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 广告原动力>>相关报道>>中国为什么就出不了国际性的大品牌 ——威胁到中国的强势品牌

主题:中国为什么就出不了国际性的大品牌 ——威胁到中国的强势品牌
发信人: winterlight911( )
整理人: winterlight911(2001-09-22 00:16:16), 站内信件



  走进北京几大商业部落,是美国人都有一种亲切如归的感觉,因为货架上摆放着各种美国知名品牌。从可口可乐到麦当劳、肯德鸡,从高露洁、汰渍,到耐克、李维,要不是价格的巨大落差和停车的场地太小,一个美国人在北京,会以为就是置身于他自己家乡的密尔沃基的小村镇。那里的货架上也是这些商品,其中干黄酱来自北京,可口可乐来自亚特兰大。


  说起来,美国还不是什么品牌大国。但是对于有政策性优势的美国来说,却是品牌强国。进入中国日常生活领域的美国品牌正在向我们挑逗:为什么中国就不能拥有一个强势品牌?中国入世对全球商业的开放,意味着国外品牌在中国找到更为舒适的环境与土壤,但是与此同时却少有中国品牌能够打入海外市场,难道中国只是酱菜与烤鸭的国度?为什么?


  通常,我们管单向的流通叫“奉献”,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懂得把这种单向的阀门逆止,而是因为我们太希望把位置更迭,这是我们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


  不少北京人所拥有的财富足可以购买那些售价最为昂贵的国际品牌商品。据经济学家杨帆的测算,改革开放20年来,被侵吞的公有财富约为25万亿人民币,相当于国家年GDP的6倍以上。仅仅从北京最贵商品的销售商情而言,杨帆的话不无道理。看来,什么也改不了北京对于品牌的渴望。


  我假设你去过北京,但我不假设你见过北京国际车展上的那些羡慕的眼睛。那些眼睛呆呆地望着展品的精致与华美,让我刻骨铭心,难以忘怀。我爱北京的每一个展会,我没钱,就是爱看!我认真地看并分析那一张张生动的脸。每一次,我都能看到品牌的魅力传播,看到商品的力量闪电般地传染给每个人,而且无论他是富有或是清贫。接下来,就是市场迅速地骚动不安了。人们开始讨论:我们是掐死福特,还是五体投地地崇拜它?人们扪心自问:我们如何才能更快地从别的公民或金融机构那里得到财产?


  因此,品牌对社会的暗示和示范作用非比寻常。虽然隔着一个太平洋和一个西印度群岛,市场仍然害怕极了。因为我还看到了许多张焦虑、愤恨、绝望、嫉妒,以及无可言传的中国商品的脸,开始向我涌来。后来就是某一个行业的主力品种开始价格战了吧?似乎除此之外,中国没有选择。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