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网络专区>>● 中国电信>>● 电信新技术>>※数据通信※>>多媒体通信、多媒体技术>>宽带多媒体网络平台与业务(4)

主题:宽带多媒体网络平台与业务(4)
发信人: walnuts()
整理人: tango_gg(2001-04-17 14:20:22), 站内信件
3 多媒体宽带网络的主要业务

3.1 广播式业务
  广播式业务目前主要是模拟电视广播和调频声音广播,这种业务对目前的有线
电视经营商来说,是十分成熟的;而数字视频广播和数字音频广播目前还处于发
展的初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会逐渐的加入到系统中去。
可以预见,由于图像压缩技术的发展、LSI的高度集成化及高速化、以及数字传
输方式的开发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从节目制作到接收机的全数字化广播
的实现已越来越近,在不久的未来,几乎所有的广播系统及其设备都将数字化。

作为ISO/IEC的共同工作组的MPEG(活动图像专家组),也于1994年11月就图像、
声音的编码方式及多工系统,将MPEG-2作为广播与通信等的共同方式予以格式化
。在ITU-R(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部门)会议上,也通过决议将该规格作为数字广播
的技术基础予以采用,从而表明世界上的广播电视业已采用了MPEG-2。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都开始了数字电视的实用化进程。1994年美国开始了世界
最早的多频道卫星数字电视广播,并且在逐步普及。而在欧洲,从1996年起也开
始了同样的多频道数字电视广播。以韩国为首的亚洲各国也预定要开始数字电视
广播。在地面数字电视方面,美国在主要的十个城市中,从1995年5月起开播了包
括HDTV的ATV(高级电视)数字电视。在欧洲,英国BBC也在1998年开播了标准的地
面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本身有以下特征:
⑴.与模拟信号相比,耐杂波干扰;
⑵.对通信与声音信号可以进行大幅度的带宽压缩;
⑶.可以使用模拟信号所没有的的纠错技术;
⑷.信号只有0与1,可对图像、声音、数据、控制信号等以同样方式处理;
⑸.容易加密;
⑹.发射功率一般较小;
⑺.易于进行频率规划;
⑻.调制方法能克服重影及衰落;
⑼.适于使用LSI技术;
⑽.一超出服务区,服务质量将急剧变坏;
⑾.需要新频段以进行数字广播;
⑿.用户必须购置新接收机;
⒀.电视台需要新设备投资。
上述的⑽-⒀是数字电视的缺点,但从整体来看,只要能克服这些缺点,充分发
挥数字信号的优点,就能提供高清晰、高质量、多频道并与计算机密切结合的新
型广播业务,并能更有效的使用珍贵的电波资源。而在实际确定数字电视制式时
,重要的是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数字化的效果如果不能与用
户能承担的费用相匹配,是无法顺利达到的。多频道化是以增加可选择频道数为
主的,但只靠这一点来推进数字化还是有困难的。与此相比,由于可以预期数字
化还能带来高质量和多功能化,使广播业有质的飞跃,从而才能满足观众对数字
制式的性能价格比的要求。可以说,这是今后数字电视广播能否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这个观点出发,一种集广播业务的综合性、提供新的业务、与各媒介间通用
、与通信相结合等特点于一体的综合业务数字广播方式(ISDB,Integrated Ser
vices Digital Broadcasting)的实现,将是一种可以企盼的新一代数字电视广
播制式。
下表是1996年11月开始实施的有线电视数字传输的技术基准。

项          目 技  术  基  准
图像 MPEG-2 视频
信息压缩方式 伴音 MPEG-2 音频
帧结构 MPEG-2 TS包
调制方式 64QAM
传输方式 传输带宽 6MHz
传输速度 29.162Mb/s
 . 适用频率为90-770MHz
 . 按ITU-T建议J.83的技术基准制定的方式

3.2 交互式业务
3.2.1 交互系统参考模式
交互系统参考模式的基本简图见4。
 
  在这个简化的框图中,规定了两种通道,一种是广播通道(BC,Broadcast C
hannel),另一种是交互通道(IC,Interactive Channel)。其中交互通道又分
为回传交互通道(Return Interaction Path)和下行交互通道(Forward Inter
action Path)。广播通道连接的各个部分是广播业务提供者(BSP)到广播网络
适配器(BNA),经由广播网络(BN)到机顶盒(STB)。机顶盒可分为网络接口
单元(NIU)和机顶单元(STU)两大部分。网络接口单元又分为广播接口模块(
BIM)和交互接口模块(IIM)两部分,分别与广播网络和交互网络(IN)相接。
交互通道从交互业务提供者(ISP)开始到交互网络适配器(INA),经由交互网
络到机顶盒的交互接口模块。交互业务提供者也可以通过广播通道来传送下行数
据,并在广播业务提供者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根据交互信号传送方式的不同,交
互式业务分为两大类:带外(OOB)和带内(IB)信令。在带外信令的情况下,需
要附加一个信息通道(FIP)并运用于交互数据和控制;而在带内信令的情况下,
下行信息通道是嵌入到广播通道中去的。

3.2.2  在HFC网络上完成VOD视频点播
  在在HFC网络上完成VOD视频点播业务的基本简图如图5所示,整个频谱安排如
下:5-45MHz用于回传交互通道,45-550MHz用于模拟电视的广播,550-750MHz用
于下行交互通道。
为了使不同的用户能够使用同一个传输媒介,需要定义接入方式。下行的信息
是以广播方式发到每一个用户,因此要用寻址的方式。在机顶盒中存有两种识别
地址:媒体接入控制地址是网络接口单元的唯一地址。这一地址可以固定在网络
接口单元中,也可以由外部提供。另一个地址是NSAP地址,这是一个网络地址,
在通信时由较高层的协议层提供。上行信息可能来自网络中的任何一个用户,因
此必须使用上面定义的地址在交互网络适配器的输出端加以区分。
OOB下行通道分成1MHz或2MHz的通道,上行通道分成1MHz或2MHz或200KHz的通道
。每个下行通道又包含一个可供8个不同上行通道使用的同步帧,这些上行通道的
频率由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指出。上行通道使用时分复用接入(TDMA)方式
,每个通道可以为多个用户使用。使用方法可以用冲突检测的方法,也可以用先
行传输申请然后再由交互网络经适配器指定可用包的方法。假设每个通道同时可
以用于数千个用户,上行带宽很容易做到被网络的所有用户使用。TDMA技术使用
时隙方法,使所有传输时间都能同步于时钟源,同步将增加信息传输的可通过率
,因为消息包相互不会重叠。
所使用的码率对交互下行带外通道方式,是1.544Mb/s或3.088Mb/s;对下行带
内通道方式,原则上除了DVB-C规范外无其他限制,但推荐使用8Kb/s整数倍的码
率。下行OOB下行通道连续传输基于T1型帧结构的数据,其中包括上行时隙的同步
信息,下行IB通道传送的是MPEG-2 TS包,有专门的PID提供上行时隙的同步,每
3ms至少发一个包含同步信息的包。对于上行传输,交互网络适配器能给用户(N
IU)指定三种传输速率:3.088Mb/s、1.544 Mb/s 或256Kb/s。上行码流帧由512
比特的包即256个符号的包组成,这些包在用户出现于网络时进行突发传送。当上
行数据码率选为3.088Mb/s时,每秒共有6000个时隙;码率选为1.544Mb/s时,每
秒有300个时隙;码率选为256Kb/s时,每秒有500个时隙。
物理层的规定对于OOB和IB两种方式基本相同,对OOB方式来说,NIU和前端的所
有调制解调方式都是QPSK,而在IB方式中下行是QAM,上行是QPSK。OOB方式中,
数据传送均采用ATM方式;而在IB方式中,下行是MPEG-2 TS包传送方式,上行是
ATM传送方式。不管是OOB方式还是IB方式,在NIU发送信息时,都会把唯一的识别
码插入到发送的信息中去。
OOB方式中NIU的信号收发流程如下:由通道来的的射频信号先进入RF接口并进
行QPSK解调,经匹配滤波、差分解码、自同步解扰和成帧,再进行比特到拜特的
转换、卷积交织、RS解码得到ATM数据,该数据经媒体接入控制协议处理去控制机
顶盒的工作。机顶盒接受操作指令,经媒体控制协议转换成ATM数据,再经通道编
码进入上行射频通道。上行数据的通道编码包括RS编码、拜特到比特的转换、随
机化、差分编码再加入用户的唯一识别字,经QPSK突发调制进入射频通道。再前
端,从用户发来的的射频信号经过相反的过程,即突发QPSK解码、查分解码、去
随机化、比特到拜特的转换,再经RS解码得到用户的ATM数据。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根据用户提供的数据,要求业务提供设备提供所要求的相应业务。这些业务和/或
相应的控制数据转换成ATM格式,再经下行通道编码进入射频通道。下行编码包括
RS编码、卷积交织、成帧、拜特到比特的转换、随机化、差分编码、QPSK调制进
入射频通道,对媒体接入控制(MAC)也有详细规定。
图5是一个基于HFC双向网络的VOD系统。该系统以StarWorks软件为核心,作为
一个视频点播软件,StarWorks具有专为多媒体网络数据传送而设计的技术,保证
在任意给定的网络硬件环境中,只要提供足够的物理带宽,便能提供高质量、稳
定的视频流。StarWorks使用的多媒体传输协议(MTP,Multimedia Transmit Pr
otocol)是StarLight公司为多媒体数据网络传输而设计的特殊协议,它与已被广
泛使用的TCP/IP协议保持完全兼容,即只要支持TCP/IP协议的的网络环境便可支
持MTP协议,因此StarWorks能够可靠的支持以太网、ATM网等多种网络环境。由于
Philips、Alcatel、Bay 等厂商提供的HFC网设备均支持基于TCP/IP协议的传输,
所以StarWorks可以全面管理HFC网的视频流传输。基带网中的视频信号通过Cabl
e Modem调制为射频信号,有线电视前端将射频信号通过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传到
用户端,具体路径示意图如图5所示。
 

3.2.3  利用双向HFC网络实现数据通信
基本原理:在HFC双向网络频带资源中,拿出一个上行频道和一个下行频道;利
用调制技术,将基带数字信号调制到上行频道中;在前端,利用频率变换技术,
将上行频道变换到下行频道中;在用户端利用解调技术,将下行频道的射频信号
解调成基带的数字信号。有线电视双向HFC数据通信网采用的主要技术是调制解调
技术,主要设备是Cable 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
Cable Modem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方向接收和发送数据。在下行方向,数字数据信
号调制在50-550MHz中的某一带宽的电视载波频道上。调制方式有多种,但普遍采
用的两种调制方式是QPSK(速率可达10Mb/s)和64QAM(速率可达36Mb/s)。在双
向HFC网络上,上行(反向)通道通常采用5-30MHz或5-42MHz等,在上行方向大都
采用QPSK调制方式,因为QPSK比更高一级的调制方式更能抗干扰,当然,它的缺
点是比QAM要”慢”一些。调制方式不同,数据传输速率也不同,抗干扰和稳定性
也不同。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8.110.17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