了望,刚好太阳就要晒过来了,便和另一个男子即时打开了遮阳层,也算是给我的问题做个演示。
汪口也不是大村,不多久也就走到村头了。

9:30回到俞氏宗祠,刚好赶上祭祖表演开始。
十余人穿了旧时的仪式服装鱼贯而入,一旁有人做讲解,通过放置两旁的音响远远就传了开去。不同的仪式中由一旁的解说员作简单介绍后就由台上的司仪真刀真枪的指挥,司仪用的是微型无线麦克风倒让我吃了一惊,好在奏乐的是真真正正乐手,没用CD:)各种仪式大同小异,看了不久也就没有太多兴致了。回想到之前在台上看到司仪用的稿子,看到台下还有一批汪口的孩子看的入神,庆幸这个表演应该还不是太旧。
出了祠堂,看到墙外的告示,这几天每天四场表演,Oh My God!

10:00照旧是走原路到大路口等车去晓起,看到有人开车要去江湾看江总故居,呵呵,过多1年江湾到晓起的公路再修好了,婺源必将变为公费旅游的热点城市了吧:)



----
<img src=http://uh1.gz.163.com photo?name=dynadino>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