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品酒论道>>『品酒论道-酒识』>>1855年波尔多分级制度

主题:1855年波尔多分级制度
发信人: frankiejoel()
整理人: lovemildseven(2001-09-25 02:41:26), 站内信件
1855年波尔多分级制度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视为圣经,和你多葡萄酒的爱好者对波尔多酒庄的认识都以他为参照物。但是这个分级并非一成不变的,从一开始确立这个分级制度时,就招来很多非议,长久以来,也有和多人认为这个分级制度是有争议性的和不完整的。 

不知道是不是人们在内心深处总要将一大类产品排排队,从1663年就产生了分级制度,当然不是官方发布的。这种分级是为了标定葡萄酒的质量和价格,基准就是波尔多当时4个顶级酒庄(Premier Cru),Haut-Brion, Lafite-Rothschild, Latour和Margaux。 

1855年,法国正值拿破仑三世当政,三世国王想把世界博览会放在巴黎举行,而且想让全国的葡萄酒都来参展。于是,他请波尔多葡萄酒商会筹备一个展览会。这可无异于去捅一个马蜂窝,因为那些酒庄个个都很自以为是,然而博览会的胜出者只能有一个。于是波尔多商会把责任对托给一个葡萄酒批发商的官方组织Syndicat of Courtiers,让他们将所有酒庄分为5级,每个吉伦特区的红酒生产者都包括在其中一个级别里。两周后,Syndicat of Courtiers拿出了他们的分级,包括58个酒庄,4个1等,12个2等,14个3等,11个4等和17个5等。奇怪的是,所有的等级园均来自Medoc,唯一例外就是Haut-Brion,其他的产区也没有包括在内,甚至向Cheval Blanc这样在18世纪就已经十分出名的酒庄也没有包括在内。 

在这个分级制度内,同一级的酒庄也是有先后之分的,比如Mouton-Rothschild就是2等园里的第一把交椅。但是这种做法招来了很多批评。1855年的9月,Syndicat of Courtiers给波尔多葡萄酒商会去了一封信,说明在同一等级内没有先后之分,商会于是对名单进行了修改,统一级酒庄内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才将此事平息。 

自从1855年后,酒庄的名称、所有者、葡萄园甚至葡萄酒的质量都有很多变化。现在名列分级制度的等级园内的有61个酒庄。当然即便是酒庄更名易主,如果其历史上是等级园,他还将保持等级园的位置。唯一的一次变动就是1973年,在Philippe Rothschild男爵不断努力下,Mouton Rothschild由2等园升级为1等园。 

1953年在Grave区的13个酒庄被定为等级园。1855年就是1等园的Haut-Brion也包括在内。1959年9个白葡萄酒庄被定为等级园,这9个酒庄不再分前后顺序。 

在St. Emilion从1955年开始实行官方分级制度,并于1969年和1986年进行了2次重新评定。他的分级制度更大,包括的酒庄更多,但是也更灵活。St. Emilion的分级制度有3个等级,顶级A等园(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A)只有2个(Cheval Blanc和Auson),顶级B等园(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B)有9个,其他等级园场(Grand Cru Classe)79个。每10年左右,进行一次全面的品评后修改一次。至今,当初定下的等级园并没有太多的改动,只有1986年Chateau Beau-Sejour从顶级B等园降级为等级园(Grand Cru Classe)。 

Pomerol区是波尔多地区唯一没有分级制度的,但是有趣的事情是,这丝毫不能阻挡这里的酒卖出极高的价钱。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