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iyunz(兿云)
整理人: red_angle(2001-10-04 05:13:05), 站内信件
|
在这里我提到论坛的贞操问题,或者直译为论坛用户的贞操问题。用户们流连于某一个论坛,对它抱着支持、迷恋、关注与投入等复杂的情感,这种情感可能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犹如三从九德般忠诚,同时也可能游击于好几个论坛,像花蝴蝶一样飞来飞去。以上两种情况,我素来见惯不惊,铁杆用户的赤诚之心自然天日可表,游击用户也是东捣鼓西折腾忙得不亦乐乎。但是近来出现了第三种情况,一些"美文"--我似乎不敢非议其"美",但是它会在同时出现于各大论坛,雨后青笋般齐刷刷地冒出来,所有文学论坛都会看见它的身影,所有文学爱好者都会接受它的熏陶。
我认为,一个人如果同时闯荡这么多论坛,哪怕她精力超人也会在一年内因疲劳过度呕血数升而死。我实在很沉痛网络文坛即将损失这样一位优秀的写手--事实很快证明我这是多虑了,人家活得非常欢腾,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一个态度问题。如果是认认真真地流连如许多论坛,一年之内必将精疲力竭呕血抱憾而死;如果是敷衍了事地游逛如许多论坛,逛一圈下来必将手抚胸口喘气十一分钟;但现状只是在如许多论坛里匆匆贴上自己的美文然后绝尘而去,俗话叫"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等到又装填好一发子弹,便坐上快猫下乡送温暖去,给各大论坛的读者带来美的享受与思想的洗礼。作者马不停蹄地一路贴过去,如同糊电线杆,如同插秧子,如同邮递员派送EMS,又如同刷墙,顷刻间一排墙俱已刷上亮眼的白灰,路人无不驻足赞叹。
于是,好不快活。
网络文坛的功名在手,盛誉加身,真真好不快活。
而我又该怎样评价这种"刷墙"(俗称灌水)现象呢?论坛的精髓在于交流,在于关注,而这种刷墙现象却只是焦迫地展开自己每月数次的美文巡回展罢了。作者在台上猫步来去,潇洒自如,台下闪光灯频频闪动,却只留住一个影子,此时在另一个舞台惊叹声又起。我能够理解作者无法去理睬甚至打量众多无名氏的回帖,天晓得,她一篇美文要贴遍多少个论坛,如果在每个论坛都要驻足与读者交流一番,劳动量委实惊人。论坛里的读者只须默默欣赏,大声赞美即可,尤其要牢牢记住这篇美文的作者,在这个时候论坛便简化为一本精装电子杂志的功用,更加值得表彰的是作者不辞辛劳将这本电子杂志四处送货上门。是啊,她已经够累了,她又何须多言去敷衍那些天真的咏叹呢?她又何必费心去关注那些繁华的论坛呢?除非,在那些一流的大论坛里,对于那些一流大牌的回帖一定要虚心对待,圈子的大门即将为你而开。
网络文坛,它在一开始被认为是文学复兴的诺亚方舟。网络提供了最好的黑板任你擦擦写写,而不加予任何的局限与遏止,你可以在这里随心所欲地涂抹,却没有任何看的见摸的着的报酬,所有的付出与激情全都出诸于对文学的一腔热爱,字里行间虽然稚嫩却无比圣洁。去看看那些文学月刊上沸腾的都是些什么题材吧,愚蠢的商战,堕落的爱情,怨妇的矜持,富人的呻吟。于是你知道,这种对文学非功利的热爱在传统文学界失落已久。
以上是想当然的观点。
我曾经持着这种想当然的观点很有一段时间,当然,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基本上不是那样一回事儿。哪个网络写手没指望着自己能在网络上出名?像个半熟的西红柿那样由青变红。这种想法我认为很正常,完全符合基本的人性而没有假大空的迹象,事实上就算这样也比那些写滥俗题材去混杂志稿费的所谓传统作家好上三五倍,至少网络写手们都是在用心写作,精诚所至。但是,近来随着网络文坛在争论与反思中变得愈渐红火,随着网络名写手在层层炒作下得到了愈渐的殊荣,网络文坛不再是一个馒头而进化成了一个包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心急却是可以吃热包子的。为此你必须得具备才华与勤快两大优势,一边忙碌地跑动着一边将自己的才华向四面八方撒出去,抛出去,天女散花一般纷落论坛。
网络并非纯洁之地,这早就不是什么稀罕事情,在网络里面也欺骗,也势利,也无耻,也造爱,也耍流氓,也言不由衷,也恃强凌弱,也欺善怕恶,小人在网络里面依然是小人,好人进了网络却可能亮出一点平日里遮遮掩掩的恶念来。在网络里齐聚了由现实生活中衍化而来的功利之心,以及这个新生之地里自产自销的奇思妙想,于是无怪乎斑斓夺目光怪陆离--对此我早就习惯了,然而每当我在网络中看见一种素未谋面的鄙俗,仍然忍不住要奚落一番,因为我知道它将以骇人的速度发展壮大,四面八方成燎原之势。如果我不趁它弱小时赶快下嘴针砭--等到它铺天盖地从而心安理得起来,哪里还有能容我鸟嘴的缝隙。
论坛无须贞操,这里只是你成名的捷径,一个人的舞台。台下掌声如雷,观众如云,虽然也有我等鸟嘴翻动,在潮水般的赞美之中委实渺弱如蚊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