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中国文化>>☆ 生活·休闲 ☆>>休闲>>月在义山

主题:月在义山
发信人: dgwinner2001(人淡如菊)
整理人: red_angle(2001-09-23 11:56:17), 站内信件
月在义山

  古人何时初见月,今月何时初照人?月亮向乃历代骚人墨客吟咏之对象,古今中外和月有关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今特举李义山笔涉于月之篇章,以管窥全豹。义山之为诗,用典繁富,文采斐然,情致深婉,寄寓隐晦。至其咏月,亦咳珠漱玉,令人心醉。

  义山有以月名篇之作,间有佳品。如《月》“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簾升最明夜,簟卷已凉天。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姮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即事成篇,虽无深寄,亦佳不失为清新之作。至于《霜月》兴寄深远,优美含蓄,为此类作品这杰构。“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尤以未句更见巧思,以霜雪之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互相比拼美貌,喻霜天冷月之境。当然义山亦有如《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赋得月照冰池》诗,只是应酬答赠试帖之作,了无可观。

  义山之诗意境幽绝,其写月多以来衬托寥落凄凉之心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以极冷极暖之境比极悲极喜这情,写当时心情之复杂,令人一读难忘。另有“清渠州外月,黄叶庙前霜”“曙霞星斗外,凉月露盘西”“疏簾留月魄,珍簟接烟波”看似景色白描,实乃烘托气氛,触景伤情。又名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人心愁苦,连月光也觉凄寒矣。至若新月如钩,比之圆月,更惹人愁思:“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未解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古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之传说,亦有玉兔金乌,蟾蜍呑月之说,故月亮便有了许多美称,“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浪乘画舸忆蟾蜍,月娥未必婵娟子。”“嫦娥衣薄不禁寒,蟾蜍夜艳秋河月。”此皆为义山咏月之作。

  钱钟书之《谈艺录》有比喻一柄多边之说,即一本体,据其不同特性,而有多个喻体。同为咏月,以其圆之团扇,如“莫道团团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音语未通”;以其白比之雪,如“侵夜可能争桂魄。”;以月缺比碎镜,如“荾花散乱月轮亏”;以月换星移,比世事变幻,时光飞逝,如“榆荚散来星斗转,桂花寻去月轮移。”;以月夜与雨夜相比,喻人间治乱,如“掩灯遮雾密如此,雨明月落俱不知。”
 
 义山咏月诗更有一特例,曰:“月浪冲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月浪冲天天宇湿,此句法极之奇特,其修辞手法为李长吉常用,名为曲喻,神似长吉之“银浦流云学水声”,月光流动如水喻之为浪,而浪能湿岸,则月光或可湿天宇矣。
  
  义山咏月之篇佳作迭出,吾意以《端居》为压卷,虽非旨在咏月,然其韵致令人意远: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偑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