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739135(流星雨)
整理人: entants(2002-01-05 09:09:06), 站内信件
|
近日,广州马先生对信通寻呼台擅自停呼的一纸投诉递到了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市场监管处。据该处介绍,随着今年寻呼台频频倒闭、合并,近来他们接到类似的投诉信或投诉电话实在太多了,这两周就至少有百多宗。
据该处李保明高级工程师介绍,今年广州的寻呼台少了一大片:呼台数目从鼎盛时期的71家锐减为47家,年内倒闭的有环东、新兴和天诚寻呼,被人合并的有波导、信通、昆仑、白云、中华和飞达寻呼等。
据李保明介绍,马先生投诉的信通台已被合并,如果服务未到期就强迫老用户交费是不合理的;而天诚台是因为欠宾馆的水电费、租金等,被停水停电,呼台负责人已不知去向。然而,还有更恶劣的呼台“临死”还要捞一把,以种种优惠吸引用户入网、交费后,负责人一走了之。
去年年初,广东联网寻呼台经营难以为继,突然以“交6个月送6个月”等种种优惠,向用户大收台费。负责人黄某在这笔钱到手后,一夜之间就消失了,呼台服务也跟着取消了。大呼上当的用户急忙向广东通信管理局投诉。李保明一接到投诉就赶到了位于广州大道北的该呼台所在地,但只见铁锁把门,设备不见踪影,人去楼空。至今黄某仍是音讯全无。
无独有偶,原并入人防台的环东寻呼台,由于去年初人防台撤出,环东台继续经营已无利可图。其负责人用同样的伎俩,向不知底细的用户骗取了一笔台费后,马上就脚底抹油,带着设备和钱开溜了。用户被骗的钱至今没有追回。
呼台少了问题多了
据李保明高工介绍,目前寻呼行业非常不景气,不少呼台濒临倒闭。到8月底,广州呼台只剩47家,比去年同期少了整整10家,现在又有一家较大的寻呼台在办理合并手续。
值得一提的是,李保明一再强调,寻呼台是被合并,而不是被购并,因为呼台被合并是绝对收不到一分钱的。要是呼台不收一分钱,全部设备免费赠送的话,还可能有呼台愿意接手该台的用户;要是呼台想卖点钱的话,就绝对没有一家呼台愿意买了。比如广东某家设备投资上亿的呼台,技术、设备都是最好的。该呼台明知寻呼行业无利可图,早就想退出,把设备卖给其它台,却没人愿意出钱;免费相送,又心有不甘,现在是进退两难。
寻呼台少了,问题却多了。比如用户移交问题,呼台被并后,老用户入新的网必须改频、换号等,通信管理局都会要求呼台通知用户,明确服务的时间地点。然而有呼台未打任何招呼,也不办理终止经营手续,就突然中止服务,不知去向,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市场监管处估计,今年还会有呼台倒闭或被合并,类似的问题恐怕还会有很多。
执法难,用户慎选台
新快报讯(记者曾霞、实习生陶伟琴)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寻呼市场监管负责人日前提醒消费者,今年以来,寻呼企业的倒闭、合并中频频出现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件,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少,执罚难度大,选择和使用寻呼业务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据李保明高工介绍,1997年是寻呼台的鼎盛时期,广东省当年出台了《广东省无线电寻呼业务市场管理规定》,内有关于不法竞争、侵害消费者利益的处罚规定。根据《规定》第34条,对擅自中断用户的通信或者延误无线电寻呼的经营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通信行业主管部门可给予警告、停止中继线服务,并可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给用户和其它经营单位造成损失的,要赔偿经济损失;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李保明表示,该局对维护寻呼用户的合法权益十分重视,作了很多努力。但从现有法规的处罚规定来看,采取警告、中断服务、罚款措施,力度比较弱。况且,在具体的实施当中,该局的人力、资金也比较有限,部分寻呼台负责人又是有预谋地卷走设备、携款潜逃,根本找不到人,处罚更无从谈起。目前对无良寻呼台还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
所以该局近日特地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公告,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在选择和使用寻呼业务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要尽量选择网络规模大、服务质量好、知名度高、有信誉的寻呼台;不要轻信一些所谓的“特别优惠”等促销活动;交纳台费时要合理选择预交时间;最好到寻呼台自办的营业部办理购机入台或交纳台费手续。
消息来自新快报
|
|