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ony1979(网络水鬼)
整理人: kaiyun.lin(2001-09-23 15:29:23), 站内信件
|
中国对付美进军阿富汗的上、中、下策(1)
2001-09-21 13:09:52
对于此次美国准备进军阿富汗的企图,中国必须高度防范并仔细思考。如若让美国得占此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打交道的战略要冲,将极大遏止我西进中亚的未来战略,不利于我东方 文明联合伊斯兰文明对抗西方宗教文明的未来发展。目前我拥有的有利态势是与巴基斯坦 这个伊斯兰国家有相当良好的各方面关系,为遏止美国的单边势力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据点。 不利态势是,美国此次进军阿富汗挟“正义”之名,且军力后备力量超过我可以提供的对 抗力量。为此我提出上、中、下三策,以供探讨。
上策: 上屋抽梯,关门捉贼
这个对策中,重点在于如何架“梯”,如何抽“梯”,如何关“门”,如何驱“贼”。 既然美国挟“正义”之名发兵,中国政府首脑可以不置一辞,由代理部门比如外交部发表 意见,在强调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认同美国的报复性袭击行为。中国政府首脑不 应发表见解,但由外交管道予以美国强烈暗示,准许美国实施攻击。中国必须注意不要强 调必须经由联合国授权予美国实施攻击,否则未来的“梯子”会太牢靠而抽不掉。美国以 此次一己之私(损)兵发阿富汗,本身自己对能否得到世界各国应允就心存担忧,但迫于 世界领袖的地位与国内民众的压力,攻击阿富汗已如箭在弦上,不好不发。
中国应迅速与巴基斯坦及俄罗斯加强协调沟通,表示应允美国以“反恐怖主义”为名进行 军事打击,目的是防止俄罗斯出于争地区霸权之意阻止美国进军,为美国顺利攻击阿富汗 架上“梯子”。使得美国不再花费脑筋谋求联合国的名义,无所顾忌地单独行动。
巴基斯坦应准许美军有地域限制、有规模限制地使用巴方基地。有地域限制,意指美军不 得使用前线基地,使得美进攻力量易于协调滞留,可使用北部地区阿富汗裔居民众多不利 安全稳定为由要求美国驻军巴南部基地;有规模限制,意指美军不能发动超大规模打击, 以防阿富汗力量无法抵抗。迫使美国进攻力量只能细水常流不能奔腾汹涌。目的使阿富汗 战争能够拖延时间,争取世界舆论支持。
待美国军事打击阿富汗超过一定时限,如3个月,应由巴基斯坦出面秘密促请伊斯兰国家 出头表态制止战争,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反美停战活动,骚扰美驻军基地,干扰其正常军 事行动,同时由塔利班联络伊斯兰极端教派出面发动圣战威胁,由中国出面以“反对战争 导致更大规模恐怖主义报复行动”为由提请安理会发表“反恐怖促停战”声明,为“抽梯” 制造舆论。
美国必然不甘心得不偿失的进攻结果,期望更大规模地进行速战速决。可以授意巴基斯坦 挑动印巴边境的克什米尔武装制造印巴边境摩擦,然后要挟美国参与协调,使巴基斯坦借 助美军之力趁机在印巴边境问题上捞些好处,让印度有苦说不出。
中国对付美进军阿富汗的上、中、下策(2)
2001-09-21 13:09:52
随后由中国协同俄罗斯共同要求塔利班政权妥协,以及美国撤军,可由巴基斯坦军队进入 阿富汗充当协调员与秩序维护者,拒绝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可由伊斯兰国家协调发出声 明,由伊斯兰国家自己出面组织维和部队解决阿富汗问题。
让美国体面地进入,狼狈地撤出,同时使得阿富汗地区没有除伊斯兰国家力量以外的势力 介入,是这个策略的期望。其目的是一方面让美国得到暂时的出气点以及长期思考的痛楚, 另一方面是协助巴基斯坦控制阿富汗地区,为中国势力平稳渗透中亚地区做好踏板工作, 通过经济合作与战后重建过程,改善与伊斯兰国家、民族的关系与情感,消除疆独分子滋 生的外部通道,中国境内必须采取温和、宽容的民族政策,开放中国西部与中亚国家边境, 让和平、和睦、民族共存共荣的气氛在以中国新疆为龙头的地区蔓延,覆盖中亚地区,让 伊斯兰民族与其他中亚少数民族能够自由来往于中亚其他国家和中国西部地区,一方面带 动中国以新疆为中心的西部大发展,另方面打破伊斯兰民族主义要求建立分裂国家的动力, 以中亚各国相互联系的繁荣与中国的经济发展龙头作用相接合,将中国势力向中亚拓展, 借助中亚国家的力量形成广泛的反民族独立、促地区联盟发展的力量,此举可加速中华文 明借助经济发展的力量向外渗透的过程。从而使得这个东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接合部的极 端宗教情绪向着文明过渡部分的柔和、广泛、宽容、协作的气氛转化。
这一步的伟大意义还在于,为未来中国形成自己的“CTO”积蓄力量,中国不能指望并安 于成为“WTO”的一员,必须做出自己的“全球利益”与“全球战略”的思考。形成自己 的“CTO”,才有可能以类似美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成为一个领袖国家。前苏联力量的崩溃, 在于华约的解体。一旦前苏联的地区联盟解体,苏联就失去了一个在地区间利益转化与分 配的过程中获得额外利益的机会,导致其实力的骤损。中国如果不能形成自己的“CTO”, 就绝无可能有获取额外利益并赶超美国的机会。其实,以美国为龙头的“WTO”,是一个 对美国只有绝对额外利益的组织,它借助这个全球体系来分担它自身衰落或发生意外的损 失,它又借助这个全球体系来获得超越其他成员国家的高额利益。换言之,作为“WTO” 成员的中国,永远要参与承担美国利益损失的分配过程,还要永远从自己赚取的利益中分 配一份给美国,这样是永远无法超越美国的。要想摆脱这个境地,中国就绝对必须建立自 己领袖的“CTO”,让自己的损失由组织全员承担,而组织成员的利益可以让自己分享一 份。中国要做的事情,就是作为龙头,带领这个组织向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竞争。
中国对付美进军阿富汗的上、中、下策(3)
2001-09-21 13:09:52
上策的着眼点,立足在中国的视野不是局限在自己的境内,而是向外部拓张的观点上。国 家不同没有关系,国家有边界也没有关系,只要所有的利益能够超越国界向自己汇集,那 么这就是中国最伟大的成功,这是一种领袖国家的成功,一个文明繁荣昌盛的成功。
它共有3个目的: 1、折损美国全球称霸的经济与军事力量,防止美国势力在此地区的渗透与存在; 2、改善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情感交流与道义友善程度,打开中国向此地区渗透的大门; 3、关闭疆独等极端分裂主义分子自由往来东西方的走廊,利于自身内部环境的改良。
中策: 浑水摸鱼、顺手牵羊
这个对策的目的,是从眼前的功利角度出发,着眼于保护目前的中国国家利益,阻止其他 势力对中国的威胁。
中国可以要求美国必须以联合国授权的形式展开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尤其是以联合国反 恐怖军事行动的名义参与进去,从对阿富汗的重新瓜分中获取属于中国的一部分利益。其 好处是可以在中国西部以外建立中国的军事存在,并以此防范美国通过对阿富汗的控制来 影响中国西部分裂势力的活动,从而牵制中国西部大发展的战略。
中国可以与巴基斯坦联系,要求美国必须通过联合国决议才可使用巴基斯坦的领空与基地 进行对阿军事行动。此举其实并不难做到,以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与对其他国家 的压力与牵制力,是不难组织一次类似沙漠风暴的联合国军进攻行动的。
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可以展示既有的与美国可对抗可合作的力量,从而在亚洲东部 的行动中获取主动权汇集更多的筹码,可以有效地以军事等各种手段控制中国西部疆独势 力的活动程度。它对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来保障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是有利的。
但是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参与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将在世界文明的冲突中,将 自己放到与伊斯兰文明对立的立场上,不利于东方文明未来与伊斯兰文明的情感交流过程, 将使得未来的文明融合过程无比艰难,是一种缺乏宏图大志的考量。同时,它将把中国同 巴基斯坦的关系降到一种纯粹的利益互动的层次上,极大地伤害彼此之间的民族交流的感 情,降低了文明间、民族间的血肉、心灵沟通交流的程度,使得利益利用上的合作关系成 为一种很不牢靠的联系,随时可能因为利益的得失而反目。
同时,此举将会极大地破坏伊斯兰国家的团结力量,使得中国期待复兴的道路上减少了一群 强有力的同盟者、支持者,中国的复兴将可能被迫以自己的力量来挑战强大的西方宗教文明, 虽然从长远上看,伊斯兰文明是东方文明的对手,但同时它更应该扮演一个支持东方文明 挑战西方文明的助手的角色,我们实在不应该自弃朋友。
这种策略的局限性在于中国过分地将自己的焦点放在眼前的国家境内利益上,忽视了为自己 创造一个发展的大环境,是一种专注维护自身小我的做法,却缺乏一种培养一支队伍使自己 成为领袖的气概。
下策: 隔岸观火、走为上
这个对策的目的,是从中国眼前出发,致力于中国自己的发展,一概不管可能有损既得利益 的一切外部事件。
中国可以从道义上对美国做出各种约束要求的姿态,但实际上对美国的任何要求都予以妥协 承认,对于美国攻击阿富汗采取隔岸观火的做法,只要能保住自己同巴基斯坦的友好关系即 可,使自己未来在同印度的制衡较量中获得一个犄角之助。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不损失中国任何已有的利益与国际形象。
坏处则是多如牛毛。它将使中国丧失未来所有可能基于道义的支持,而所有的朋友都建立在 功利的基础上,使中国完全没有一种成为领袖的气质。同时, 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与利益存在,对中国西部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国将没有一块可以 作为战略缓冲带的地域方向。东部跨不出大海,南部受制于美国走卒,北部俄罗斯压顶,西 部还被美国牵住尾巴。中国就只有听天由命地追随美国,充当美国攫取全球利益的重要先锋 与筹码,同时也是它全球利益消化的重要市场与供应地。
对于重振中华的梦想来讲,下策就是死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