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香港龙情>>〖 熱 門 話 題 〗>>【时事政治】>>【永遠的恥辱-可惡的日本人】>>國恥勿忘--網友論日本侵華>>九.一八>>歷史上的今天--轉

主题:歷史上的今天--轉
发信人: kaiyun.lin(開元)
整理人: kaiyun.lin(2001-09-19 11:59:27), 站内信件
           日本對華挑釁 -- 『九.一八』事變
 
    皇姑屯的爆炸聲帶來的張作霖死訊,直到張學良回到瀋陽才公開
。此時奉軍群龍無首。本來所有元老中,張作相最有希望繼任,但他
執意不從,一定要張學良繼承父業,自己只當『輔帥』。張作相說服
各派,推張學良成為新的東北保安總司令。

    張學良面前擺著兩條路供他選擇:一條是改旗易幟,歸順南京國
民政府;一條是繼續走他父親的老路,投靠日本。

    南京方面一再派大員來游說,日本人也以種種利誘手段逼他就範
。『易幟』就是廢除原先張作霖懸挂的代表北洋軍閥政權的紅、黃、
藍、白、黑五色國旗,表示不再屬於北洋政府,改挂青天白日滿地紅
的國旗,表示東北已成為南京政府統治下的一個組成部分。

    張學良是個熱血男兒。皇姑屯事件後,他是國難家仇繫於一身。
強烈的愛國熱情,使他傾向於袓國統一。對東北、對中華民族的熱愛
,對日寇的深仇大恨,使之下決心在東北易幟。他說:『東北地處邊
陲,日本窺伺已久,如欲抵制外侮,必須國內統一。』

    一九二八年六七月間,蔣介石親自去北平,與張學良的代表王樹
翰等人磋商,約定七月二十四日東北實行易幟。

    日本人很快得到這個消息。田中內閣指示日本駐奉天總領事林久
治郎,一定要極力阻撓張學良易幟。林久治郎是個老資格的外交官,
他多次『拜會』張學良,軟硬兼施。七月二十四日易幟的期限不得不
推遲。

    八月五日,張作霖葬禮在瀋陽舉行。肅穆的靈堂上,來了個不速
之客 -- 日本前任駐華大使林權助,他作為日本特使前來『吊唁』。
張學良的耳邊,出現了一個與靈堂悲哀氣氛不相協調的聲音:『如違
反大日本帝國指意而易幟;則日本惟有取斷然態度。』

    張學良悲憤交加,一陣熱血涌上心頭。他回敬這位日本特使:『
我是中國人,希望中國統一。目前東三省人民希望與南京政府實行合
作,這不是我個人的私意。』

    第二天,兩人正式會談時,更是唇槍舌劍,互不相讓。恫嚇不行
,日本關東軍從朝鮮調來大批軍隊到瀋陽,連日舉行軍事演習。日本
人越是恫嚇,越是威脅,越堅定張學良的易幟決心。也說:『日方欺
我太甚,誓必易幟,即死於青日旗下,吾亦甘心。』

    十二月中旬,南京政府派張群、吳鐵城等人到瀋陽,送來青天白
日旗和任命狀。任命張學良為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張作相為副司令
長官(駐吉林);萬褔麟為副司令長官(駐黑龍江)。十二月二十九
日,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接受國民政府領導,並通電全國。東北各
地高懸青天白日旗。

    張學良的舉動,把日本軍界中的少壯派軍官激怒了!

    從一九二九年開始,世界性的經濟蕭條出現了。紐約股票市場的
『黑色星期一』迅速遍及資本主義世界。日本在這次經濟危機中受到
接二連二的打擊。嚴重的困境,驅動著日本財閥和軍閥的聯合。西方
的法西斯主義和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陸軍士官學校,這個日本高級軍官的搖籃,如今成了孕育法西斯
思想的大本營。永田鐵山、小[火田]敏四郎、岡村寧次,這三個人稱
少壯『三杰』的第十六期畢業生,把『陸士』第十五期到第十八期畢
業的閥外少壯軍官組織起來,成立了『二葉會』。

    繼而,『陸士』第二十一期到第二十五期的畢業生組織了『星期
四會』。一九二九年五月,『二葉會』和『星期四會』合併為『一夕
會』。這個組織中的主要成員包括永田鐵山、小[火田]敏四郎、岡村
寧次、東條英機等擔任大佐軍銜的軍官和一大批中佐、少佐軍銜的軍
官。關東軍頭面人物[土反]垣征四郎和石原莞爾後來也參加了『一夕
會』。一九三零年,日本軍界更高層次的組織『櫻會』成立。這樣的
法西斯團體不僅在軍內有,軍外也有,全國上下多達三百五十多個。
他們幾乎一致的思想傾向是:

       -- 急不可耐地要在『滿洲』發動一場更大規模的戰爭。
       -- 『滿蒙』問題用外交方式已無法解決,必須以軍事實力驅
          逐張學良。
       -- 只有先占領『滿蒙』,才能占領整個『支那』,進而稱霸
          亞洲和世界。

    一九三一年六月,中村震太郎以『農學博士』身份到興安嶺『旅
行』和『考察』,在軍事禁區被東北軍屯墾三團抓住。名為農學考察
,實為間碟工作。

    關玉衡團長對他審問。中村除了自稱是『大日本』軍官,其他什
麼都不說。午夜,中村等四名間諜被秘密處決。七、八月間,萬寶山
居民郝永德,將租得民地擅自轉租於朝鮮人,因攔河築壩強挖民田,
引起糾紛,日本警察以護僑為由,開槍射殺中國農民,造成『萬寶山
事件』。

    兩個月後,日軍察覺,八月十日,林久治郎向東北長官公署正式
提出抗議。瀋陽城裏的日本浪人到處尋釁滋事,各大報連篇報道:『
中村震太郎入蒙游歷失宗。』東京,靖國神社,一群青年軍官為中村
大尉舉行『慰靈祭』。他們把自己的皮膚割破,用鮮血染成太陽旗,
挂在神社前面,又把剩下的血互相喝下去,一片騰騰殺氣。

    同年八月二十八日,日本又藉口大尉中村麗太郎失宗,向我國提
出抗議,並向東三省增兵。九月十八日晚上二十二時十分(『九.一
八』事變)。河本守末中尉帶著幾名士兵,朝柳條湖方向走去。在離
東北軍瀋陽北大營大約八百米的一處鐵軌(南滿鐵路)下,河本安上
小型炸藥,將南滿鐵路炸毀一部。誣為我國軍隊所為,乃向瀋陽北大
營中國駐軍攻擊。

    二十三點多,一封內容顛倒黑白的電報送到了日本陸軍大臣南次
郎手裏:

        『十八日午後十時半左右,於奉天北面的北大營西側,暴虐
          的中國軍隊,破壞我南滿鐵路,襲擊節守備隊,同趕赴現
          場的我守備隊某部發生衝突。』

    北大營,是東北軍第七旅六千八百名官兵的駐扎地。七旅參謀長
鎮藩向東北軍參謀長榮臻報告。榮臻指示:『不準抵抗,不準動,把
槍放到庫房裏,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

    榮臻的指示來自張學良,張學良的指示又來自蔣介石。早在八月
上旬,作為南京政府最高首腦的蔣介石,給張學良發來《銑電》。電
稱:

        『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不予抵抗,力
          避衝突。吾兄萬勿逞一時之憤,置國家民族不顧,希轉飭
          遵照執行……』

    這一夜,張學良幾次請示蔣介石,所得電示都是『不準抵抗』,
還說『日軍此舉,不過尋常尋釁性質,為了避免事件擴大,絕對抱不
抵抗主義』。

    瀋陽淪陷了,長春淪陷了,哈爾濱淪陷了。蔣介石的『不抵抗政
策』造成東北三省陷於日寇鐵蹄下,張學良也因此背上了『不抵抗將
軍』的惡名。



中國歷史


 



----
http://www.hkta.org/g_images/c_small_logo.gif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