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中国文化>>☆ 个人·文集 ☆>>vc350 [vc350]文集>>读《水经注·浙江水》

主题:读《水经注·浙江水》
发信人: vc350()
整理人: red_angle(2001-09-25 14:06:34), 站内信件

                        三 江泮有古道焉

郦道元水经注:浙江又东迳寿昌县南,自建德至此八十里路,有十二濑,濑皆峻险,行旅所难。

    新安江一带奇山异水,只是于所谓“峻险”二字之品目,现在的人恐怕难以真正体会到了。因为此处如今已是筑坝围水,建成新安江水库,昔日之景色已不复再有。

    我从小就对新安江水库印象很深。那时侯的新安江水库担负着浙江大部分地区的电力供应。我们这山中小镇也是如此,只是到了某种用电高峰时,我们就会被牺牲了——来自新安江的电被切断,改而代之的是本地一个微型水电站的供电。值此时候,看着灯泡勉强发出微弱的一点亮光,很是不舒服,于是干脆关了灯,点上蜡烛,默默地将蜡烛燃烧后流下蜡油捏成一个个不同的形状,以此来打发新安江电重来之前这段无聊的时光。一般情况下,我会坐着一直等到它来为止,因为那种眼前徒然一亮的感觉真是非常得好,应该属于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之类的喜悦罢。可是有的时候直到夜已经很深了,新安江电依旧不来,也只好在家人的催促下惺惺地睡觉去了。

    自建德至寿昌八十里十二濑,我没有见过,但是我曾经对沿着此河道而修建的那条通往杭州的路非常的着迷。尤其是在读到吴均《与宋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后,更是对之达到朝思慕想的地步。从家乡有一条溪流向建德,所以这条沿着河道修建的公路也经过家乡。那时我在建德附近的一家中学听课,每次骑车至学校后,总觉得意犹未尽,非常想就此骑将下去,一直到达杭州。可是那里能够呢?只能惆怅地望着前方的路和江水始终相伴一起朝着杭州延伸开去,叹叹气罢了。这是一条自古就有的路,它之所以沿着江修建,自然是因为省力,似乎也由于悠扬的水流声对行客而言是种抚慰。当我立在江边的时候,常常会想象古时的读书人在乡试之年,或走水道,或行陆路,风尘仆仆地路过此地往省城杭州赶考的情景,当他们伫立在我现在的这个位置,极目东去的江水,是会感到悲怆,还是会因为这日夜不息的江水而生领悟呢?

    公路的另外一头经过我的家乡,通往浙东一带的浙赣铁路线,但是在90年代以前,此路满是坑坑洼洼,为行旅所难。所以这里的山民想与外界交往时通常会选择浙西一带的城镇,这从他们流行的三个旅游线路可以看出来:新安江千岛湖和寿昌灵栖洞,以及金华双龙洞,前两者在浙西,后者在浙东,浙西三居其二。而且金华双龙洞只有那些有钱兼有闲的乡镇干部和学校老师才去的。一般人去的最多的是寿昌灵栖洞,往来方便,甚至只要有一辆自行车就可以去的。酷热的夏天,去过一趟灵栖在家乡是最值得向人夸耀的事情。但是据我看到的别人从灵栖拍回的“留念照”看来,那地方也并不算出色,如此的山洞在我们镇周围的山间可以说比比皆是,每个山洞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时侯,每当到了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的时候,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去一些比较近的山洞前进行野餐,有时候甚至还会请来本地的山民带我们进去游玩一番的。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