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interlight911( )
整理人: lanyu111(2003-10-13 20:54:21), 站内信件
|
丰乳广告
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
为女人而做,女人却最为反感,也给女人造成伤害的,还有随处可见的丰乳广告了。尤其是有一定文化品位和自尊的女人,对这一类的广告大多排斥。对这些殷勤过分的广告,她们的态度可以用一句流行歌词来表示: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且不说在这些完全是男性话语的广告词里,隐含着多么浓厚的男性性意识,仅就其形式而言,这些广告也多是粗鄙可笑的。
我们不妨回头看看丰乳广告历程。它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即初露脸时,它是标语口号式的,还带有文革时期的遗风:“还我青春风采”、“扬起女性‘丰’帆”、“给我女性骄傲”,这些女性代言人(多为男性)喊出的口号壮怀激烈,颇得“伤痕文学”的真传。女人自己还没怎么的,他们倒义愤填膺起来了,这种假借女人名义虚张声势的广告不会引起女人内心的共鸣,虽然广告以第一人称口气,却难得有女人前去认领并化作自己的口号,她们只是抄手作隔岸观火状,这景象有点令广告主尴尬吧。
第二个阶段是再造成阶段:“一戴‘添’娇”“‘丰’胸化吉”,这和其它采用这种手法的商品广告路数是一样的,后来它们被指责为污染语言,是对汉语言文字的精华——成语的亵渎和篡改,这就引起不止是女人的反感和拒斥了。
接下来的第三阶段,广告商赚钱的欲望与色情的本性,已如怀胎四月的孕妇那般难以掩饰了,但仍表现得偷偷摸摸,别别扭扭的,很是一副“欲抱琵琶半遮面”的景象。一个广告态度暖昧、仿佛含义无穷地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另一个假惺惺地说:“从小到大的关怀”,还有什么“做女人”挺“好”、“不要让男人一手掌握”等等。叫语言领悟能力差一点的人一下可能还转不过弯子来,转过来却又被呛了一口。倒也有直截了当不弯拐的,一个生产胸罩的乡镇企业就直端端硬生生地问上来:“你想乳房丰满吗?请用××牌胸罩。”倒也有其独特的乡镇企业文化意味。
总之,丰乳广告推陈出新的速度已远远超过女人乳房由小到大的速度。这类女人专用的名号和广告之泛滥,已使女人神经过敏。我就接二连三地发生过这种过敏事件。一次是一个朋友告诉我,他买了一只叫“黛安芬”的股票。我一听便在电话里叫了起来:“唉呀,买糟了,现在各大商场的胸罩都在大打折。”他莫明其妙:“你在说什么?胸罩打折和我买股票有什么关系?”我说:“这不是一家生产胸罩的企业吗?‘黛安芬’不是一个胸罩的牌号吗?朋友在那一头骂了一声:“神经病!”
在女人胸脯上大做文章,其中最好玩的一件事情,是一个有着文学积累的广告人,为了做好一则丰乳广告他煞费苦心,调动出昔日的文学积累,决定借用斯坦培克的一部小说名来作这则广告的点睛语词:“愤怒的葡萄”。一是因为小说很有名,二来是取此物有着鲜亮的颜色及饱满的形态这一层含义。但广告主却不知道斯坦培克,更没说过这部名著。假作斯文的经理沉吟半晌,若有所悟地问:“你的意思是指女人很酸?”
女人不酸,男人很傻。
广告与女人已结下不解之缘,女人更宜以平常心待之,做得好的当艺术欣赏,做得差的不往心里去,惹你不乐意的——偏不买它的产品就是了。其实以平常心看广告又哪里是女人才需要呢,男人恐怕更需要。曾有这样一段广告轶事:巴西名模波拉·萨基以身段极美闻名于世,其巨幅泳装广告设置在路边以后,那一段路上车祸急剧增加,因为司机们老要为之走神分心,即便是有了很多前车之鉴,司机们仍然是前仆后继,为此交通部门要求清除祸水,请走这尊美神。官司打到最后,不果。于是波拉·萨其仍然明媚鲜艳地站在路旁,拿了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话说,这就叫“美丽的权利”。我有美丽的权利,你有受或不受诱惑的自由;更重要的是,你还有自制的必要和义务。
转载于国际广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